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断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2)转化为线面垂直.
113.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
(2)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相交二直线垂直;
(3)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的一条垂线平行;
(4)转化为该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行平面;
(5)转化为该直线与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垂直.
112.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相交垂直;
(2)转化为线面垂直;
(3)转化为线与另一线的射影垂直;
(4)转化为线与形成射影的斜线垂直.
111.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定二平面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面平行;
(3)转化为线面垂直.
110.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线平行;
(3)转化为面面平行.
109.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
(2)转化为二直线同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3)转化为线面平行;
(4)转化为线面垂直;
(5)转化为面面平行.
91.圆的切线方程
(1)已知圆.
①若已知切点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
.
当圆外时, 表示过两个切点的切点弦方程.
②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轴的切线.
③斜率为k的切线方程可设为,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必有两条切线.
(2)已知圆.
①过圆上的点的切线方程为;
②斜率为的圆的切线方程为.
椭圆
l 椭圆的参数方程是.
l 椭圆焦半径公式
,,
l 焦点三角形:P为椭圆上一点,则三角形的面积S=特别地,若此三角形面积为;
l 在椭圆上存在点P,使的条件是c≥b,即椭圆的离心率e的范围是;
l 椭圆的的内外部
(1)点在椭圆的内部.
(2)点在椭圆的外部.
l 椭圆的切线方程
(1)椭圆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椭圆外一点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椭圆与直线相切的条件是.双曲线
l 双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
l 双曲线的内外部
(1)点在双曲线的内部.
(2)点在双曲线的外部.
l 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
(1)若双曲线方程为渐近线方程:.
(2)若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可设为.
(3)若双曲线与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
l 双曲线的切线方程
(1)双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双曲线外一点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
(3)双曲线与直线相切的条件是.
l 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等于虚半轴的长度(即b值)
抛物线
l 焦点与半径
l 焦半径公式
抛物线,C 为抛物线上一点,焦半径.
过焦点弦长.对焦点在y轴上的抛物线有类似结论。
l 设点方法
抛物线上的动点可设为P或 P,其中 .
l 二次函数
的图象是抛物线:
(1)顶点坐标为;
(2)焦点的坐标为;
(3)准线方程是.
l 抛物线的内外部
(1)点在抛物线的内部.
点在抛物线的外部.
(2)点在抛物线的内部.
点在抛物线的外部.
(3)点在抛物线的内部.
点在抛物线的外部.
(4) 点在抛物线的内部.
点在抛物线的外部.
l 抛物线的切线方程
(1)抛物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2)过抛物线外一点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3)抛物线与直线相切的条件是.
l 过抛物线(p>0)的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
圆锥曲线共性问题
l 两个常见的曲线系方程
(1)过曲线,的交点的曲线系方程是
(为参数).
(2)共焦点的有心圆锥曲线系方程,其中.当时,表示椭圆; 当时,表示双曲线.
l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
或
(弦端点A
由方程 消去y得到,,为直线的倾斜角,为直线的斜率).
l 涉及到曲线上的 点A,B及线段AB的中点M的关系时,可以利用“点差法:,比如在椭圆中:
l 圆锥曲线的两类对称问题
(1)曲线关于点成中心对称的曲线是.
(2)曲线关于直线成轴对称的曲线是
.
l “四线”一方程
对于一般的二次曲线,用代,用代,用代,用代,用代即得方程
,曲线的切线,切点弦,中点弦,弦中点方程均是此方程得到.立体几何
85. 或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曲线(),则
或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圆
l 圆的四种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
(2)圆的一般方程 (>0).
(3)圆的参数方程 .
(4)圆的直径式方程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
l 圆系方程
(1)过点,的圆系方程是
,其中是直线的方程,λ是待定的系数.
(2)过直线:与圆: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λ是待定的系数.
(3) 过圆:与圆:的交点的圆系方程是,λ是待定的系数.
l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若,则
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
l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
;
.
其中.
l 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1,O2,半径分别为r1,r2,
;
;
;
;
.
75.无理不等式
(1) .
(2).
(3).
l 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1)当时,
;
.
(2)当时,
;
直线方程
l 斜率公式
①(、).② k=tanα(α为直线倾斜角)
l 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直线过点,且斜率为).
(2)斜截式 (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 ()).
