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轻核的聚变
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轻核的聚变.聚变反应释放能量较多,典型的轻核聚变为:
H+H He+n
3、 裂变
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裂变
典型的裂变反应是:
U+n Sr+Xe+10n
2、 核能
(1)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能
(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质量亏损.
(3)质能方程: 质能关系为E=mc2
原子核的结合能ΔE=Δmc2
1、 核反应
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
典型的原子核人工转变:
N+He O+H 质子H的发现方程 卢瑟福
Be+He C+n 中子n的发现方程 查德威克
5.声波也能发生反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声波的共振现象称为声波的共鸣。
4.人耳只能区分开相差0.1s以上的两个声音。
3.人耳可以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2.空气中的声速可认为是340m/s,水中的声速是1450m/s,铁中的声速是5400m/s。
1.空气中的声波是纵波。
7.波动图象的应用:
(1)从图象上直接读出振幅、波长、任一质点在该时刻的振动位移。
(2)波动方向<==>振动方向。
方法:选择对应的半周,再由波动方向与振动方向“头头相对、尾尾相对”来判断。
如图:
[例7]如图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在某时刻的波
形图。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振幅为5cm,波长为 4m 。此时刻
P点的位移为2.5cm,速度方向为沿y轴正方向,加速度方向
沿y轴负方向; Q点的位移为-5cm,速度为 0 ,加速度方
向沿y轴正方向。
[例8]如图是一列波在t1=0时刻的波形,波的传播速度
为2m/s,若传播方向沿x轴负向,则从t1=0到t2=2.5s的时间
内,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______,位移为_____。
解析:由图:波长λ=0.4m,又波速v=2m/s,可得:
周期T=0.2s,所以质点M振动了12.5T。
对于简谐振动,质点振动1T,通过的路程总是4A;振动0.5T,通过的路程总是2A。
所以,质点M通过的路程12×4A+2A=250cm=2.5m。质点M振动12.5T时仍在平衡位置。
所以位移为0。
[例9]在波的传播方向上,距离一定的P与Q点之间只有一个波谷的四种情况,如图A、B、C、D所示。已知这四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均向右传播,则质点P能首先达到波谷的是( )
解析:四列波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则波速v应相同。由T=λ/v得:TD>TA=TB>TC;
再结合波动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得:C图中的P点首先达到波谷。
(3)两个时刻的波形问题:设质点的振动时间(波的传播时间)为t,波传播的距离为x。
则:t=nT+△t即有x=nλ+△x (△x=v△t) 且质点振动nT(波传播nλ)时,波形不变。
①根据某时刻的波形,画另一时刻的波形。
方法1:波形平移法:当波传播距离x=nλ+△x时,波形平移△x即可。
方法2:特殊质点振动法:当波传播时间t=nT+△t时,根据振动方向判断相邻特殊点(峰点,谷点,平衡点)振动△t后的位置进而确定波形。
②根据两时刻的波形,求某些物理量(周期、波速、传播方向等)
[例10]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波速v=0.5m/s,画出该时刻7s前及7s后的瞬时波形图。
解析:λ=2m,v=0.5m/s,T ==4 s.所以⑴波在7s内传播
的距离为x=vt=3.5m=1λ⑵质点振动时间为1T。
方法1 波形平移法:现有波形向右平移λ可得7s后的波形;
现有波形向左平移λ可得7s前的波形。
由上得到图中7s后的瞬时波形图(粗实线)和7s前的瞬时波形图(虚线)。
方法2 特殊质点振动法:根据波动方向和振动方向的关系,确定两个特殊点(如平衡点和峰点)在3T/4前和3T/4后的位置进而确定波形。请读者试着自行分析画出波形。
[例11]如图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s
时的波形图象。求:
①波传播的可能距离 ②可能的周期(频率)
③可能的波速 ④若波速是35m/s,求波的传播方向
⑤若0.2s小于一个周期时,传播的距离、周期(频率)、波速。
解析:
①题中没给出波的传播方向,所以有两种可能:向左传播或向右传播。
向左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x=nλ+3λ/4=(4n+3)m (n=0、1、2 …)
向右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x=nλ+λ/4=(4n+1)m (n=0、1、2 …)
②向左传播时,传播的时间为t=nT+3T/4得:T=4t/(4n+3)=0.8 /(4n+3)(n=0、1、2 …)
向右传播时,传播的时间为t=nT+T/4得:T=4t/(4n+1)=0.8 /(4n+1) (n=0、1、2 …)
③计算波速,有两种方法。v=x/t 或v=λ/T
向左传播时,v=x/t=(4n+3)/0.2=(20n+15)m/s. 或v=λ/T=4 (4n+3)/0.8=(20n+15)m/s.(n=0、1、2 …)
向右传播时,v=x/t=(4n+1)/0.2=(20n+5)m/s. 或v=λ/T=4 (4n+1)/0.8=(20n+5)m/s. (n=0、1、2 …)
④若波速是35m/s,则波在0.2s内传播的距离为x=vt=35×0.2m=7m=1λ,所以波向左传播。
⑤若0.2s小于一个周期,说明波在0.2s内传播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则:
向左传播时,传播的距离x=3λ/4=3m;传播的时间t=3T/4得:周期T=0.267s;波速v=15m/s.向右传播时,传播的距离为λ/4=1m;传播的时间t=T/4得:周期T=0.8s;波速v =5m/s.
