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数据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是
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是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初中物理经常用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下列物理量中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与速度不同的是
A.密度 B.压强 C.功 D.功率
33.(9分)学习物理要善于观察身边的现象,有一些现象可以用我们学习的知识来解释。例如:夏天,刚从冰箱的冷冻室拿出的冰棍,发现冰棍上附着白花花的“粉”;剥去包装纸,看见冰棍在冒“白气”;把这支冰棍放进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壁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好像是茶杯在“冒汗”。请你说明“粉”、“白气”和“冒汗”是怎么形成的。
请写出你的猜想和判断方法:
(1)你的猜想:
(2)你的判断方法:
五、综合应用题(9分)
32.(4分)如图,是一个简化的电冰箱电路图,其中M是电动机,L是电冰箱内的照明灯泡。电路图中的灯泡L与电动机M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
31.(3分)噪声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小明想制作一个防噪声的耳罩,他通过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来选择一种隔音性能好的材料做耳罩的填充物。实验器材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填充材料。他设想了以下A、B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方案。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的距离处,比较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中隔音性能最好的是 。
[分析论证]:该小组进行了分析论证:第1次实验中A、B、C、D各处电流相等,第2次实验中各处的电流也相等。所以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都相等。
[评估和交流]:该实验小组在实验结束后,小组间进行了评估交流。在评估交流过程中,发现有一组实验数据是错误的,对照右图可知,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数据。
评估和交流后,该小组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 。
1.5
1.5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