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话题作文一般对文体要求不严格,但一般叙写成随笔类文章可得较高分比。
主题内容
2、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只提供写作范围,而且范围相当宽泛,写作角度较多,要求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不要求归纳所提供材料蕴涵的中心意思并紧扣这一中心意思做文章。
1、话题作文所给材料中只提供写作内容围绕的核心,通常不以标题的形式提供具体明确的论点或主旨。
2、论据:准确、真实、典型、新颖、概括,能充分证明论点。
准确:所述事实和理论材料与论点、论题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完全满足论点的需要。
真实:列举的事实、数据或理论材料出处明确、来历清楚,而非虚假或伪造,能经得起考验。
典型:列举的事实、理论材料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能反映普遍事理。
新颖:既善于选用平常他人不熟知的事实,又能灵活运用名人事迹来证明观点。
概括:叙述论据尤其是事实要精炼、简洁,力避细节描写,以免与记叙文相混淆。
1、论点:正确、鲜明、新颖、惟一。既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又能体现公众意志。
正确:所要求论述的观点紧扣文题或能充分表现材料主旨。
鲜明:作者论述观点之时,褒贬立场坚定,不能似是而非或左右言之。
新颖:作者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非人云亦云,缺乏主见。
惟一:全文自始至终围绕着一个中心论点进行阐述,包括分论在内的其余一切要素都是为中心论点服务。
4、引用诗词,含蓄表述
例:《十七岁的雨季》的结尾:“心灵的信箱被那几句文字塞得满满:‘我扰乱了你宁静的潭/但你不要抱怨/携起手来吧!//用奋斗去争取爱的阳光/同在时间里奔跑/为了那遥远的拥抱’//哦,那狭长的雨巷。//哦,那驿动的十七岁雨季。”这样的结尾具有散文诗的韵味,意境非凡。
[范文品析]
范文一: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的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在一起,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了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那赶紧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的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侯最爱吃那儿的豌豆苗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血。我没有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走,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在艰难地呼吸着,像她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了。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点评] 本文通过叙述双腿瘫痪的“我”在母亲乐观、顽强的精神感召下,重新从消沉、绝望中振作起来的典型事件,热情赞颂母爱的伟大和表达战胜灾难、战胜自我的思想感情。特定的环境、感人的事迹、真挚的情感相互交织、融合着,营造出一个非凡的意境。这一切无疑体现着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
(编者)
范文二:
深夜,那盏灯
那一年的春天,我被一场飞来的车祸轧断了腿,造成粉碎性骨折。医生说,治愈的希望很渺茫。除了整天瞪着天花板以泪洗脸的日子,还能做什么呢?
在小学教音乐课的姐姐给我抱来了高中课本,默默地放在我的枕边。我怒气冲冲,一股脑儿将它们撒了一地。姐姐弯下腰,一本一本拾起来,大滴大滴的泪水从她的眼睛里涌出来,我忍不住失声痛哭。
一天夜里,姐姐突然推门进来,把我扶起来,指着对面那栋黑森森懂得楼房,激动地说:“弟弟,瞧见那扇窗子了吗?三楼,从左边数第二个窗户。”她告诉我里面住着一个全身瘫痪的姑娘,和她的盲人母亲相依为命,姑娘白天为一家公厂糊鞋盒,晚上拼命写作。才17岁,已发表了十几万字的作品……看着那扇窗子的灯光,我脸红了。
“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打那时起,那扇窗口的灯光时时陪伴着我。只要能看到那束柔和的灯光,我就不由自主拿起枕边的课本。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姐姐为了救一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了!噩耗传来,全家人悲痛欲绝。
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泪流满脸。突然,一束灯光柔和的射到我脸上,我心里倏地起了个念头:我想去见见那小姑娘,把姐姐的故事讲给她听,还要……感谢她夜晚的灯光,伴我度过这个难熬的季节。我拄着双拐,跌跌撞撞爬上那栋楼,轻轻叩响了门。
没有回音,我使劲敲敲了它,对面的房门打开了,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上下打量着我说:“小伙子,别敲了,那是间空房。”
我呆住了。
“……从前我儿子住在这儿,后来他搬走了,这间房一直空着。两个月前,一个长辫子的姑娘租下来,可说也奇怪,她并不在这儿住,只是吩咐我晚上把灯拉亮,第二天再把灯关掉……”
我突然扔了双拐,跌倒在那扇门前,失声痛哭起来,耳畔似乎又响起姐姐那叮咛的声音:“弟弟,拿出勇气来呀……”
[点评]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以对面楼上姐姐故意叮嘱拉亮,用来激励我生活下去的灯光来象征姐姐那种勇于面对现实和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文章题材虽然陈旧,但由于作者善于使用表现手法,巧妙处理了物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借物喻人,循物线写人,以真情感人。因此,不仅使情节曲折生动,还赋予了文章新意,让读者感受良深。
(编者)
范文三:
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国土上
“长江干堤崩陷出险,怒涛城下狂野喧嚣。”
“嫩江水位历史创高,大江堤围危在旦夕。”
“西江决口洪魔肆虐,丹灶小镇汪洋一片。”
武汉告急,长江告急!
