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7942  437950  437956  437960  437966  437968  437972  437978  437980  437986  437992  437996  437998  438002  438008  438010  438016  438020  438022  438026  438028  438032  438034  438036  438037  438038  438040  438041  438042  438044  438046  438050  438052  438056  438058  438062  438068  438070  438076  438080  438082  438086  438092  438098  438100  438106  438110  438112  438118  438122  438128  438136  447090 

9.太阳辐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   D

A.化学反应      B.放射性衰变     C.裂变反应      D.聚变反应

试题详情

8.把一个平凸透镜的弯曲表面压在另一个玻璃平面上,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图左),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图右),对这些明暗相间圆环的相关解释合理的是    B

A.是透镜曲面上反射光与透镜上方平面上的反射光干涉形成的

B.与同一亮环相对应的空气隙的宽度是相同的 

C.远离中心点处亮环的分布较疏 

D.用太阳光沿同一方向照射时,不会出现干涉形成的圆环

试题详情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自然光在玻璃、水面、木质桌面等表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C.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特性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D.光导纤维丝的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小

试题详情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用单色光做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在屏上呈现清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若将光屏稍微前移一点,则条纹变得模糊

B. 甲、乙两列车相向行驶,两车均鸣笛,且所发出的笛声频率相同,则乙车中的某旅客听到的甲车笛声频率高于他所听到的乙车笛声频率

C. 分别用绿光和X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相同

D. 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则核外电子电势能的减小值小于动能的增加值

试题详情

5.已知金属锌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跟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图象如图中的直线1所示。某种单色光照射到金属锌的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1。若该单色光照射到另一金属B表面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2E2E1。关于光照在金属B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跟入射光的频率v的关系图象应如图中的   A

    A. a     B. b     C. c     D. 上述三条图线都不正确

试题详情

4.1897年,J.J.汤姆孙发现电子。30年后, J.J.汤姆孙的儿子G.P.汤姆孙利用

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验证了电子

的波动性。下列关于这对父子的研究过程与研究结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中一定还有带正电的部分

B.J.J.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电子绕核运动

C.在验证电子波动性的实验中,电子的动能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

D.验证电子波动性的实验中,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

试题详情

3.在内表面只反射而不吸收光的圆筒内有一黑球(光照到黑球上将被全部吸收),距球心为L处有一点光源S,球心O和光源S皆在圆筒轴线上,已知筒的内半径为r,如图所示.为使点光源向右半边发出的光最后全被黑球吸收,则黑球的半径R至少是               A

A.      B.                                                                                                                                                                                      

    C.            D.

试题详情

2.某房间,上午10时的温度为15℃,下午2时的温度为25℃,假定房间内气压无变化,则下午2时与上午10时相比较,关于房间内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撞击墙壁单位面积的数目减少了    

B. 气体密度减小了

C. 所有空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D. 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试题详情

1.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有   D

A.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现象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B.玻尔的原子理论认为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C.麦克斯韦根据电磁场理论,提出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

试题详情

24.如图所示为我国“嫦娥一号卫星”从发射到进入月球工作轨道的过程示意图。在发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加速和变轨,卫星沿绕地球“48小时轨道”在抵达近地点P时,主发动机启动,“嫦娥一号卫星”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由v1提高到v2,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了从地球向月球的飞越。“嫦娥一号卫星”在“地月转移轨道”上经过114小时飞行到达近月点Q时,需要及时制动,使其成为月球卫星。之后,又在绕月球轨道上的近月点Q经过两次制动,最终进入绕月球的圆形工作轨道I。已知“嫦娥一号卫星”质量为m0,在绕月球的圆形工作轨道I上运动的高度为h,月球的半径r,月球的质量为m,万有引力恒量为G。 

(1)求“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球圆形工作轨道І运动时的周期; 

(2)理论证明,质量为m的物体由距月球无限远处无初速释放,它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运动至距月球中心为r处的过程中,月球引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表示为W=Gm­m/r。为使“嫦娥一号卫星”在近月点Q进行第一次制动后能成为月球的卫星,且与月球表面的距离不小于圆形工作轨道І的高度,其第一次制动后的速度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1)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有

    解得:

(2)设“嫦娥一号卫星”在到达近月点(距月球的距离为h)时进行第一次制动后的最低速度为u1,则

        解得:

   设“嫦娥一号卫星”刚好脱离月球引力的束缚飞离月球,在通过Q点时的速度为u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0     

 解得:u2=

   嫦娥一号卫星能成为月球的卫星,其第一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u应满足: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