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7554  437562  437568  437572  437578  437580  437584  437590  437592  437598  437604  437608  437610  437614  437620  437622  437628  437632  437634  437638  437640  437644  437646  437648  437649  437650  437652  437653  437654  437656  437658  437662  437664  437668  437670  437674  437680  437682  437688  437692  437694  437698  437704  437710  437712  437718  437722  437724  437730  437734  437740  437748  447090 

11. 《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提示:开放性题。可同意用句号:问而后答,一锤定音。可认为用问号:发人深思,余味无穷。

试题详情

10.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才的发现与被发现完全出现了全新的局面,人才自身也应该从中反省自己了。如果你是某方面的人才,你将会怎样不使自己被埋没?写出你的具体做法,分条列出。

提示:开放性题。应联系实际,列出具体展示自己才能的措施或方法。

试题详情

9.     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作“千里马”,而以伯乐喻指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

试题详情

8.   千里马被埋没的表面原因是:才美不外现;作者认为,千里马经常被埋没的主要原因是:伯乐不常有(限五个字);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作者表现出强烈的愤慨之情。

试题详情

7.     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伯乐(在位者)对千里马(人才)起决定的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能被发现,完全可以毛遂自荐(用文段以外的成语填空),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显露出来;而在位者识别、任用人才也应(用文段以外的成语填空)知人善任

试题详情

6.     本文中的“执策者”与前段所提到的“食马者”是同一类人,比喻封建社会中摧残、压制和扼杀人才的当权者,作者批判了这种人的愚妄浅薄

试题详情

5.     第1段中用“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语句形象地描绘了千里马的终身遭遇。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试题详情

4.     本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试题详情

3.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停顿。

食 马 者 /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 而 食 也

试题详情

2.     翻译: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译: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因日行千里而出名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