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7595  57603  57609  57613  57619  57621  57625  57631  57633  57639  57645  57649  57651  57655  57661  57663  57669  57673  57675  57679  57681  57685  57687  57689  57690  57691  57693  57694  57695  57697  57699  57703  57705  57709  57711  57715  57721  57723  57729  57733  57735  57739  57745  57751  57753  57759  57763  57765  57771  57775  57781  57789  447090 

(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市场的形成、新航路的开辟、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是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特别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后,对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主要是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2005年复习备考还应特别关注这一进程中的两个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和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1.经济全球化历程
  从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共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16~18世纪,开始形成时期。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还推动了海外扩张、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主要知识点是新航路的开辟和西、葡早期的殖民侵略。
  第二时期是19世纪前期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时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抢占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紧殖民扩张,奴役当地人民。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主要知识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三时期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全球化趋势加强。
  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主要知识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以及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四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主要知识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是经济全球化历程中的一个重点,复习备考时除了把握其主干知识外,还应关注两个角度:一是新航路的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进而探索中国远洋航海事业未能发展起来的原因;二是从政治、历史、地理三科角度把握新航路的开辟,特别要注意从地理角度――新航路开辟的路线、洋流和气候切入,与历史知识进行综合。
  3.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最终动力,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更是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已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概况与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比较的角度进行了考查。2005年复习备考,应特别注意从三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中国未能把握住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机遇的原因,当今努力把握机遇,以积极的姿态顺应经济全球化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二)、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原因:
  (1)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未能充分发展。
  (2)政治: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3)思想:统治阶级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4)文化:文化专制统治阻碍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5)外交:闭关锁国阻碍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影响:
  (1)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主权丧失,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经济体制和思想观念;洋务派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创办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促使中国人关注现实、探求救国救民之路。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
  原因:
  (1)内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主权不断沦丧;洋务运动只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机器,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2)外因: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大大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
  影响:
  (1)帝国主义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经济上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未能把握住发展机遇的原因
  原因:
  (1)中国处于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建国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中国没有发展先进科技的环境。
  (2)建国后不久,“左”的思想日渐严重,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教育没有高度重视,失去了发展机会。
  4.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下的中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
  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但同时又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我国应该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以积极的姿态加入,趋利避害。
  (三)、经济格局演变下的大国关系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经历了由欧洲中心(英国)――美国中心――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过程。经济格局的演变往往是伴随着大国实力的对比变化而演变的,体现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背景下的英国、美国和日本关系的变化更是复习备考的重点。
  1.新航路的开辟~1945年:欧洲长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
  (1)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对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经济地位产生了影响。
  (2)两次工业革命对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经济地位的变化。
  2.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分析二战对各大国经济力量对比的影响,注意掌握美日、美欧关系等知识点。
  (1)美日关系:美国独霸日本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2)美欧关系:通过马歇尔计划扶植西欧;控制西欧的目的和影响。

  3.20世纪70~9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美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及西欧、日本的崛起的原因;日本、西欧的崛起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冲击。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主要了解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形成原因及发展概况,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四)、中国的对外交往和全球化进程的关系
  1.从秦汉到明朝前期:中外友好往来频繁,形成中华文化圈,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部分复习要特别重视两个知识点:一是这一时期中国先进的科技文化特别是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进而分析中国文明在明清时期未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的原因;二是对郑和下西洋历史地位的评价及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的对比,进而分析中国远洋航海事业及科技在明清时期落后的原因。
  2.从明朝后期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历经晚清政府、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外交。
  (1)把晚清政府时期屈辱的外交放在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考虑,特别关注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中国未能把握住两次工业革命机遇的原因。
  (2)把握这一时期的特点。晚清时期,清政府与列强既斗争又勾结。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一方面投靠帝国主义,成为他们在华统治的代理人;另一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外交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新中国成立后,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
  (1)比较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被动“开放”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对外开放,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和国际地位如何,取决于本国的综合国力。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坚持开放,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2)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外交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等知识点。

 

试题详情

4、2008年11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美国华盛顿国家建筑博物馆举行。20国集团的成员包括:8国集团成员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韩国和土耳其。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约40亿,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强调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与会国家决心加强合作,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胡锦涛提出了重点实施四方面改革举措。

试题详情

3、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联手应对危机。10月13日,美国通过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和奥地利政府周一均推出了银行拯救计划,总金额达1.3万亿欧元(约合1.8万亿美元),旨在担保银行间贷款及收购银行股份,从而阻止金融系统陷入崩溃。就在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的几个小时,中国央行表示,从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从9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从9月19日起印花税单向征收,汇金增持银行股,国资委支持央企回购股票。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国务院还决定自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中国央行这次紧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二率’,也可以看成是全球央行联手应对动荡金融形势行动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负责任的态度。几乎同时,美联储联合欧元区、英国、加拿大、瑞典和瑞士等五大央行共同宣布,一致削减基准利率50基点。澳大利亚率先宣布降息100基点。早些时候,中国香港也宣布调整贴现窗基本利率算法,从而在事实上实现降息100基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策机构――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11日呼吁国际社会协调行动,采取大胆措施恢复全球金融市场稳定。

