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4223  444231  444237  444241  444247  444249  444253  444259  444261  444267  444273  444277  444279  444283  444289  444291  444297  444301  444303  444307  444309  444313  444315  444317  444318  444319  444321  444322  444323  444325  444327  444331  444333  444337  444339  444343  444349  444351  444357  444361  444363  444367  444373  444379  444381  444387  444391  444393  444399  444403  444409  444417  447090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试题详情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角度有(1)动、静(2)点、面(3)远、近、高、低

例:"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描写方式有两类:①正面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例:"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②侧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例:"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诗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势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试题详情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试题详情

4、用典        5、白描与渲染       6、直抒胸臆与间接抒情

附:一、表达方式:

试题详情

1、联想与想象     2、虚实相生的几种表现形式     3、正衬与反衬

试题详情

13、比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是比喻,有明喻、隐喻之分;“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即起兴,有引起联想,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例:李商隐的名篇《锦瑟》,运用了蝴蝶、杜鹃、沧海明珠、蓝田暖玉等一系列的图景作为比托,通过诗眼“思华年”可知诗人是回忆生平,抒写其家国和身世之伤,尤其是抱负未展的悲慨。杜牧的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

试题详情

12、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和彩色,后来借用、演化为一种写作风格或写作手段,即描写事物文字简炼单纯,不加任何渲梁和烘托。 例:聂夷中《田家》:“父耕原上田,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全诗以小见大,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试题详情

11、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例:“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常用于诗歌的谋篇布局评价)

试题详情

10、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试题详情

9、对比或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例:"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