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207  8215  8221  8225  8231  8233  8237  8243  8245  8251  8257  8261  8263  8267  8273  8275  8281  8285  8287  8291  8293  8297  8299  8301  8302  8303  8305  8306  8307  8309  8311  8315  8317  8321  8323  8327  8333  8335  8341  8345  8347  8351  8357  8363  8365  8371  8375  8377  8383  8387  8393  8401  447090 

18.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4分)

 

试题详情

17.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 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4分)

试题详情

17.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6分)

 

试题详情

16.梳理文章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4分)

(2)“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试题详情

15.“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4分)

 

试题详情

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在远离长江的地方,我同样也看到了一座座崭新的城市和村镇,三峡移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建设新的家园。其实,在今天的中国,移民已不应再被看成苦难的象征。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在急速发展,正是因为新移民走了进来。而为数更多的遍布全国的打工族和流动人口,正像鸟儿寻找新的栖息之地,随时准备把家乡作故乡,把他乡作家乡。在人类历史上,移民总是伴随着苦难和生离死别,但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乃至人种的优化。移民从来就是一股活水。当年,如果没有欧洲移民,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利坚。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移民正成为当今中国具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一个群体。                2003.2.14

试题详情

20.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5分)

 

试题详情

18.文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三个词语予以概括。(3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