(4)截距式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
(5)一般式 (其中A、B不同时为0).
l 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
①;
②.
(2)若,,且A1、A2、B1、B2都不为零,
①;
②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即:
l 夹角公式
(1).
(,,)
(2).
(,,).
直线时,直线l1与l2的夹角是.
l 到的角公式
(1).
(,,)
(2).
(,,).
直线时,直线l1到l2的角是.
l 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
(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为(除直线),其中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为,其中是待定的系数.
(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除),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
(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中当斜率k一定而b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λ是参变量.
(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 (A≠0,B≠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λ是参变量.
l 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直线:).
l 或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直线,若A>0,则在坐标平面内从左至右的区域依次表示 ,,若A<0,则在坐标平面内从左至右的区域依次表示 ,,可记为“x 为正开口对,X为负背靠背“。(正负指X的系数A,开口对指”<>",背靠背指"><")
39.数列的同项公式与前n项的和的关系
( 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
数列
l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前n项和公式为.
l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其前n项的和公式为
或.
l 等比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其前n项和公式为
.
l 分期付款(按揭贷款)
每次还款元(贷款元,次还清,每期利率为).
三角函数
l 常见三角不等式
(1)若,则.(2) 若,则.
(3) .
l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
l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l 和角与差角公式
;
;
.
(平方正弦公式);
.
=(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的象限决定, ).
l 半角正余切公式:
l 二倍角公式
...
l 三倍角公式
.
..
l 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函数,x∈R及函数,x∈R(A,ω,为常数,且A≠0,ω>0)的周期;函数,(A,ω,为常数,且A≠0,ω>0)的周期.
l 正弦定理 .
l 余弦定理
;;.
l 面积定理
(1)(分别表示a、b、c边上的高).
(2).
(3).
l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中,有
.
l 在三角形中有下列恒等式:
①
②
l 简单的三角方程的通解
.
.
.
特别地,有
.
.
.
l 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及其解集
.
.
.
.
.
.
l 角的变形:向量
l 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
设λ、μ为实数,那么
(1) 结合律:λ(μa)=(λμ)a;
(2)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3)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
l 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1) a·b= b·a (交换律);(2)(a)·b= (a·b)=a·b= a·(b);
(3)(a+b)·c= a ·c +b·c.
l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得a=λ1e1+λ2e2.
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l 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a=,b=,且b0,则ab(b0).
l a与b的数量积(或内积)
a·b=|a||b|cosθ.
l a·b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a·b等于a的长度|a|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θ的乘积.
l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设a=,b=,则a+b=.
(2)设a=,b=,则a-b=.
(3)设A,B,则.
(4)设a=,则a=.
(5)设a=,b=,则a·b=.
l 两向量的夹角公式
(a=,b=).
l 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A,B).
l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a=,b=,且b0,则
A||bb=λa .
ab(a0)a·b=0.
l 线段的定比分公式
设,,是线段的分点,是实数,且,则
().
l 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则△ABC的重心的坐标是.
l 点的平移公式
.
注:图形F上的任意一点P(x,y)在平移后图形上的对应点为,且的坐标为.
l “按向量平移”的几个结论
(1)点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点.
(2) 函数的图象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图象,则的函数解析式为.
(3) 图象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图象,若的解析式,则的函数解析式为.
(4)曲线: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图象,则的方程为.
(5) 向量m=按向量a=平移后得到的向量仍然为m=.
l 三角形五“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
设为所在平面上一点,角所对边长分别为,则
(1)为的外心.
(2)为的重心.
(3)为的垂心.
(4)为的内心.
(5)为的的旁心.
不等式
l 常用不等式:
(1)(当且仅当a=b时取“=”号).
(2)(当且仅当a=b时取“=”号).
(3)
(4)柯西不等式
(5).
l 极值定理
已知都是正数,则有
(1)若积是定值,则当时和有最小值;
(2)若和是定值,则当时积有最大值.
推广 已知,则有
(1)若积是定值,则当最大时,最大;
当最小时,最小.
(2)若和是定值,则当最大时, 最小;
当最小时, 最大.
l 一元二次不等式,如果与同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外;如果与异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间.简言之:同号两根之外,异号两根之间.
;
.
l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当a> 0时,有
.
或.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