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341  8349  8355  8359  8365  8367  8371  8377  8379  8385  8391  8395  8397  8401  8407  8409  8415  8419  8421  8425  8427  8431  8433  8435  8436  8437  8439  8440  8441  8443  8445  8449  8451  8455  8457  8461  8467  8469  8475  8479  8481  8485  8491  8497  8499  8505  8509  8511  8517  8521  8527  8535  447090 

14.第(5)段文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点?在文章的结构上有何作用?(6分)

                                                                              

                                                                               

试题详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I卷中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使外国,不足于资,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5分)

答:                                                                          

(2)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5分)

答:                                                                           

试题详情

10.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丹力主革除陈规旧法。他认为出使外国所用的资费,应该由朝廷拨付,不应该沿

    袭陈规卖官筹款。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修改了法令制度。

B.韦丹担任言官以正直闻名。他认为如不以强力威慑,人们就会轻忽法令;刘辟反叛

   如不加讨伐,朝廷就无法统辖全国。为此他得到了皇帝的赞扬。

C.韦丹执法宽厚仁慈。对于依仗权势从官仓强取粮食的主仓吏,他只是责令限期归还。

   对于违犯法令被判死刑的兵卒,他也没有执行,而是将这个兵卒释放了。

D.韦丹为政功绩显著。他担任地方官以仁化为本,多方造福地方百姓。他被诬告的罪

   名经查验也尽属不实,这更显现出他的功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试题详情

9.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韦丹大行仁化的一项是

① 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因著令

    ② 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

③ 丹召工教为陶

④ 贫不能者,畀以财

    ⑤ 岁中旱,募人就功,厚与直,给其食

    ⑥ 籍其家,尽得文记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试题详情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                    故事:按惯例

    B.丹覆其粮,三千斛                                亡:丢失

    C.帝命有司与之,著令                           因:于是,就

    D.今不诛辟,可使者唯两京耳                 则:那么

试题详情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未来石油储备的估计,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乐观的,一种是悲观

   的。

B.法国石油天然气极限用量研究协会(ASPO)认为世界石油的消费高峰将于2010年

   提前到来,而石油研究所(IFP)的专家则认为新技术将保证世界在使用石油方面至

    少延长一个世纪。

C.一般情况下,新技术、注水法和注气法都能有效地提高原油的开采率。

D.当前人们已经在研究用通过注人蒸汽的办法给原油加热来提高原油的开采率并逐步

   降低原油的提炼成本。

试题详情

5.下列不能作为“新技术的发展将保证世界在使用石油方面至少延长一个世纪”的证据的一

   项是

A.美国的一项试验实现了在地下8000米深处开采石油,壳牌石油公司实现了在深海   

   2313米处开采石油。

B.凭借其丰富的高纬度石油储备,俄罗斯在这方面具有最大的发展潜力。

C.采用更加坚固的材料来改良钻头,并安装显像设备,使之能够到达更深、更为复杂

    的地层。

D.新技术以及注水法和注气法还可以通过提高原油的开采率来提高已知油田的储量。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