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8178  438186  438192  438196  438202  438204  438208  438214  438216  438222  438228  438232  438234  438238  438244  438246  438252  438256  438258  438262  438264  438268  438270  438272  438273  438274  438276  438277  438278  438280  438282  438286  438288  438292  438294  438298  438304  438306  438312  438316  438318  438322  438328  438334  438336  438342  438346  438348  438354  438358  438364  438372  447090 

10.(09上海卷16)物质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       (   )

①用水鉴别苯、乙醇、溴苯

②用相互滴加的方法鉴别溶液

③点燃鉴别甲烷和乙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①中利用溶解性和密度大小进行鉴别;②无论滴加顺序如何,均有白色沉淀;③中可以根据燃烧现象判断。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方法。

试题详情

9.(09上海卷6)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

[解析]A适用于互不相溶物质的分离;B是利用升华分离;D中温度计水银球位置放错。

[答案]D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分离的多种装置。

试题详情

8.(09四川卷7)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 验 操 作 及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
D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
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解析]A中还可能是氯离子,C中使品红褪色可能是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如氯气;D中有银镜生成说明该物质含有醛基,但不能说明是醛类。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以表格的形式考查物质的检验。

试题详情

7.(2008年广东卷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向煮沸的1 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FeCl2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B.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

C.称取19.0 g SnCl2,用100 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 mol·L-1 SnCl2溶液

D.向乙酸乙酯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振荡,分液分离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解析]配制FeCl3胶体无需用NaOH溶液,否则会生成Fe(OH)3沉淀,A错。检验葡萄糖,应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加热检验,而不是用氢氧化铜粉末,B错。SnCl2易发生水解,应该先将固体SnCl2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配制,C错。

[答案]D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胶体的制备、葡萄糖的检验、溶液的配制、物质的分离。

试题详情

6.(2009江苏卷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 溶液

C.用量筒量取5.00mL1.00mol·L1 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L1 盐酸

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解析]A的图中玻璃导管插入液面以下了,会引起倒吸,所以错误; 量筒的精度达不到0.01mL,所以C错误;由于有机层在上层,所以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所以D错误;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安全性、滴定管的使用、溶液的配制、萃取操作等方面。

试题详情

5.(09广东理科基础2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解析]CO2可以被澄清石灰水吸收,而CO不可以,故A项错。盐酸可以将BaCO3反应除去,而不能溶解BaSO4,故B项错;C项,2FeCl3 + Fe    3FeCl2,过量的铁过滤,即可除去,正确;Cu和CuO均可以被HNO3溶解,故D项错。

[答案]C

[考点分析]本题着重考查了常见的几组物质的提纯,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化学反应和除杂原理的掌握情况。

试题详情

4.(09浙江卷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仅用溶液便可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B.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大

C.乙酸与乙醇的混合溶液可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

D.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水洗后的酸式滴定管未经标准润洗,则测定结果偏低

[解析]A项,还需要用稀HNO3,看沉淀是否溶解,故错;

B项,冷却速度慢,则易析出晶体,越慢晶体析出越大,正确。

C项,乙醇和乙酸是互溶的,不分层,所以无法用分液法分离,故错;

D项,未润洗酸式滴定管,相当稀释了盐酸,所用标准HCl体积增大,则计算出的NaOH浓度偏大,故错。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方法结晶和分液和滴定实验的误差分析。

试题详情

3.(2008年江苏卷9)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准确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配成1000mL浓度为0.01000 mol·L-1的溶液

C.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

D.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解析]苯与溴水分层且苯在上层,乙醇与溴水互溶,四氯化碳与溴水分层且四氯化碳在下层,可以鉴别,A可以达到目的;天平的准确度只有0.1克,所以不能称取0.4000g的NaOH固体,故B不能达到目的;苯酚与溴水虽然能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三溴苯酚白色沉淀,但三溴苯酚又溶于苯中,所以C不能达到目的,淀粉是胶体可用丁达尔现象检验,故D能达到目的。

[答案]B、C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从物质的鉴别、溶液的配制、物质的提纯以及物质的检验四个方面进行考查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

试题详情

2. (09江苏卷9)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

A.向碘水中滴加,振荡静置后分层,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从碘水中

萃取碘

B.向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难溶于盐酸

   C.向0.1mol·L-1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溶液,溶液褪色,说明

具有氧化性

   D.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

[解析]A项,是高中化学必修1一个很重要的实验---萃取实验;

B项的叙述是错误的,在该实验中根本得不到白色沉淀,因为亚硫酸不可能制取盐酸;

C项只能说明具有还原性,因为具有强氧化性,常做氧化剂。

D项,沉淀呈黄色,说明沉淀是,也就意味着的大。

[答案]AD

[考点分析]本题必修一的实验萃取、物质的制备原理、难溶电解质的相互转化等知识点,重点突出考查学生对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试题详情

1.(2009天津卷3)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等的是

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 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2)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D. 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解析]A项乙醇因为与水互溶,不能作为水体系的萃取剂,C选项涉及的是检验,方法是先加稀盐酸,再加Ba(NO2)2溶液。D选项加热会使得FeCl3溶液发生水解,有Fe(OH)3而变浑浊。对于C选项是一个常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一般用于检验碱性气体的存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一般用于检验酸性气体的存在。

[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都是基本的实验问题,主要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和物质的检验。难度不大,较为基础。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