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9421  439429  439435  439439  439445  439447  439451  439457  439459  439465  439471  439475  439477  439481  439487  439489  439495  439499  439501  439505  439507  439511  439513  439515  439516  439517  439519  439520  439521  439523  439525  439529  439531  439535  439537  439541  439547  439549  439555  439559  439561  439565  439571  439577  439579  439585  439589  439591  439597  439601  439607  439615  447090 

17.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下列选项中分别与四图相符的是            

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C.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试题详情

读图华北局部地区图,回答11---13题。

11.图中A城是我国重要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其区

位选择的主要依据是  

①接近原料产地     ②接近消费市场     

③符合国防安全      ④接近动力基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2.P沿岸是我国最大的盐场,仅从气候条件分

析,该盐场最有利于晒盐产盐的时期是

A.2-4月      B.4-6月      C.6-8月      D.9-11月

13.下列四图中,能反映黄河在图中s处河段特征的是(图中等高线数值a>b,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 C )

试题详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工厂”。读图“1985年和2003年我国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10题。

8.与1985年相比,2003年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上升最快的省级行政区是 

A.浙江   B.福建   C.甘肃   D.辽宁

9.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A.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下降

B.环渤海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下降

C.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上升

D.西北地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上升

10.与1985年相比,2003年制造业综合竞争力位次不变的省区,其发展制造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低 ②石油、天然气等丰富

③地处边境的地理位置   ④国家政策的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试题详情

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图2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18-20题。

18.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19.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20.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青岛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诊断)

试题详情

(2008年江苏卷)图11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

  A.①--城市人口比重

  B.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C.③--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9.图示曲线反映了

  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

  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解析:第8题:江苏省三大产业中比例一直呈下降趋势的是第一产业,三大产业比重由高到低依次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江苏省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但也没有达到初步城市化的水平,也就是说城市人口还没有超过农村人口,比例没有达到50℅,所以①代表的是第二产业,③是第三产业,④是第一产业,②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第9题:从上题读出的信息不难做出判断,江苏省20世纪末城市人口增长快,90年左右第三产业超过第一产业。

答案:8.CD   9.BC 

试题详情

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17-18题。

5.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6.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答案:5.B   6.D

(2007年广东文综卷)

7.热岛温度为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从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某市热岛强度

A.夏季大于冬季       B.午后大于夜晚

C.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 D.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

答案:D

试题详情

4.下列各组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相同的是

A.鞍山、株洲   B.阿伯丁、巴西利亚   C.扬州、济宁   D.华盛顿、麦加

答案:C

试题详情

3.城市中心区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反映了城市空间形态的紧凑程度:比重越大,

紧凑程度越高。下列是2000年甲、乙、丙三个城市人口与面积的统计数据。

城市



城市总人口(万人)
994.2
1381.9
1673.8
中心区人口(万人)
210.5
231.7
539.0
中心区面积(km2)
52.4
87.1
132.0

三个城市紧凑程度排序是

A.甲最高,丙次之,乙最低    B.乙最高,甲次之,丙最低

C.丙最高,乙次之,甲最低    D.丙最高,甲次之,乙最低

答案:D

试题详情

2.图3是城市建筑物平均高度变化的示意图。H1、H2、H3分别表示城市建筑物平均高度:

距城市中心越远,建筑物平均高度越低。形成这种变化特点的原因是

A.城市中心区通风采光的需要  B.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强度的需要

C.为了降低单位面积用地成本  D.为了体现城市的建筑风格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