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9645  59653  59659  59663  59669  59671  59675  59681  59683  59689  59695  59699  59701  59705  59711  59713  59719  59723  59725  59729  59731  59735  59737  59739  59740  59741  59743  59744  59745  59747  59749  59753  59755  59759  59761  59765  59771  59773  59779  59783  59785  59789  59795  59801  59803  59809  59813  59815  59821  59825  59831  59839  447090 

7.使用显微镜时

A.物镜成实像,目镜成虚像                       B.物镜成虚像,目镜成实像

C.没有光屏都成虚像                                    D.成实像还是虚像,要根据物距确定

试题详情

6.当光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在下图中可以较全面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试题详情

5.在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A.在扬声器上放些碎纸屑,扬声器响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D.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上划动,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试题详情

4.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分,听了发出的声音,便分辨部件间是否有松动,他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试题详情

3.小明在学习光的反射过程中产生了下列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A.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

B.“光路是可逆的”是说光可以任意来回传播

C.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本身发光

D.太阳照在操场的地面上,一点也没有耀眼的光线,这是因为光没有发生反射

试题详情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医学上利用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击鼓的力量越大,声音越洪亮,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水花,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试题详情

1.下列四个词组所描述的光现象中,可以看作光源的是

A.金光闪闪            B.火光冲天            C.红光满面            D.波光粼粼

试题详情

2、2001年6月3日,中央电视台在澄江直播了我国首次水下考古――“抚仙湖之谜”的实况,从电视画面上我们看到:有“中国第一艇”之称的“鱼鹰”号潜水艇,载着摄影人员下潜到60米深的水域,去拍摄水下古建筑的遗址。水下考古队员身穿潜水服,背着氧气瓶和铅制配重潜入水中,在水底,考古队员发现一块有人工雕刻痕迹的石板,为将它送上岸供专家研究,考古队员用绳的一端将石板系牢,另一端拴上随身携带的气囊,在充气后的气囊作用下,这块重力为l000牛、体积为0.04米3的石板缓缓离开湖底,上浮至水面。从以上电视画面提供的信息中:

(1)请回答:在无外界帮助的情况下,考古队员要从水底上浮到水面,可采取哪些可行的方法?(要求至少说出三种方法)

(2)求:在气囊将石板吊起至露出水面之前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全少应为多大?

(3)请自编一道物理计算题,并进行解答(不包括上述两问已解决过的问题)。

试题详情

269.2

 

(1)张华外出这段时间里,他家的电视机消耗的电能是多少KW.h?

(2)张华家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W?

(3)桂林市人口共计约480万,估计有近60万台电视台机,假设平均每台电视台机每天处于待机状态l5h,待机功率与张华家电视机相同,则每月(30天计)共浪费的电能约为多少KW.h?

(4)要显著降低电视台机这种不正常的电能消耗,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