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7.“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今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济南市某中学八年级三班50名学生自发组织献爱心捐款活动.班长将捐款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成了统计图.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捐款金额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0、20 B.30、20
C.30、30 D.20、30
6.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是( )
A. B. C. D.
5.2009年10月11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将在美丽的泉城济南召开.奥体中心由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综合服务楼三组建筑组成,呈“三足鼎立”、“东荷西柳”布局.建筑面积约为359800平方米,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建筑面积是(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
A. B.
C. D.
4.估计20的算术平方根的大小在( )
A.2与3之间 B.3与4之间
C.4与5之间 D.5与6之间
3.如图,直线与、分别相交于、.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2.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1.的相反数是( )
A. B.
C. D.
下列几种固定句式,近两年虽未考查到,但也不可忽视。
⒈“有……者”
常用于叙述的开头,以突出叙述的对象。
如: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有……者”有时候是定语后置的一种形式。这里“有涉江者”是“人”的定语。
⒉“无乃……乎”
表委婉的商榷语气,意思是“恐怕……吧?”
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奈不可乎?(《崤之战》)
译文:部队精疲力竭,远方的对手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⒊“孰与”“与……孰……”
表示比较和选择,意思是“跟……比较,哪个……”
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个(厉害)?
⒋“不……亦乎”
表示委婉的反问,意思是“不是……吗?”或“岂不是……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⒌“何以……为”“何……为”
表反问,意思是“还用……做什么?”“要……干什么?”
如:①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⒍“有以……”“无以……”
就是“有所以……”“无所以……”。“有”“无”是动词,“所以”和后面的词语组成名词性短语,作“有”“无”的宾语。意思是“有什么可拿来用来……”“没有什么可拿来用来……”。
如: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译文: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⒎“有所……”“无所……”
“有”和“无”是动词,“所……”是名词性短语,作“有”和“无”的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
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有所近”直译为“有接近的东西”。
⒏“如……何”“奈……何”“若……何”
这种句式用来询问办法,可用“对……怎么样”“把……怎么样”来对译。
如: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⒐“非惟……抑亦”
表递进,相当于现代汉语“不只……而且”。
如: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译文:不只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啊。
⒑“庸……乎”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哪里(怎么)……呢?”
如: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译文: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
⒒ “何(奚)以……为”“何(奚、曷)……为”
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要……呢?”“还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
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将颛臾》)
译文:这是我们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⒓“……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
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这是宾语放在动词“谓”之前的句式,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译文:听到许多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固定结构,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试卷只有江西卷作为考查点,今年则不同,有全国、北京、天津、上海4家考查了6种形式。值得注意的是,忽略了固定结构,往往会理不顺句意,译不准句子“大意”,更谈不上字字落实了。
正确理解句式,必须把握“两个意识”:
一是语言标志意识:如固定句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用“得无……乎”“得无……耶”。如文言文中被动句,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用“于”“受……于……”“为”“为……所……”“见”“见……于……”等。
二是具体语境意识:如动词表被动的句式,即主动句式表达被动内容的句子,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必须结合具体语境来判断。如之前曾讲到的“罪细且不容”句中的“容”便是,这里动词“容”表被动。
可以预测,2009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就句式而言,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固定句式等仍将是考查的热点。
6.“若……然”
相当于“像……一样(似的)”,如“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或相当于“像……这样”。
如: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上海卷19题)
“非若吏人、百姓然”中的“若……然”,即“像……这样”。译文:即使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