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精益求精
有这样一篇文章,说一个日本中学毕业生进入一家有名的大酒店工作,分给他的工作是擦楼梯和洗厕所。当时,他很不满意,每天怀着一腔怨气上班。一天,他刚好路过同事工作的地方,看到同事正从一只抽水马桶里舀出水来喝,他非常惊异。同事告诉他,只有认为马桶里的水非常干净,可以饮用了,那么他自己的工作才算做好了。这件事对小伙子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从此后他非常努力地工作,终于做出了一番成绩。
8.创新
(一)
美国一位经济学家认为:创新不等于发明,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在任何形式的变化中都可能包含着小的技术进步或者重大突破。日本的科学研究并不领先,但他们凭借已有的技术开发的卡式收录机、随身听、家用摄像机和傻瓜照相机风靡全球,这就是创新的回报。
(二)
相传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
鬼谷子的创新教育启发我们:既要有创新式教授,也要有创新式学习与之呼应。如果孙膑也像庞涓一样,只知道机械地吸收知识,而不能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创新。即使是把鬼谷子的全部知识学到手,也不会超过《鬼谷子》,更不会写出《孙膑兵法》这一传世之作了。
7.体验
一位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女士谈及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她的儿子用一只纸飞机换回了德国小朋友的一辆玩具小汽车,这件事使这位母亲大为吃惊。因为那只纸飞机充其量只值5美分,而“小汽车”少说也要卖20美元。开始她以为孩子说谎,当找到“小汽车”的主人――德国小孩和他的妈妈时,这位德国母亲却说:“小汽车是属于孩子的,该由孩子做主。”她还说:“你儿子喜欢,小汽车就归他了。过一会儿,我会领着孩子上玩具店,让他知道这辆小汽车值多少钱,能买多少个纸飞机,这样他就不会做第二次蠢事了。”
其实,人类的学习过程一直就是“错误一学习一尝试一纠正”的不断往复的过程,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家长往往忘记这个道理,他们常常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尽管他们也在有意或无意地犯着不同的错误),常常要求孩子做的每件事都要百分之百正确,这于孩子而言是极不公平的。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因为他们在各方面还没有成熟,因此家长们就应该允许他们犯错误。问题是孩子在犯了错误后怎么办。这位德国家长就为孩子创设了很好的情境,让孩子获得深切的情绪体验,直接从实践中发现自己的错误。
6.机遇
一个年仅21岁的小画家,怀揣仅有的40美元,从家乡提着装有衬衫、内衣以及绘画材料的皮箱来到堪萨斯城。他是位不走运的中西部商人兼农场主的儿子。除了理想,他一无所有。他贫穷,无钱租房。只好借用一家废弃的车库作为画室。夜里常听到老鼠吱吱的叫声。一天,他疲倦地抬起头,看见在昏暗的灯光下一双亮晶晶的小眼睛。他没有捕杀这只小精灵,磨难已使他具有艺术家悲天悯物的情怀。他与小老鼠朝夕相处,打发寂寞,甚至建立了友谊。不久他离开堪萨斯城,被介绍到好莱坞去制作一部卡通片。然而他再次失败,穷得身无分文。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在黑暗中苦苦思索,甚至怀疑自己的天赋。突然,他想起了那亮晶晶的小眼睛,灵感就像一道光在黑暗中闪现了!全世界儿童所喜爱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这样诞生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斯尼。从此以后,他凭借自己的才干和灵感筑起了迪斯尼大厦。
上苍给他的并不多,只给了他一只小老鼠,然而他“抓”住了。对沃尔特?迪斯尼来说这只小老鼠价值连城。
的确,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机遇,是要用心思去发现的。机遇失不复返,它的来去,就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如果忽视了它,这种机遇对你来说,可能毫无意义。
5.独立思考
“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在法国,有64%的学生得出答案:75―32=43岁,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答案的。而学生之所以这么回答,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所有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而在中国的小学和初中测验,竞有超过90%的学生得出这个答案。
由此,华东
“别把学生越教越笨”的呼吁赢得一片赞同的声音。一位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教授则进一步扩展了张教授的发言。这位阿其姆博尔特教授认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改变教师。他说:“要培养人才首先要培养教师。教师应该不断进修,学校管理也要不断改进。在课堂上,老师所扮演的角色要变,他在课堂上应当是一个平等的信息传播者。”
4.忘却
并非所有的流逝都令人缅怀,并非所有的深刻都值得珍藏,并非所有的回味都耐人咀嚼,并非所有的光芒都经久辉煌。该铭记的须铭记,该忘却的应忘却。
忘却是一种艺术,不懂忘却,就不能完美地领悟生命,于是便有叹不完的幽怨愁结,抒不清的沉郁低回,写不尽的滞重乏味。生命中许许多多的优雅与洒脱,便于这不忘却中流之东去……