大庆告急,嫩江告急!
南海告急,西江告急!
长江告急,嫩江告急,西江告急,三江告急!
华中告急,东北告急,岭南告急,神州告急!
急!急!急!报头刊首一个个刺目的字眼无一不是急,“急”出了泪,“急”出了情,“急”出了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句铿锵有力的呐喊,横空轰响。是呀,生活在同一片国土上,谁忍心看见自己的同胞颗粒无收,捱饿受冻呢?
于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带着爱,怀着情,擦亮了爱心之火,为灾区人民送去无限温暖。
正当全国人民为灾区人民献爱心,送温情之际,我校也掀起了募捐热潮。全校师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一份份真挚的心意汇往灾区。九月上旬,我校更是组织了以团员为主的校外募捐队,走出校园,走到市场、街道、银行、机关、工厂……-进行爱心大募捐。
这一天,天下着绵绵细雨,晨霭中还飘拂着初秋的寒意。但我们四组一队30多人已捧着鲜红的募捐箱往募捐地点出发。这时,市场里已一片喧嚣,机关、工厂、银行也正着手准备一天的事务,这正是募捐的好机会。于是,我们一到达目的地,立即展开紧张的募捐。同学们在组长的带领下走进了市场,走进了银行,走进了工厂……用自己甜美的笑和共同的心热情地招呼着富有爱心的市民往募捐箱里投下自己的一片浓情厚意。
我作为三组组长,这时也正捧着鲜红的募捐箱,走走停停地行进在人群中。箱子本是很轻,但捧在手里,却感觉它重似千斤。因为我知道如今经济不景气,人们要忙乎一天才能赚到几元钱。现在要他们捐,不是……但……我忐忑不安地在人群中走来走去。一个小时过去了,也没有募捐到几元钱。此时,一个老人走近我,慈祥地望着我,和蔼地说:“小妹妹,捐五块钱,可以吗?”我一愣,赶紧回答:“伯伯,爱心不是用钱来衡量的,只要有心,再少,灾区人民也会感谢你的。”说完这番话,我感觉到铅重的心顿时轻松了。是呀,爱心不是用钱来衡量的。这时,我的顾虑消失到九霄云外了。于是,我大大方方地走到了募捐队伍的前列。
不知不觉,我来到了一家工厂的门前。抬头一望,哦,这是我家的制衣厂,进去吗?我开始犹豫不决。不行!我不能因为自家的利益而置灾区人民的痛苦而不顾。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样,募捐箱又何来这般重量呢?何况,我们的普通市民都把灾区人民当作自己的家人,热情地给予援助,我是共青团员,为何就不能呢?于是,我跨进厂门,走到父亲面前,神色凝重地说:“厂长,请您为灾区人民出一份力吧!”父亲望了望我,先是愣了愣,尔后,笑容满脸地从口袋里掏出一百元郑重地塞进了募捐箱,说:“好同学,继续努力,灾区人民会感谢你的。”听了这句话,我突然觉得平时严厉有加的父亲一下子和蔼可亲多了,心内更是像喝了蜜糖般甜蜜。因为我战胜了心魔,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现实生活中最需要而又缺乏的――
爱,仍然在人们心中洋溢着。
募捐活动结束了。虽然忙碌了一个早晨,也仅募捐到几百元,但我们相信,只要你、我、我们大家都献出一点爱心,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国土上,我们的血浓于水,我们的心连着心。
(作者:张佩苗)
[点评] 本文通过叙述在洪灾发生后,“我”与同学们热情地为灾区人民募捐的事件。全文内容具体生动,意义深刻。佳处是文章的开头新颖别致,富于吸引力;结尾则呼应开头,画龙点睛,深化中心。
(编者)
范文三:
朋友,请到我家乡来
灯红酒绿,特区之光――深圳、厦门
湖光山色,人间天堂――苏州、杭州
阳光明媚,热带风情――海南、广西
……
这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展现给人们的是热情、奔放,另有一番闲逸。然而,我的家乡――顺德,矗立在珠江口岸的小市镇也并不比这一切逊色。它有特区的繁华,也有内地的闲逸,更有现代化城镇焕发出的特有的热情、奔放。不信?请到我家乡来吧,朋友!
