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152  8160  8166  8170  8176  8178  8182  8188  8190  8196  8202  8206  8208  8212  8218  8220  8226  8230  8232  8236  8238  8242  8244  8246  8247  8248  8250  8251  8252  8254  8256  8260  8262  8266  8268  8272  8278  8280  8286  8290  8292  8296  8302  8308  8310  8316  8320  8322  8328  8332  8338  8346  447090 

14、文中说“人们又不知不觉地被这种‘荧屏历史’所‘消费’”,作者说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4分)

                                                                              

                                                                               

试题详情

13、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证据证明“历史成为消费品”的是(    )(3分)

A.民间曲艺说书              B.电视剧《宰相刘罗锅》

C.革命样板戏                D.小说《三国演义》

试题详情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春秋笔法”是中国文人书写历史的一种惯常写法,与史家记录方式无异。

B.时下“历史剧“在电视荧屏热播,吸引大量观众,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C.在“历史成为消费品”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历了由“消失”到“复活”的阶段。

D.消闲历史剧《戏说乾隆》开创了中国民间“消费历史”的新形式。

E.在信息社会的新时代,“历史”开始由近在咫尺的荧屏书写。

F.从“历史正剧”的角度看,戏说历史电视剧中对皇帝的调侃纯属编造。

试题详情

7.下列1976年唐山大地震与今年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二者不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由“四人帮”控制的《人民日报》只刊发了一条400余字的简短的新闻稿;而从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的那一天起,报纸整版整版报道,电台一天24小时不间断播报,网络天天及时更新,电视更是采取全天直播、滚动播报的方式,让全国人民及时了解有关汶川地震的最新情况。

B、唐山大地震的报道大力宣传“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大力宣传灾区人民发扬“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从这里,我们可心领略到“四人帮”时期新闻报道的“文革”语言特色。

C、唐山大地震是极其惨烈的强破坏地震,有100多万人口的唐山市瞬间变成一片废墟,地面建筑几乎全部倒塌;对此,当时的《人民日报》只用一句话概括了地震的后果:“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敢于蔑视困难,勇于争取胜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D、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志愿者、消防、武警、解放军官兵从四面八方赶来救人,救济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灾区,各类媒体对抗震救灾情况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滚动播放。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以人为本”,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极度重视。

试题详情

6.下列对1970年云南通海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与今年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二者不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通海大地震发生后由于种种限制,没有大力宣传,不仅现在知道的人很少,就是在当时知道的人也不多;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对报道没有任何限制,各类新闻媒体各尽所能及时报道,不仅在国内家喻户晓,而且在国际上也广为人知。

B、通海大地震发生后,媒体宣传的重点是灾区人民在大灾之后“只要精神粮和精神鼓励”,“不要救济和捐助”,连国内各地的捐款和捐赠的物品都要全部退回,当然就不可能对救济和捐助作正面详尽的宣传报道了。

C、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和物资源源不断地涌入四川,这并不是说灾区人民不要“精神食粮和精神鼓励”,精神食粮和精神鼓励固不可少,全国人民都喊出了“四川加油”的呼声,但给以物资援助,以解燃眉之急,也是不可或缺的。

D、1970年传播新闻的媒体主要是报纸和广播,很不发达,所以一直到第4天才有第一篇关于大地震的报道;而今天的新闻媒体显然比38年前发达多了,所以汶川大地震发生不到20分钟,中国各类媒体就迅速地作了详细报道。

试题详情

1979年11月22日新华社从大连发布的消息说:“在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中,总共死亡24.2万多人,重伤16.4万多人。”

今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不到20分钟,新华社就发布了消息,此后,包括电视、网络、报纸、广播等在内的中国各类新闻媒体各尽所能,详尽客观地报道了地震破坏的程度,及时更新伤亡人数,及时报道国际国内救援的情况,与30多年前的中国地震新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中国的巨大进步,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原载《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28日,有删节)

试题详情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震级为7.8级的大地震。

1976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一条新闻《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 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这篇新闻采用的是新华社通稿,只有400余字,有10多个字提到了地震的后果:“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当时是“文革”后期,“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是当时最重要的工作,因此,报道必须突出当时的政治。报道的最后一句是:“他们(受灾地区人民群众)决心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发扬自力更生、人定胜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团结起来,奋发图强,争取这场抗灾斗争的胜利。”

……

唐山地震是极其惨烈地发生在城市内的强破坏性地震,在人们的酣睡中,有100多万人口的唐山市转眼间变成一片废墟,震区地面建筑几乎全部倒塌,可是,当年灾难死伤人数是国家机密,中国内地对死伤人数没有任何公开报道,中国也没有接受任何国家的援助。

试题详情

1970年1月5日,中国云南省通海县发生了7.7级大地震,这场大地震不仅如今知道的人不太多,就是当年也远没有达到妇孺皆知的地步。

在这场大灾难过去整整30年之后的2000年1月5日,云南省通海县举行大地震30周年公祭时,首次正式公布这场大地震死亡15621人,伤残32431人,伤亡总人数近5万人。

当年的媒体远没有今天发达,传播新闻的媒体主要是报纸和广播,在通海大地震发生之后的3天之内,不论是中央的报纸和广播,还是地方的报纸和广播,均没有任何关于大地震的报道,大地震发生之后的第4天,即1970年1月9日,《云南日报》才有了一篇关于这场大灾难的报道,标题为《我省昆明以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 灾区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迎击地震灾害》,文中没有提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后《云南日报》和《人民日报》的报道关注的也是灾区群众在大灾之后“不要救济和捐助”,只要精神食粮和精神鼓励:灾区人民向国家提出“三不要”――不要救济粮,不要救济款,不要救济物,对捐献的物品全部退回。云南省抗震救灾办公室退回各地捐款115万元,灾区人民只收下毛主席著作、毛主席画像、毛主席像章和慰问信。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