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3.古音异读:有些专有名字,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因为专有,有固定性,从而保留了古音。这类字。要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规定去读音。凡已明令废读古音统一读今音的,就读今音。凡未废除的还读古音。
(三)古今异义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的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类词的词义的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2.通假异读:通假字和本字起初读音一致,后来由于读音的演变,二字有的读音不同了。现在通假字一律读本字的读音。
1.破音异读:前人叫“读破”“破音”。它是用改变字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方法。如“如耳说卫嗣公,卫嗣公说而太息”。“说”的本意“讲话”本音是shuo,这句话第一个“说”用的是它的引申义“游说”,也就是“劝说、说服”的意思,应该破字音shui;第二个“说”则是它的兼有的意义“悦”,就读yue,是“喜欢高兴”的意思。
1.通假字是古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中学课本里讲的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 借字、古今字。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叫做通用。如“反”通“返”,“知”通“智”。凡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叫做假借。如“蚤”通“早”,“直”通“值”。古代只有某一个字,后来为了把这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区别,造出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专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叫做古今字。如:莫――暮,益――谥。?
(一)通假字
通假字就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通假的原则是音同,如不全同,也要近似,声音相差很远,不能构成通假。音同关键是声母相同,借字与本字之间,必须是同一声母(也有时声母相近)。韵母也要求相同或相近。声韵相同或相近,是构成假借的原则,也是我们分析,辨别假借关系的依据。音同而借的是多数,音近而借的次之,对声调的要求并不很严格。
通假字,包括通用字和假借字。但我们中学教材把古今字也认为是通假字。
通假与假借不同。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而成的。由于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假借一个同音的字来代替它,这就叫“依声托事”。如“求”的原义是皮衣,借作“请求”的“求”(以后又另造“裘”字)。这就是假借。通假也就是通用。某一个词义,本来有字,不过由于最初书写的简便,或书写的疏忽,或别的原因把乙字写成了甲字,这个写错的字又为后人所接受,于是在某种意义上,就借甲字代乙字了。
以上两种现象统称为“通假”。通假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音同或音近。
(二)异读字
文言文中有一些字保留了两个以上的读法,即异读字。
5、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A、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 追亡逐北(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C、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D、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E、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又如:91年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
A、愚笨而鲁莽 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 D、愚昧而愚蠢
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
4、 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举例说明: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农,从事)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
又如:95年试题12题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恪”同.
“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
16题“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
3、课文迁移法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
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01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
2、语境推断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断。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