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DNA和RNA中所含的糖的种类相同
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相同
C、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遗传物质都是DNA
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和嘧啶数相同
6、下列有关对物质染色鉴别的试剂、结果全对的一组是
A |
果糖
斐林 砖红色 |
DNA 健那绿 绿色 |
淀粉 碘 蓝色 |
B |
RNA 吡罗红 红色 |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
酒精
高锰酸钾 灰绿 |
C |
脂肪
龙胆紫 紫色 |
DNA 甲基绿 绿色 |
CO2 溴麝香草酚兰 黄色 |
D |
线粒体健那绿
兰绿 |
酒精
重铬酸钾 灰绿 |
RNA聚合酶 双缩尿 紫色 |
5、关于生物体内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含有的元素,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且各种元素含量差异不大
B、人体肌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C,因此说,C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C、生物细胞内微量元素有Fe、Mn、Cu、Zn、B、Mo等,是作用不太重要的一类元素
D、烘干的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C是构成细胞最基本的元素
4、下列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兰藻在结构上有其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的遗传物质等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属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属异养型,这也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3、①、②、③、④、⑤、⑥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下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⑴到视野⑵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⑴ 甲 甲 ⑵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左移玻片 ⑥右移玻片
A、①→②→③→④; B、⑥→④→③→①;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2、 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病毒是一种生物,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
B、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菌的遗传物质只有DNA
C、 由于病毒体内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病毒需要寄生生活
D、 获取大量病毒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1、 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它们不能完成生命活动
B、 一个病毒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 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而多细胞生物中的一个细胞不是一个生命系统
D、 一个细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个体结构层次,同时也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结构层次
8.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1)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分子直径的10倍.(2)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可以把气体分子看作没有相互作用的质点.(3)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很大,常温下大多数气体分子的速率都达到数百米每秒.离这个数值越远,分子数越少,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统计分布规律.
12.声波 (1)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传播速度为340m/s. (2)能够引起人耳感觉的声波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3)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 ①超声波的重要性质有:波长短,不容易发生衍射,基本上能直线传播,因此可以使能量定向集中传播;穿透能力强. ②对超声波的利用:用声纳探测潜艇、鱼群,探察金属内部的缺陷;利用超声波碎石治疗胆结石、肾结石等;利用“B超”探察人体内病变. 13.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其特点是: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两者相互接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两者相互远离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八、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 1.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一般是10 -10 m.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①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中去.温度越高,扩散越快.②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微小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造成的,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的宏观反映.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的变化比引力的变化快,实际表现出来的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物体的内能 (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别.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热传递:其本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3)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但有本质的区别. 4.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5★.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2)表达式:W+Q=ΔU (3)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物体吸收热量,Q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ΔU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少,ΔU取负值. 6.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传导的方向性 热传递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常见表述 ①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②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3)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①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被称为第一类永动机,这种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②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没有冷凝器,只有单一热源,并从这个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它虽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7.气体的状态参量 (1)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两种温标的换算关系:T=(t+273)K. 绝对零度为-273.15℃,它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接近不能达到. (2)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不是气体分子自身体积的总和,而是指大量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整个空间的体积.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其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 (3)气体的压强: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的总冲量. ①产生原因: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的持续的压力. ②决定因素:一定气体的压强大小,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密度;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4)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PV/T=恒量
9.波的衍射 波在传播过程中偏离直线传播,绕过障碍物的现象.衍射现象总是存在的,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异.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的波长小或能够与波长差不多. 10.波的叠加 几列波相遇时,每列波能够保持各自的状态继续传播而不互相干扰,只是在重叠的区域里,任一质点的总位移等于各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两列波相遇前、相遇过程中、相遇后,各自的运动状态不发生任何变化,这是波的独立性原理. 11.波的干涉: 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叫波的干涉.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动情况稳定. [注意]①干涉时,振动加强区域或振动减弱区域的空间位置是不变的,加强区域中心质点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减弱区域中心质点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 ②两列波在空间相遇发生干涉,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为加强点,波峰和波谷的相遇点是减弱的点,加强的点只是振幅大了,并非任一时刻的位移都大;减弱的点只是振幅小了,也并非任一时刻的位移都最小. 如图若S1、S2为振动方向同步的相干波源,当PS1-PS2=nλ时,振动加强;当PS1-PS2=(2n+1)λ/2时,振动减弱。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