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7374  7382  7388  7392  7398  7400  7404  7410  7412  7418  7424  7428  7430  7434  7440  7442  7448  7452  7454  7458  7460  7464  7466  7468  7469  7470  7472  7473  7474  7476  7478  7482  7484  7488  7490  7494  7500  7502  7508  7512  7514  7518  7524  7530  7532  7538  7542  7544  7550  7554  7560  7568  447090 

之二:2.对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的错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后用于表示诚心诚意的邀请或拜访。

分析:王老师“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是去关心他,没有“邀请”“拜访”的意思,所以使用有误。

B.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人用拔苗的方法让禾苗长得更决,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后比喻不顾发展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将事情弄糟。

分析:“用青年队队员参赛”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谈不上“不顾发展规律”, 所以使用有误。

C.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以后,及时修补羊圈,从此羊不再丢失的故事。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

分析:“珍藏多年的文物”并未丢失,不存在“出了差错”,也就不存在“设法补救”的问题,所以使用有误。

D.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发展本地区经济,无异于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讲的是农夫因偶然捡到触树桩而死的兔子,便守在此处,以期再有所获的故事。后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分析:“一味地照搬他人经验”属于靠突发奇想而获得“意外的收获”,含有“侥幸心理”,所以使用有误。

试题详情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试题详情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试题详情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试题详情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试题详情

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试题详情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试题详情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试题详情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试题详情

25.涣然冰释      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不能用来描写冰雪融化。                 【误例】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附:贬词误用褒义的主要有: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