款款策马前行,忘却寒彻骨髓的冰窟,忘却迷乱长鬃的黑风暴;款款策马前行,超越这一切的一人一马,正将这至上的意境讲述给漫漫长路。
独处于昔日的爱情岛,忘却四周号角萦回的细语,忘却太阳伞下新潮的传说,也忘却梦中闪闪的羽衣。独处于昔日的爱情岛,纯净而真诚的寂寞,正是一个漂亮的开始。
我们走着应该走的路,我们走着必须走的路,为了给漫漫长路讲述至上的意境,为了以一个漂亮的开始结束寂寞,让我们学会忘却。
这是一种艺术。
这是一种品格。
3.贫富
著名经济学家王安就如何看待贫富曾讲过一段精彩的话:“你事业冲天,你家财万贯,那是你勤劳勇敢,那是你好运连连,更重要的那是你的爱好――你爱好拥有那么多财富,你爱好费力气去推动那财富增值,那是你自己的事。我很尊敬你,但我有自己的生活。也许我愿意有时给你打工,但拿够一笔钱我就会去探险,钱花光了还会回来打工,乐着呢。”不管贫富,只要能正视现实,有正确的心态,就是快乐的人。但愿世人都有爱心: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请不要用你熟视无睹的眼神去伤别人的心。
2.位置
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经商投资,然而他第一次经商就被骗了19万元,欠了一屁股债。还是他夫人深知马克?吐温的“宝藏”所在,鼓励他继续写作。最终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价值。如果经营的是自己的长处,就会使自己升值;而如果经营的是自己的短处,就会使自己贬值。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我究竟是什么样的宝贝?我的长处和短处各是什么?这样,在我们选择职业的时候,就不会以是否能出名、挣钱是否容易为主要的考虑因素,从而能够把自己放在最能发挥才能的位置上。
1.诱惑
这是一个寂静的午后。苹果花的香味,弥漫在得克萨斯州一个镇小学的校园里。
其中一个班的8个学生,被带到了校长室旁边的一间很大的空房子里。玻璃窗明晃晃亮得耀眼,鸟儿飞过的痕迹能看得清清楚楚。正当学生们强按住内心的好奇,凝神等待着将要发生的一切时,老师领着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他一脸和蔼地来到孩子们中间,给每个孩子发了一粒包装十分精美的糖果,并且告诉他们:这糖果是属于你的,可以随时吃掉,但如果谁能坚持,等我回来以后再吃,那就会得到两粒同样的糖果作为奖励。说完,他
等待是漫长的,许诺是遥远的,而那粒糖果却真真切切地摆在每个孩子的面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这粒糖果对孩子们的诱惑也越来越大。伴随着窗外苹果花的芬芳,这种诱惑几乎不可抗拒。
有一个孩子剥掉了精美的糖纸,把糖放进嘴里并发出“噗噗”的声音。受他的影响,有几个孩子忍不住了,纷纷剥开了精美的糖纸。但仍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千方百计地控制着自己,一直等到那陌生人回来。那是比一个暑假还要漫长的40分钟。但陌生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承诺,那些付出等待的孩子得到了应有的奖励。
事实上,这是一次“迟迟满足”的心理实验。后来,那个陌生人跟踪这些孩子整整20年。他发现,能够“迟迟满足”的学生,数学、语文的成绩比那些熬不住的学生平均高出20分。参加工作后,他们也从来不在困难面前低头,总是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抵御唾手可得的诱惑,期待通过努力才能得到的许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照现实生活,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或许就不难作出正确的选择。
3.对文体的要求不同。一般来说,材料作文往往暗含写作者必须写议论文这一要求,会写议论文的要写,不会写议论文的也要硬着头皮写,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空间相对比较小。话题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要求考生“文体自选”,考生可选议论文来写,也可选记叙文来写,还可写成散文、写成小说,或者写成通讯、微型报告文学等。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实际情况看,不少考生写寓言、讲故事、编短剧,考生擅长写什么文体就写什么文体,善于用什么表达方式就用什么表达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个性与特长。
但由于有些人对话题作文缺乏了解,过分夸大话题作文自由、开放的一面,忽视作文的基本要求,由于有些媒体大肆炒作“另类”作文,冷落一般记叙文、议论文,使话题作文在一些地方陷入了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淡化文体”就是可以不讲文体。我们平时听到的“淡化文体”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命题者说的,希望命题者出的题目不要规定过死,以便考生能发挥特长展示个性。作文试题中有“文体自选”的要求,这是还给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考生一旦选定记叙文,就必须按记叙文的要求作文;考生如果选定议论文,就必须按议论文的要求来写,绝不能把作文写得“四不像”,不辨文体,乱写一气是缺乏文体意识或文体知识的表现。
