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009.江苏省南通海安实验中学测试)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中国“向西方学习”进人哪个阶段?
A.物质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实业教育
答案B
20. (2009.江苏省南通海安实验中学测试)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读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用于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答案B
19.(2009.江苏省南通海安实验中学测试) 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以中国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答案A
18. (2009.江苏省南通海安实验中学测试)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对此言论最恰当的提炼
A.反抗侵略 B.政治改良 C.中体西用 D.全盘西化
答案C
16.(2009.江苏省姜中、前中、如中、淮中四校联考)火花即火柴盒上的贴画,一般作为火柴的商标装饰。下列是民国初年一组火花图案,能够体现当时中国人民的哪些愿望
①发展民族工业 ②收回领土主权 ③实现国家强盛 ④征服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
17 (2009.江苏省南通海安实验中学测试)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那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船坚炮利
答案C
15.(2009.江苏省姜中、前中、如中、淮中四校联考)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在第一届国会会议上的施政演说:“国家独立自强之道,其途有二:第一,守卫主权线;其二,保护利益线。主权线,指国之疆域;利益线,指与主权线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山县有朋宣称的“利益线”是指
A.朝鲜和越南 B.中国和越南 C.中国和朝鲜 D. 菲律宾和中国
答案C
14.(2009.江苏省姜中、前中、如中、淮中四校联考)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推动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答案B
13.(2009.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一模)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国宝档案》栏目曾经播出近代北京故宫的珍贵文物大量流失到海外的消息,与这些文物大量流失直接有关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12.(2009.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月考)读右图,图中历史现象发生在( )
A.1860年 B.1895年
C.1900年 D.1901年
答案C
11.(2009.山东宁阳一中月考) “瓜分豆剖燃眉急,扶清灭洋树大旗。莫道中华尽懦弱,农民阶级志不移”。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抗英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答案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