点评:做此类问题的选择题时,可用答案代入检验法。
(4)根据波的传播特点(运动状态向后传)确定某质点的运动状态问题:
[例12]一列波在介质中向某一方向传播,如图是此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且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M、N之间,并知此波的周期为T,Q质点速度方向在波形中是向下的。则:波源是_____;P质点的起振方向为_________;从波源起振开始计时时,P点已经振动的时间为______。
解析:由Q点的振动方向可知波向左传播,N是波源。
由M点的起振方向(向上)得P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振动从N点传播到M点需要1T,传播到P点需要3T/4,所以质点P已经振动的时间为T/4.
[例13]如图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开始计时)的波形图,已知在t=1s时,B点第三次达到波峰(在1s内B点有三次达到波峰)。则:
①周期为________ ②波速为______;
③D点起振的方向为_________;④在t=____s时刻,此波传到D点;在t=____s和t=___s时D点分别首次达到波峰和波谷;在t=____s和t=___s时D点分别第二次达到波峰和波谷。
解析:
①B点从t=0时刻开始在经过t=2.5T=1s第三次达到波峰,故周期T=0.4s.
②由v=λ/T=10m/s.
③D点的起振方向与介质中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在图示时刻,C点恰好开始起振,由波动方向可知C点起振方向向下。所以,D点起振方向也是向下。
④从图示状态开始计时:此波传到D点需要的时间等于波从C点传播到D需要的时间,即:t=(45-4)/10=4.1s; D点首次达到波峰的时间等于A质点的振动状态传到D点需要的时间,即:t=(45-1) /10=4.4s; D点首次达到波谷的时间等于B质点的振动状态传到D点需要的时间,即:t=(45-3)/10=4.2s;D点第二次达到波峰的时间等于D点首次达到波峰的时间再加上一个周期,即:t=4.4 s+0.4s=4.8 s. D点第二次达到波谷的时间等于D点首次达到波峰的时间再加上一个周期,即:t=4.2s+0.4s=4.6s.
[例14] 已知在t1时刻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时刻t2该波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t2-t1 = 0.02s。求:
(1)该波可能的传播速度。
(2)若已知T< t2-t1<2T,且图中P质点在t1时刻的瞬时速度方向向上,求可能的波速。
(3)若0.01s<T<0.02s,且从t1时刻起,图中Q质点比R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求可能的波速。
解析:(1)如果这列简谐横波是向右传播的,在t2-t1内波形向右匀速传播了,所以波速=100(3n+1)m/s (n=0,1,2,…);同理可得若该波是向左传播的,可能的波速v=100(3n+2)m/s (n=0,1,2,…)
(2)P质点速度向上,说明波向左传播,T< t2-t1 <2T,说明这段时间内波只可能是向左传播了5/3个波长,所以速度是唯一的:v=500m/s
(3)“Q比R先回到平衡位置”,说明波只能是向右传播的,而0.01s<T<0.02s,也就是T<0.02s<2T,所以这段时间内波只可能向右传播了4/3个波长,解也是唯一的:v=400m/s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