误区之二:轻视一般记叙文、议论文的训练,过分强调“另类作文”。2008年语文科《考试说明》明确要求考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有些人恰恰忽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训练,把相当多的时间用来训练“另类作文”,如什么“就诊报告”、什么“四幕剧”、什么“杂剧”、什么“文言小说”,还有的写“起诉状”。他们以为这样写就是创新,这可能是受某些媒体炒作的影响而这样干的。如果这些“文体”与文章内容相适应,也未尝不可。但是,如果刻意训练这些“文体”,那么,只能把中学作文教学引到邪路上去,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
误区之三:故纸堆里寻觅材料,现实生活视而不见。近几年来,许多媒体对高考作文很感兴趣,常常腾出一定版面宣传高考优秀作文,这本来是好事。但编辑、记者没有预料到的是,好几个省的高考优秀作文中都有写历史题材的,更没有料到的是,许多学生也盲目模仿。如《赤兔之死》得了高分,不少考生以为写古代题材就可以得满分高分。于是盲目效仿写屈原的、写司马迁的、写项羽的、写孔明的、写
误区之四,错误理解“创新”,大做“翻案”文章。一些人也认识到作文要创新,但往往不在立意深刻、构思新巧、语言运用富于变化上下工夫,而在为“汉奸”翻案,为西门庆唱赞歌上敢想敢说。把好人说成坏人,把坏人写成好人,没有是非观念,这是创新吗?写“另类”文章是创新吗?显然都不是。创新,主要表现为新颖性、独创性,当然要有正确性。
误区之五:照抄照搬别人的文章,由于话题作文的开放性,有些人往往将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搬上试卷,这种行为是应受到谴责的。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话题作文,写好话题作文。目前要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考前复习工作。
首先,要弄清《考试说明》对作文的要求。今年《考试说明》作了调整,更加强调“感情真挚”、“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在考前写作训练时一定要注意落实这些要求。做到“感情真挚”,要有自我体验,不要通篇大话、空话、套话。应该明白,材料贫乏,题材幼儿化,很难使文章的内容深刻、充实,这一点要注意自我纠正。
其次,加强文体训练。特别是对长期没有文体意识或缺乏文体常识的人,一定要认认真真写几篇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和说明文。训练时可采用“一题多写”的办法,如出一个题目――《书》,要求每个人写出一篇记叙文、一篇议论文、一篇散文、一篇说明文。也可采用“同题分写”的办法,同一个题目,分不同的小组写不同的文体,然后收集起来互相交流,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收到较好的效果。有些人认为试题规定“文体自选”,就可以不训练文体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选什么文体,对什么文体的要求一定要清楚。
第三,进行审题立意训练。话题作文试题降低了审题难度,但还是要审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关键要会定。训练时,不妨以去年的话题“心灵的选择”为例,话题的范围,外围是“选择”,内围是“心灵的”。作文必须写出心灵方面的选择才算进入了范围的内围,才算完全符合题意。这个话题既可以从道德层面立意,也可以从审美层面立意,既可表现情感问题,也可表现学术问题,既可反映家庭琐事,也可反映法律、政治大是大非。不是像有的人说的只能从道德层面立意。从考生的作文看,有写男女生之间情感体验的,有写为填报志愿家庭产生分歧的,有写一次乘车的经历反映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有写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展现出各类人的灵魂的,有写在救人中自救、谈合作携手共进的。……审题立意训练时也伴随着发散思维、集中思维、顺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思维训练。这一训练要结合实例进行。
第四,要学会拟标题。试题规定“题目自拟”。这也是给考生展示才智的一个机会,一定要认真珍惜这个机会,一般不要用话题作标题。如何拟标题,可从去年的高考优秀作文的标题中学习借鉴,有用古诗名词作题目的,有对名言、成语进行翻新改造拿来作题目的,有用谐音法、双关法拟题的,也有用标点符号、等式作标题的,大多数标题是简明、朴实、准确的。
第五,要注意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没有积累也难为文。高三的学生要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解读人生,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语言。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写出自己的正确感悟和真实体验,写出自己的思想。没有一定的积累,想像和联想的能力也将受到影响。
在训练过程中,要掌握相关写作知识、技巧、能力。考前如何进行写作训练,主要是根据老师的经验、考试说明的要求、时间的安排、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来定的。一般情况下时间充裕,可进行整篇作文训练;时间紧张,可只进行局部训练。可按两条线来训练,一条是按《考试说明》的“考点”分点训练,一定要落实“基础等级”的要求,后阶段,在“发展等级”上要有所突破。另一条线是按考场作文的关键环节分步训练。如:审题和切入点的训练、拟提纲训练、拟标题训练、片段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一般学生在考场上应能顺利完成作文。还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抓好几个精彩的局部,安上几个“亮点”,即文中应有出新出彩的地方,力求提高自己作文的档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