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321  8329  8335  8339  8345  8347  8351  8357  8359  8365  8371  8375  8377  8381  8387  8389  8395  8399  8401  8405  8407  8411  8413  8415  8416  8417  8419  8420  8421  8423  8425  8429  8431  8435  8437  8441  8447  8449  8455  8459  8461  8465  8471  8477  8479  8485  8489  8491  8497  8501  8507  8515  447090 

12.【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层级为C。要注意把握句子大意和关键词语,如有特殊文言句式也要留心。

【答案】(1)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尽管久居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禁地呢?

(2)游荡不务正业的人,假托皇亲国戚手下之人的名义,常常在关卡渡口都市大设店铺,并搜罗商税。

试题详情

9.【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虚词的理解能力。A项“者”是“……的人”,B项“于”是“在”,C项“以”一为“因为”,一为“来”,D项“所”与后面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一是清楚所给语句的含义,二要明确题干要求。

 

【答案】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要通读全篇,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观点;然后认真分析每个选项,并与文章对照,注意与文章的差别,哪怕是细微的差别。C项中,李东阳认为产生灾异的根源在于下边的官吏互相勾结,层层庇护,皇帝受到蒙蔽。

【答案】 C

试题详情

(五(2007年重庆卷,三)8.【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载:充满。

 

【答案】C

试题详情

  11.【解析】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要注意省略:对于影响句意表达的省略,要根据上下文不冲出来,如(1)小题应译为“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于世祖)献金,下贲狱。”

【答案】(1)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2)上都留守(职位)空缺,宰相拟定的朝臣要用十来计算,都不被(皇帝)采纳,皇帝看着贺仁杰说:“没有什么人可以替代你了。”

试题详情

 10.【解析】“他最终未接受”错,原文“辞不许”的意思是贺仁杰推辞而皇帝不许,最终他收下了并拿回去告诉了他的母亲,然后将这笔钱财分给了宗族之人

【答案】B

试题详情

 9. 【解析】A连词,来/表修饰的连词,相当于“而”;B于是,连词/竟然,副词;C代词/表祈使语气D读音wèi,介词,替。

【答案】D

试题详情

  8.【解析】D项“居”,指数量,居半,有一半

【答案】D

试题详情

11.【解析】第(1)句,应注意“遗”,送给;“四方藩镇”,四方藩镇长官;“以……为言”,说。第(2)句,应注意“利”,意动用法,“以……为有利”;“幸”,庆幸;“两敝”,两方同时受损。

【答案】(1)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

(2)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

 

(四)(2007年四川卷,三)(9分,每小题3分)

试题详情

10.【解析】B项错在“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重荣诱吐浑白氏入塞,契丹责问高祖时,高祖“姑息重荣不能诘”。

【答案】B

试题详情

9.【解析】A项,第二句“重荣箕踞慢骂”的是“契丹使者”,C第一句“诱之”的对象是“吐浑白氏役”,D项“拽剌”是“契丹使者”。

【答案】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