36.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物种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
养级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
和
D.丁处于多条食物链,若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丁
富集量最多
35.某地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就可能使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 )
A.W1>10W2 B.W1>5W2 C.W1<10W2 D.W1<5W2
3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CO2
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一定是植物
33.在一个具有稳定性的生态系统中,有两种生物之间具有竞争关系,则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一种生物在竞争中得到保存,另一种生物在竞争中失败而遭淘汰
B.两种生物和平共处,互不影响
C.两种生物有各自相对稳定的种群数量
D.两种生物各自的种群数量相等并且相对稳定
32.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
B.越靠近热带地区,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
C.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
31.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
30.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29.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对于蚯蚓跳蝻等动物宜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8.近几十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7.下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列达e点后,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才进行防治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