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可以:(可译为“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
①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用来穿丝织品了。)
②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劝学》(君子说:学习决不可以停止。)
4、既……且……:(可译为“又……又……”。)
①既替余以蕙丽兮,又申之以揽?。《离骚》(贬黜我既因为用香蕙做佩带啊,又重给我加上采集芳芷的罪名。)
3、何乃:(可译为“怎么这样”。)
①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阿母对府吏说:“你的见识怎么这样愚拙!”)
2、而已:(可译为“罢了”。)
①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
1、俄而:(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不久,(听到)上百千人在高声呼喊,上百千小儿在哭泣,上百千只狗在叫唤))
2.虽然:(可译为“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①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虽然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将要变得全白,松动的牙齿将要脱落。)
十二、其他
①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泰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3.向使:(可译为“假如,如果”。)
①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①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②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
2、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1.诚……则……:(可译为“如果……那么(就)……”。)
①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如果开口请求如姬,如姬一定答应,那就可以得到虎符夺取晋鄙的军队……)
2、为……所……:(可译为“被”。)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如果不这样,你们这些人将都被刘邦俘虏!)
②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③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孔雀东南飞》
九、宾语前置
1“唯……是……,(“是”无意,起宾语前置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可译为“只”。)
①唯命是从。 (只听从命令)
2……何……之有(有什么……)
①夫晋何厌之有?《左传》(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十、假设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