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B竟然(A而:表递进/表修饰;C之:代词,作宾语/助词,消独;D 为:介词,表被动/动词,以为)
【答案】B
10.【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输:缴纳)
【答案】.D
11.【解析】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①直接表现其才能;②为罗英的话,为间接说明其才能;⑧为忽辛的话,为间接表现其清廉;④直接表现其清廉;⑤直接表现其才能;⑥间接表现其才能。
【答案】C
【解析】考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加以概括。复查的人是伯颜,不是温迪罕和丞相安童。
9.【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拜”,担任。据后文的“御史中丞”可知,此处的“拜”为“任命、担任”之意。
【答案】 A
【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B均为副词,怎么。A项均为副词,前者“就”;后者为“竟然”。C项前者为连词,“但”;后者为代词,“这样”。D项前为介词“因、凭”;后为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
【答案】B
13.【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答案及得分点】 ① 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4分,“故事”“率”“直”“及”译对各得1分。)② 言词非常诚恳,当时人们评论他,认为他做得对。(2分,“恳挚”“韪”译对各得1分)③ 皇上更加不高兴,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把他的下属官员都停了俸禄。(4分,“责”“要”“夺”各1分,语句通顺得1分)
参考译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今山东平阴县)人。17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鹿鸣宴上为他举行加冠礼(即成人之礼),他以未奉父命而婉言谢绝。隆庆二年成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万历初年,《穆宗实录》编成,他被推荐为修撰,担任日讲官。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于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以史官得到这一职位,有不同一般的命数啊。曾经讲课完毕,皇帝拿出御府的图画,叫讲官分别赋诗题字。慎行不擅长写字,自己写成诗后,委托人写在上面,把实际情况全部告知皇上。皇上很高兴,曾写了“责难陈善”四个大字赐他,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朋友都躲避他,只有于慎行去探视他。等到张居正授意门生“夺情”,于慎行与同僚上书劝谏,吕调阳阻止,没能上书。张居正听了之后很生气,有一天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学生,也做这样的事吗?”于慎行从容地回答说:“正是因为你厚爱我的缘故啊!”张居正听了很不高兴。不久,于慎行因为疾病归乡。张居正死了之后,于慎行被重新起用,官复原职。当时张居正家道已经败落,侍郎丘?前往登记家产、抄没全家。于慎行写信给丘?,说张居正的母亲年事已高,孩子们再没有家,困苦潦倒,令人悲伤,应该推行贤
于慎行清楚熟悉典章制度,大的礼制多由他来裁定。在此之前,嘉靖年间孝烈后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迁庙于仁宗,穆宗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又迁庙于宣宗。于慎行认为不合礼制。写《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的旧例作为依据,他的语言明晰而实在。事情虽然没有被实行,但是有见识的人都佩服他懂礼制。他又说:“南昌、寿春等十六位王,世次已经很远,应该另外在陵园祭祀,不应该享受在太庙祭祀。”也废止而没有实行。
万历十八年正月,上书请求早立太子,接受教育。到了冬天,又上书请求。皇帝很生气,两次降旨严厉指责。于慎行不为所震慑,第二天又上书说:“册立太子是我部掌管,我们不说,过失应归到我们身上。希望皇上赶快定下大计,我宁可弃官归里。”皇上更加不高兴,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把礼部下属官员都停了俸禄。山东进行乡试,预先传出了主持考试者的名字,不久果然如此。进言者于是就弹劾礼部,官员都停了俸禄。于慎行决定引咎辞职。奏章多次呈上,皇帝才准许了他的请求。在家呆了十多年,里外之人多次举荐,(他)都回绝了。万历三十三年,开始被起用主管詹事府。上奏章辞职,皇上再次挽留不下。过了两年,朝廷推举内阁大臣七人。于慎行名列七人之首。神宗命他以原官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参加机密要务。于慎行再三推辞不被批准,只好离家上路。当时于慎行已经得了疾病,等到在朝廷上谢恩时,不能按照礼仪拜起,遂上奏章请罪。归家后卧病不起,于是起草遗疏,请皇上亲善大臣,录用前朝官员,补充谏官。几天后他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三岁。
(四)【济宁市期中,三】(12分,每小题3分)
12.【解析】考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加以概括。D“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有误,停了他的下属的俸禄,于慎行是因为考试出问题而引咎辞职的。命题者故意混淆人物及其关系,以迷惑考生。
【答案】 D
11.【解析】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A. 后句是记叙于慎行被推荐做内阁大臣之事。B. 前句写于慎行淡泊内敛的个性,后句只写于慎行提出建议。D. 写当时人们对他的赞誉,辞职没被允许的情况
【答案】 C
9.【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的含义。A应解释为“中举”,根据上下文“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结合注释①“ 鹿鸣宴: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举人”可以推知。
【答案】 A
【解析】考查理解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B均为介词“因为”。A. 前者表承接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C. 前者为动词“作为”,后者为动词“设计”“制定”。D. 前者为副词“才”,后者为副词“于是”
【答案】 B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