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分)
|
(3)B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H2O2 ===== 2H2O+O2↑
30.(7分)
(1)H2 H之前的金属 (2)Fe2O3
(3)Na2CO3 (答案合理给分,如其他可溶性碳酸盐等)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答案合理给分,但要与上一空相对应)
(4)BD(2分) (空答、错答均为0分;漏答为1分;完全正确为2分)
28.(6分)
(1)2 (2)14∶3
(3)AD (4)置换反应
(5)14∶27 (2分)
|
(1)3CO + Fe2O3 ==== 2Fe + 3CO2 (2)潮湿空气 4
(3)① Cu
② Fe + CuSO4 === FeSO4 + Cu ; Fe + H2SO4 === FeSO4 + H2↑(2分,各1分)
27.(6分)
(1)石油 天然气 (可互换位置)
(2)增大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
(3)CO2+4H2 ===== CH4+2H2O
(4)B
(5)BC
26.(5分)
(1)元素 B (2)吸附 混合物
(3)答案合理即可,如用口杯接水刷牙、使用节水洗衣机、用洗菜水浇花等。
2.本试卷化学方程式中的“==”和“→”含义相同。
友情提示: 34、35题均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TiCl4+2Mg ==== Ti + 2MgCl2,若要制得24 g 钛,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克?
35.(3分)某小组同学将530 g碳酸钠溶液加入到280 g石灰乳(水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计算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0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说明:1.考生答案如与本答案不同,若答得合理正确给分。
33.(8分)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衣粉5种物质。老
师从中取出3种固体,研磨混合均匀(如右图所示),让小组
同学检验其成分。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
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
(1)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
每次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
5种已知物的实验记录:
实验过程 |
部分实验现象 |
实验1:加水溶解 取样,分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
淀粉、水垢:均有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 洗衣粉:溶解,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
实验2:加酚酞溶液 向实验1所得液体中分别滴入 2滴无色酚酞溶液 |
洗衣粉、纯碱:液体呈红色 其余物质:均无明显变化 |
实验3:加稀盐酸 另取样品,分别加入2 mL稀盐酸 |
洗衣粉: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水垢:有大量气体逸出 食盐、淀粉:均无气体产生 |
实验4:加碘水 另取样品,分别滴入2 滴碘水 |
淀粉:变蓝 其余物质: 均不变蓝 |
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
①该洗衣粉溶液pH_____7 (填“>” 、“<”或“=”);
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
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
|
实验1 加水溶解 |
实验2 加酚酞溶液 |
实验3 加稀盐酸 |
实验4 加碘水 |
未知粉末 实验现象 |
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
液体呈红色 |
有大量气体逸出 |
变蓝 |
参照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
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_____和_____,还含有的第三种物质是_____或_____,请你设计检验这种物质的实验方案_____。
32.(5分)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 ,A、B中均无明显变化。B 中盛放_____溶液。
(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此步实验目的是_____。
小丽认为: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
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 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 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
31.(6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_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装置还可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