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发生反应。
步骤:1.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并验证为氢气。
图2 浮力问题
这类习题将已有的课内和课外知识或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横向渗透,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综合知识的能力。例: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如图2所示 。往烧杯中加少量某种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变大(假设此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Fe
B.Cu
C.Ba(OH)2
D.Ba(NO3)2
分析:木块浸没在液体中的部分受到向上的浮力,对于漂浮在水中的物体浮力的大小恰好与物质所受的重力相等。当木块不变时,浮力不变。木块排开液体体积越大,该液体的密度越小。加入某固体后引起木块下沉,即液体的密度变小,在液体体积不变时,密度减小就是溶质的质量减小,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确定应选C。
例:要验证Fe,Cu,Ag三种金 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应选用哪些试剂?进行几步操作?设计一个可行方案。
思路: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Ag的相对位置为Fe,(H),Cu,Ag要验证该顺序须证明:(1)Fe比(H)活动性强;(2)Cu比(H)活动性弱;(3)Cu比Ag活动性强。对此解题思路,可行方案不止一种。
解1:选用试剂:铁片、铜片、稀盐酸、硝酸银溶液。
(1)根据上述推断乙炔有哪些重要性质?(2)若在实验室用电石制乙炔时,可采用制取氧气、氢气中哪种装置?采用哪种收集方法?(标准状况下乙炔的密度为1.161g/L)
分析:根据信息,发现反应物有水,显然生成的乙炔难溶于水,且能在空气中燃烧。因为两种原料是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反应生成一种气体,所以可以用制氢气的装置,根据其密度、溶解性可选择收集方法是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图1 乙炔发生器
例:电石是灰色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焊接金属(水焊)时使用的乙炔(C2H2)气体,就是由电石发生下面反应生成的:
CaC2 + 2H2O = Ca(OH)2 + C2H2↑
通常使用图1所示简易装置。
8.能
7.A.Ca(NO3)2; B.AgNO3; C.Na2CO3;
D.H2SO4; E.BaCl2
6.(1)酸性 < (2)草木灰溶液 碱性
5.NaCl; Ba(NO3)2或Ba(OH)2溶液;过量稀硝酸
4.① ③ ⑤ ⑥
Zn+H2SO4==ZnSO4+H2↑
Cu+ZAgNO3==Cu(NO3)2+2Ag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