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179  44187  44193  44197  44203  44205  44209  44215  44217  44223  44229  44233  44235  44239  44245  44247  44253  44257  44259  44263  44265  44269  44271  44273  44274  44275  44277  44278  44279  44281  44283  44287  44289  44293  44295  44299  44305  44307  44313  44317  44319  44323  44329  44335  44337  44343  44347  44349  44355  44359  44365  44373  447090 

    3.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识别典型实验装置和绘制其简图,也是从事化学实验的一种必备的能力。在高考化学实 验题中识图的试题也是很多的,主要是有图示实验,由图来说明某具体实验;对一些基本操作或实验装置图判断正误,或将错误部分改正;对所给的单个仪器、导管、或者几个小装置的识别,然后加以组装,连接成大装置图。绘图的试题目前还不多,主要是绘制很典型的实验装置简图,或是在题中所给的位置补绘一些仪器简图。所有这些试题都要求学生熟悉常见 仪器和典型实验的装置图,并掌握一定的绘制简图的方法。

试题详情

    2.根据实验试题要来,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近些年来高考化学实验题中,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试题较多。其中有某个实验操作顺序 的设计,也有设计确定某混合气中组分的实验;有验证某个化学原理的设计实验,也有设计某物质纯度的测定实验;有定性实验的设计,也有定量实验的设计……从题型上看,有简答 题、填充题,也有两者兼有的混合题。这些简单实验的试题,大都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考生必须细心、冷静地审题,联系所学过的实验知识和技能技巧,进行知识迁移、联想、重组,全面而细致地思考,才能设计出正确的方案或回答试题中的问题。

试题详情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在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实验现象的考查可以是直接考实验现象,也可由现象得出正确 的结论,还可将有关实验现象与实验方法、正确的结论等联系起来。实验结果的分析,通常是分析实验关系、细节和误差等等。实验结果的处理,可以直接报道数据,也可能是找出相关关系得出公式,或绘制一定的变化曲线等。

试题详情

 

    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试题详情

    3.实验设计内容

    概括地讲,设计一个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根据命题要求,说明设计该实验的原理,画出实验装置图。

    (2)列出实验操作步骤,说明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3)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包括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实验设计的思维模型

试题详情

    2.实验设计原理

    通过对新旧信息的加工开发,实现指定的实验设计。从设计的要求及解决问题的顺序分 析,大致有以下两个层次:一是实验方法的选定。这是从总体上考虑实验方案的设计。一般说来,实验方法主要取决于实验原理,并受实验条件的制约。二是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设计。装置和操作都是为了具体实施实验方法,完成实验任务,通常属于实验方案细节的设计。和基本实验方法比较,它们往往更贴近实验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试题详情

    1.接受信息

    接受、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设计的课题、条件和要求。

    要求迅速、全面地吸收题目中的新信息,分析提供这些信息的目的,把信息归类、并对各个信息在实现实验设计中的作用做初步评估。

    接受信息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明确实验课题;二是明确实验条件;三是明确设计要 求。

试题详情

39.(60分)

    (1)方式:用国家命令的办法调整产品生产和分配的方式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2分)

      变化:放弃直接过渡的设想和实践,采取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方式。(2分)

      主要原因:实践证明直接过渡的方式不符合苏俄当时的国情。(2分)

    (2)背景:遭到1929年以来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经济萧条,社会矛盾尖锐,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6分)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3)“濒于崩溃”的主要原因: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决策;“文革”动乱的破坏。(2分)

    “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坚持改革开放。(2分)认识:国家的制度、政策是经济发展或衰退的关键。国家制定政策应该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促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2分)

    (4)沙特阿拉伯为人口迁入国(2分),因为该国为石油生产国(2分),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2分);

       巴西为人口迁出国(2分),经济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经济发展水平低)(2分)。

    (5)日本首都东京位于沿海地区(邻近优良港湾)(2分),地形平坦(2分)气候温暖湿润(2分);

      墨西哥气候炎热(2分),首都墨西哥城位于高原地区,气候比较凉爽(2分)。

    (6)①这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资本国际化使这场金融危机已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任何国家要想独善其身都是不可能的,各国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为稳定本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创造必要条件。(4分)

      ②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国际大市场,各国必须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实施有利于本国和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和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4分)

      ③这是各国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需要。各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积极促进经济增长,不但有利于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也为避免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4分)

    (7)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采取灵活审慎的政策,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国家通过扩大内需等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发挥意识能动的反作用的体现。

      ③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根据目前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政策,充分体现了用联系观点看问题。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当前金融领域出现的特殊情况,国家及时出台了相应的、更加有力的扩大内需的措施,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因此我们要重视内因。面对当前的国际国内情况,要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主要应该靠我们自己,所以制定扩大内需的政策。

        (每点2分,考生答出四点即可给满分)

 

 

 

试题详情

38.(32分)

(1) ①网络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网络产业的兴起能够使诸多行业受益,创造可观的就业机会。(4分)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网络产业催生了新的消费热点,因此能够创造巨大商机,促进多种行业发展。(4分)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市场活动主体自发追求经济利益会引发不正当的市场活动。网络上消极文化的传播并危害社会,正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4分)

(2) ①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同时看到网络产业社会影响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把兴利与除弊统一起来。(4分)②必须以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为指导,分清网络产业社会影响的主流和支流,肯定其积极作用是主流,消极作用是支流,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采取措施限制和减少其消极作用。(3分)③必须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网络产业这个新事物,不能因其存在问题就求全责备,而应满腔热情地支持其发展壮大、促进其完善。(3分)

(3) ①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使网站和网民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2分)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和监管网站和网民,依法关闭违法违规网站,惩处相关运营商;(3分)③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依法追究违法违规人员的法律责任;(2分)④大力宣传和普及网络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互联网企业和网民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使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抵制网络低俗和暴力之风。 (3分)

试题详情

37.(1)“民本”、“农本”思想。(2分)认识了人民力量的伟大,封建社会以农为本方能民安。(2分)李世民、朱元璋接受了前朝灭亡的教训,看到了农民战争的伟大力量。(2分)

(2)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不能掌握政权;民生主义思想缺乏广大人民的理解与支持;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要求;北洋政府反动统治的阻挠。(答对两点即可得分)(4分)

(3)新中国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企业,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2分)积极开展土地改革,推动互助合作运动,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2分)稳定物价,尽快恢复发展国民经济。(2分)

(4)措施:中华苏维埃政权开展土地革命;陕甘宁边区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推行以工代赈政策。(4分)意义:中华苏维埃政权开展的土地革使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了保证,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陕甘宁边区政权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的措施减轻了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调动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美国罗斯福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采取的措施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稳定了社会秩序。(4分)

(5)相同点:发展科学技术。(2分)不同点:美国,和平发展,不是用军事手段直接挑战英国,而是与英国合作逐渐取代英国,崛起进程没有中断过,利用两次世界大战发展自己。(4分)德国,非和平掘起,用军事手段直接挑战英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崛起进程中断。(2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