如果你是在烟雨迷蒙的春天来,那请你举起一把小伞,放慢你匆忙的步伐,轻松漫步在这片现代化工业区的“绿洲”间吧。因为我家乡这个响亮的名字虽早已随着“美的”、“容声”、“格兰仕”、“华宝”……数也数不尽的高档电器的品牌传扬天下了。但在这里,在这时刻,秀丽婀娜多姿的垂柳、争相竞放的花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都一样迷人,并且正在热情地召唤着你,等待着你的观赏。
要是你夏天来,那请你放轻行装,领着家人、朋友,赶趁着夏季的热烈与迤俪,走进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镇吧!当你流连在栉次鳞比的商厦之间,你心内洋溢的肯定是对现代文明的充裕与繁盛的感叹。在这里,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你完全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信息产业和市场经济的无穷魅力。因为,厂房内,那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体制的运作会令你眼界大开;商厦柜台上,那一款款高档新颖的商品会令你爱不释手;市场摊档中,刚从温室里采摘下的品种繁多的菜蔬,会令你掩嘴惊讶……这一切,这一切,都会令你怦然心动的。
“秋风起三蛇肥”。朋友,当你正惊叹红枫作土之时,我的家乡已遍地充溢着收获的喜悦。如果你能赶上南下的列车,那么将可以领略到珠三角“三高农业“迷人的风采。这时候,我家乡已是鱼肥蟹美虾壮,丰收的景象欣欣然在眼前展现。也正在这季节,来自港澳各地的运输车纷纷驶到了养殖场,装载着鲜活鲜活的水产品,开往各地市场,极大地满足人民日益增强的饮食需求。也正在这时令,酒家、食肆、大排挡纷纷大显身手,烹饪出各式各样的菜肴,以招揽眼光挑剔的“美食家”。因此,每当夜幕降临之时,灯火辉煌处,弥漫的可都是菜肴的香馥,诱惑着你不由自主地坐到餐桌旁。然后,食指大动,吃得满嘴流油也欲罢不能。是的,朋友,顺德菜可是粤菜典型,面对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你大可放纵你的食欲,即使是狼吞虎咽,好客的主人也决不会笑话你,反倒赞你会享受生活呢!
秋去冬来,万物蛰伏。这时,朋友,你可别认为世界上只有枯枝败叶,一地凋零。在冬季,我家乡可别有一番情趣。虽然没有雪花飘舞的轻盈,没有红叶染霜的浪漫。但在这里,
你可寻觅到沉静中的热烈,一处处,一桩桩,令人兴奋,令人惊叹。你看,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上,沉重的货柜车在拖着各款新颖的家电奔往世界各地;熙攘市场里,脸上写满喜悦的市民正细心地挑选着年货;红瓦粉墙的庭院中,主人正在专注于住所的装饰,准备迎候亲朋好友的来访……团圆年的丰足、忙碌在这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朋友,你要是这时候到来,热情的主人,一定会邀请你到家里,杀鸡设酒,好好地招呼你,还会派上一封丰厚的利是,与你一起祝福来年的平安。更会在晚间拉上你走进剧院,欣赏唱腔独特的粤剧。要是逢上墟日,在街头,风情万千的南狮;在河涧,意气风发的龙舟;在文化广场,星光闪耀的新秀明星……一幅幅精彩纷呈的风情画,肯定会令你流连忘返。
哦,朋友,或许远方的你早已在报刊杂志上了解到这一切。如今,身临其境的你又感想如何呢?不,先别着急告诉我,还是让我们在心里默默感受这一切吧!
哦,朋友,请到我家乡来吧!