试题详情

2、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使全球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风险,很难有国家能在这种情况下独善其身。在过去几天里,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成为多轮多边磋商的中心话题。在发达国家组成的西方七国集团财长会议、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4国集团会议、由世界主要经济体组成的20国集团特别会议、IMF和世界银行年会以及欧元区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努力把脉金融危机,寻找对策,并表示了将合作应对危机的决心。

试题详情

1、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庭提交破产保护申请。伴随着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被美国银行的收购,AIG依靠政府的救援勉力维持,曾经不可一世的华尔街金融巨头纷纷倒下,美国股市也不断创下近来新低。全球股市迎来仅次于“9?11”的黑色星期一。从表面上看,是次贷危机引发了美国的金融危机,但由于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却不仅仅局限于美国。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系统性金融危机,其本质上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信用危机与信用衍生品危机。次贷危机引发信贷危机,衍生危机拖累全球经济。

试题详情

一、热点背景:

试题详情

6、环勃海湾经济圈:

(1)概况:环勃海湾经济圈狭义上指我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勃海滨海经济带,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整个大的范围占据我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

(2)知识考点:

★历史上在北京建都的王朝或政权;

★环勃海湾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列举出在这一地区的著名历史人物。(孔子、李自成、林永升、聂士成、周恩来等)

★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工业近代化进程。列举其在环勃海湾地区建成的海军基地和大机器生产部门。(建成旅顺、大连、威海卫海军基地;天津机器制造局、开平煤矿等)

★列举出近代史上这一地区遭受外国侵略的有关史实: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开放营口、烟台、天津等通商口岸;两次洗劫北京城;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战役和旅顺大屠杀;《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俄国强租旅顺、大连;英国强租威海卫;日俄战争日本攫取旅顺、大连;美苏签订雅尔塔秘密协定等。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解放这一地区的重大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这一地区的重要举措及成果:一五计划期间建成一些重大工程项目如沈阳机床厂、汽车制造厂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胜利油田建成投产,实现了原油自给;改革开放时期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京九铁路等。

                           

 热点九、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

试题详情

珠三角:从珠江入海口逆流而上,两岸便是方圆1.1万多平方千米的珠江三角洲。以珠三角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中及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和出口额均占广东省九成以上。在珠江东西岸,分别形成了两大经济“簇群”。东岸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和西岸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为主的电器产品产业群,聚集了大量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

泛珠三角:2004年6月3日,泛珠三角区域的内地9省区政府行政首长和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广州签署《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合作正式启动。泛珠三角区域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内地九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的1/3,经济总量的1/3。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区域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十分突出。 “泛珠三角”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在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组合,已成为中国区域合作与发展中的一个新尝试,也将是中国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的新突破。

(2)相关考点:

★历史上开发珠三角的主要表现:秦朝开凿灵渠;铸铁技术传入珠江流域;秦汉设郡管理;汉朝时珠三角一带居民被称为南越等。

★以广州为中心的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概况(“海上丝绸之路”、市舶使、对外贸易港):广州在西汉时最早成为外贸港口,汉唐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是南方最重要的外贸港口之一,清朝时是中国惟一一个对外通商的口岸。

★近代所涌现的广东籍历史人物及分别领导或参与的重大历史事件: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广东革命政府。

★近代史上在广州发生的重大事件:林则徐禁烟(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通商口岸;中国近代最早的地方傀儡政权;兴中会成立后筹划广州起义遭失败;广州黄花岗起义;孙中山举起护法运动旗帜;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黄埔军校的创建;两次东征;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张太雷等领导广州起义等。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基地及原因:(原因:经济基础较好,近代工业产生早,商品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濒临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交通方便,便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东南沿海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海外联系较广。)

试题详情

5、珠三角和泛珠三角:

(1)概况:

试题详情

(1)概况:长三角包括上海和隶属江苏、浙江的15个地级以上城市,即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泰州、南通和浙江的杭州、宁波、舟山、湖州、嘉兴、绍兴。因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15市迅速集结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活力四射的一支劲旅,成为中国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据统计,2004年1-9月长三角16城市实现GDP20567亿元,占全国的22.1%,比上年度提高1.7个百分点。长三角16城市GDP同比增长15.8%,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上升1.7个百分点。

(2)相关考点:

★古代史:①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②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历史上在此建都的封建王朝;  ③除南京外,历史上还有哪些王朝在此地区建过都?  ④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缓慢发展的原因。

★近代史:①外国资本主义对长三角的侵略,如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天津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等;  ②近代史上在南京地区建过都的政权及性质;  ③列强或反动政权在南京制造的惨案;  ④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中共二大、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渡江战役及南京的解放等;  ⑤中国近代工业产生于江浙地区的表现及原因。

★现代史:①一五计划期间、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②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