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6593  46601  46607  46611  46617  46619  46623  46629  46631  46637  46643  46647  46649  46653  46659  46661  46667  46671  46673  46677  46679  46683  46685  46687  46688  46689  46691  46692  46693  46695  46697  46701  46703  46707  46709  46713  46719  46721  46727  46731  46733  46737  46743  46749  46751  46757  46761  46763  46769  46773  46779  46787  447090 

15.此时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试题详情

(2008年江苏卷)图4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试题详情

14.图4五地中

A.③地纬度高于②地

B.④地位于赤道附近

C.①地、⑤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

D.②地位于极圈之内

解析:第13题:由①地位于北半球和图中显示的白昼长度变化曲线可以是春分。

第14题:五地中①与⑤、②与④纬度值相同,③位于赤道上,昼夜变化幅度越大,纬度值越大,因此①=⑤>②=④>③。

答案:13A     14C

试题详情

13.若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试题详情

答案:10B     11A      12D

(2008年四川卷)图4各线示意不同纬度地的白昼长度变化。读图4,回答13―14题。

试题详情

1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是:

    ①上海至纽约飞行航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  ②南亚地区夏季风的形成

    ③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  ④秘鲁寒流在流动中呈离岸的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这是一道探究性的地理试题。

第10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转偏向力在南、北半球的区别,用伞转动模拟地球自转,点滴红墨水模拟物体运动,并以此来观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偏转。

第11题:该实验存在的缺陷在于:①只能同时模拟某一个半球的物体运动后的偏转,也就是说不同看到物体运动在穿过赤道前后不同的偏转现象;②只能看出纵向的物体运动偏转方向(即经线方向);③与实际地球运动差别太大。

第12题:①说法主要是球面上航行寻求最短距离,航线是球面上大圆的劣弧,通常凸向高纬度;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是由于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存在密度差异,故而在两者之间存在密度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试题详情

11.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试题详情

10.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先偏右后偏左    B.向右偏转    C.先偏左后偏右  D.向左偏转

试题详情

9.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A.0<Pa/Pb<1   B.Pa/Pb=0    

C.Pa/Pb=1       D.Pa/Pb>1

解析:第7题:从题义得到上半年①②③的昼长在增加,可以位于北半球,④地在缩小,在南半球,并且四地没有一地位于赤道。对照此,选项显而易见。

第8题:A、B选项均明显错误,C选项主要是学生要弄清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四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最小的是③地、④地,③、④地纬度也较低。

第9题:从图中可以明显地读出①地在a月的平均昼长变化小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

答案:7A   8D    9A

(2008年上海卷)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试题详情

8.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