(作者:余少峰)
[点评] 本文是一篇获奖作文,以时间为序,淋漓尽致的描述了“我”家乡情趣浓郁的风土人情,令人着迷、感动。全文语言生动活泼,内容具体详尽,结构精巧,情感充沛且富有感召性,可谓是写景状物类记叙文的典范之作。
(编者)
范文五:
陀螺人生
小时侯,总是玩着相同的一个游戏――抽陀螺。
陀螺是用硬木做成的,最佳材料就是油茶树的主干,臂棒般大小,硬生生地从树上砍下,用锯刀锯成几段,十几厘米高矮;用锋利的小刀费力削成头大尾小,光滑柔润,涂上一层油漆,倒成了宠物。
玩陀螺很讲究规则,一般四人一组,通过抽签或剪刀、锤子、布来回几十次后才确定抽打的先后顺序。眼不快手不捷心不细的往往只有自认倒霉,苦丧着脸,第一个用一根粗长的麻绳紧紧地绑缚住陀体。然后,右手小指紧扣绳头,食指、中指压住绳圈,高高举起,随之左手身后一晃,用力一抽,陀螺便从头顶呼啸而下,伴随着绳子抽打空气的脆响,直落地面,高速飞转。此刻,等待砸啄的三人更要眼捷手快,轮番把自己手中的陀螺抽砸在那正高速转动的陀体上。否则,时间一到,对方的陀螺停止了旋转,那么下一个轮到被抽砸的可能就是自己的陀螺。这时,就只能干愣着看着别人的陀螺像蚊虫叮人一样,雨点般砸向自己的陀螺。硬钝的铁噱在狠劲的钻镢下,足以把陀螺砸成两半,一块飞向高空,另一块则在地面上摇摇晃晃地,不倒翁似的左摇右摆。这时,铁噱虽砸在陀螺上却痛在自己心里。等到游戏结束,早已双目红肿,泪痕满脸。
童年就是这样度过的,油茶树砍掉不少,麻绳也舞断数根,时光也在呼呼作响的抽打声中悄然流失,轰烈中带来丝丝缕缕的甜蜜。
后来成人了,抽陀螺的游戏成为笑柄,再也不玩了。然而,在成年的失落与沉静之间,却惊觉自己变成了一个笨拙、粗糙的陀螺,抽打的绳子紧握在他人的手心。人生也因此成了旋转的舞台,或许要在最后一丝气息从鼻间消失的时候,那发聋振聩的抽打声才会消逝……
(作者:程馨)
[点评] 本文叙写的是童年的游戏,却以小见大,寓理于事,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文章语言平实,细节描写却非常细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尤其结尾文句蕴涵着作者深沉的情感,思想性强,令人回味无穷。
(编者)
范文六:
鞋的情思
鞋是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但每个人要求的款式却不尽相同,有的是高跟鞋,有的是平底鞋,有的是真皮鞋,有的是名牌鞋等等。在我们学校里,有一位新来的老师穿的却是一双外地人才穿的款式老土的高跟硬皮鞋。
我刚入中学读书时,首先看见的是一位胖乎乎的老师穿着一双破皮鞋,高跟硬皮的,我们本地人绝对不会穿。因此,我忍不住大笑起来,并且把这则趣闻告知了同学。于是,这个消息像插上翅膀似的,飞到了整班同学的耳中。同学们开始窃窃私语:“嘻嘻,男人大汉的,竟然也穿高跟鞋,真要把面字丢光。”就这样,我对老师和他脚下的那双高跟鞋产生了好奇。
逐渐的,我
此刻,我的心在隐隐作痛,打心底体会到了外来教师的寂寞与孤独,更深刻的理解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含义。
老师,就让我在中秋之夜祝福你,赠你此词以缓思乡之苦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伍燕群)
[点评] 本文叙写一位新来的外地教师由于穿一双本地人不穿的旧式皮鞋而遭学生耻笑,后来“我”接近老师,了解到其中的缘由,从而对老师表达深深的理解和祝福,反映“我”对新移民的关爱之情。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应多加关心“外地人”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文章贵在综合运用说明、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和结尾引用诗词的方法来表述内容、深化中心。
(编者)
范文七:
我对他有了新认识
他,一个平凡的老人,就像路边的一株老树,一棵枯草。他两只眼睛都瞎了,眼窝里只有一片白浊。但他不论春夏秋冬,总是坐在路旁的补鞋摊前,一双枯瘦的手永远拿着针线和小锤。只有当人们把要补的鞋子递到他手里时,他才摸索好一阵子后,便敲敲打打,缝缝补补,忙乎开来。听说,瞎老头原来是鞋厂的高级技工,手艺不错,但后来由于工伤,盲了眼,只得辞工回家,在路旁摆个补鞋摊,接些来往路人的生意,收取少得可怜的修补费来贴补家计。然而,年幼无知的我却对他产生了偏见,一心想找机会愚弄他。
一天,我和同学放学回家,快到补鞋摊的时候,突然想出一个主意,准备去作弄一下那个讨厌的补鞋佬。于是,我和同学便从垃圾堆里找出一双破得不成样子的鞋,稍稍用水冲洗后便拿到瞎老头的鞋摊里。
“老伯伯,能帮我补好这双鞋吗?”我竭力抑住内心的笑,憋出一腔可怜巴巴的语气,
假惺惺地把鞋递了过去。
“可以。”他接过鞋,摸了摸,似乎吃惊不少,一脸疑惑的说:“鞋怎么破得这么厉害?”
“这……”我呆住了,这该怎么回答呢?这时,站在旁边的同学抢过话题:“都是因为乱扔乱放,结果被狗咬得不成样子,扔了,百十块钱的料,怪可惜,加上又急着穿,只好光着脚来找您啊!”
瞎老头沉思了一阵,说:“能补,不过得等到明天上午,你就明天中午来取吧,钱也等明天才付。”
“好!”我憋住笑,甩甩手,刚转身要走,老头一下又叫住我。只见他摸索着,从身旁的鞋摊中拿出一双半新的鞋递给我,和气地说:“马虎应付下吧,别伤了脚。”顿时,我愣住了。可是一会儿,我又回过神来,装作惊喜的样子,连声道谢。接过他的鞋,我仰首挺胸,毫不在乎地走了。半路上,我们把鞋扔进了河里。
第二天中午放学,老天突然下起大雨,我撑着雨伞正匆忙往家里赶。这时,猛然一抬头,竟然发现雨林中,老头也撑着伞坐着静静地在补鞋。我心虚一阵,赶忙蹑手蹑脚地从他的身边走了过去。
一个星期过去了。平时,一出门就能瞅见的老头突然不见了,连鞋摊也消失了。一瞬间,我感觉心内一阵愧疚在悄悄地涌动。于是,便向村邻打听他的去向。原来,老头体质差,某日淋了场大雨,引发肺病,送到医院抢救了。此时,我脑内一片空白,眼前显现出当时的情景:风狂雨骤,路途下一个孤独的老人,任凭伞外风吹雨打,默默地缝补着一双破烂的鞋……
惭愧呀,这位孤苦的老人其实是在耐心等待着我来取鞋,而我……我不禁深深自责起来,心里暗想:“下次见到他,一定要诚挚地对他说声对不起。”
时间一天天流逝,我的负罪感也日益加深加重。但我始终不见老人的出现。
一个月过去了,我依然负着沉重的心理上学、回家,回家、上学。
可这一天,我意外又惊喜的发现原来摆鞋摊的地方,老人正端坐在那里,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摆出补鞋工具,而是拿着一件东西,仿若在等着什么人来取。我赶紧走上前,仔细一看,原来,他手里拿着的东西,竟然是我一个月前用来作弄他的那双鞋。我心内不由涌上一阵酸楚,于是,便急切地准备向他道歉。然而,话刚出口,他便听出来了。他抢着说: “是你呀,小朋友,我在这里等你很久了,怎么现在才回家,老师留堂了?”
“不……”我感动得结结巴巴,本来要赔礼道歉,如今却不知如何说起。
“这是你的鞋,补好了,明天你就可以穿了。”
“这……这该给您多少钱?”我接过他递来的鞋,手忙脚乱的准备掏钱。
“学生免费。”他笑了笑,摇着头,那一双充满白浊的眼流露出丝丝和善。
“这……这怎么行呢?”
“有什么,拖了一个月才给你鞋,我才过意不去呢。”
“我……”这时,我羞得满脸通红。
“做人要讲信用,这样才问心无愧。”
老人三言两语结束了话题,点着竹竿,转身走了。空旷的天空里只留下一份警策。
我抚摸着缝补得平平实实的鞋,望着老人的背影,刹时觉得他不再是路边的老树、枯草。而是一棵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无花果。他的眼睛虽然是瞎的,但他的心里比谁都亮堂……
(作者:曾秀明)
[点评] 本文充分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和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生动细致的刻画一个“眼盲心亮”的补鞋老人守信用的典型事迹,并以此反衬出“我”内心的卑劣。文章行文流畅、层次分明、开头结尾相互呼应,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高贵品质。
(编者)
范文八:
西瓜摊见闻
今天,我和刚从广州回来的亲人一起到杏坛街购物,直到下午。正当我们打算回去的时候,忽然看见马路一侧站满了人。出于好奇,我们也挤进了人群。原来,人们在围观一名大约四十岁的农民买西瓜。农民半蹲着身子,手拍着身旁一大筐翠绿水灵的西瓜,正在声嘶力竭地对着人们叫卖:“买西瓜,买西瓜,我的西瓜大又甜,甜过张曼玉,个个包红,大家买一个尝尝吧!”人们无动于衷,只是在议论,有的说:“都不知道是真是假,现在做生意的人可精得很!”
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突然从人群里挤了出来,他大声说:“如果不红,那又怎么办?”
农民愣了愣,随后斩钉截铁地接过话题:“不红不收钱,再加送一个瓜!”
条件还蛮诱人。这时,只见小伙子想了想。而后,喜形于色地对农民说:“我现在买十个,但要每个切开,当场验货。如果,十个全是熟的,我就付钱。”
农民答应了他的要求,任小伙子在筐里挑了十个瓜。他开始切了,一连切了三个都是红的,第五个也是红的。这时,围观的人掀起了一阵骚动,纷纷称道农民的西瓜经得起考验。但是小伙子只顾蹲在一旁抽烟,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第九个了,西瓜仍是红的。最后一个了,小伙子如梦初醒,再也坐不住,企图阻止切下最后一刀,但被围观的群众哄开一旁。农民神色镇定,拿起刀,慢吞吞地往滚圆的瓜体切去,“沙”的一声,西瓜一分为二,红艳艳的瓜瓤,乌黑乌黑的瓜子,明明白白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哗,果然货真价实,小伙子认了吧。”人们赞叹万分,纷纷掉转矛头指向小伙子。只见小伙子一脸懊丧,低着头走近农民敬服地说:“你赢了,钱,我没有,西瓜我不要了。”“呸,赖帐,真无耻。”人们纷纷指责小伙子,农民一声不吭,默默地收拾切开的西瓜。
这时,人群里又一阵喧嚣,人们争着走上前,掏出钱,抢着买瓜。不一会儿,满满的一大筐西瓜卖完了。人们也逐渐走散了。
我们刚想举步离去的时候,突然看见小伙子回到西瓜摊,只见农民向他打出一个“V”字手势,大声称赞:“你真行,多亏你帮忙,否则这些西瓜不知卖到什么时候。”“不用客气,做生意可要想办法,这回我帮你了,下回你帮回我,不就行了。”小伙子捧着块瓜大吃大嚼。
哦,原来他们在做“媒”!
(作者:余少珊)
[点评] 本文巧妙地运用正侧面描写,生动形象地叙写了农民和小伙子一唱一和兜售西瓜的情景,情节曲折、跌宕,富有吸引力。结尾运用相声艺术“抖包袱”的形式道出事件真相,揭示文章主题,深刻隽永。
(编者)
点击三 议论文写作
一、写作要求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述作者的主张、看法的一种文体。它要求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手段来证明现实生活中的事理或规律。
3、对照文首,渲染环境
例:《窗口》的结尾:“我走近窗口,推开窗门,刹时一束灿烂的阳光投射在我的眼内。这时窗外笑声荡漾,窗外一片璀璨。”此结尾既扣住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又延伸了文章主题,使主题更加深刻、积极。
2、呼应开头,议论作结
例:《放飞季节》的结尾:“人,总要学会长大,只有振翅在广阔的天宇,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晴空。朋友,让我们放飞吧!放飞我们吧!”此结尾运用评价性论见和主张性论见,揭示出一个恒久的人生哲理:人的一生就是拼搏的一生。完全切合了文章主题。
1、借用、模仿
例:《足迹》的结尾:“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就灵活运用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