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8963  88971  88977  88981  88987  88989  88993  88999  89001  89007  89013  89017  89019  89023  89029  89031  89037  89041  89043  89047  89049  89053  89055  89057  89058  89059  89061  89062  89063  89065  89067  89071  89073  89077  89079  89083  89089  89091  89097  89101  89103  89107  89113  89119  89121  89127  89131  89133  89139  89143  89149  89157  447090 

2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厨房使用的能源日趋多样化,某小区中有使用电、煤饼和管道煤气等的家庭,其中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和空气。丙烷、丁烷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煤的主要成分是碳。有关电、管道煤气、煤的热值和价格如下表所示:

能源

热值

能源价格

 

试题详情

(3)若用装置C证明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集气瓶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7.(10分)按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它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装置B检验二氧化碳,装置B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若气囊中所充为CO2,关闭弹簧夹b,打开弹簧夹a,CO2被活性炭完全吸附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若活性炭不吸附CO2,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气囊中所充为O2时,用上述装置,验证O2是否被吸附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6.(9分)小明对防毒面具中活性炭的作用产生了兴趣:活性炭能否吸附人体呼出的CO2和吸进的O2?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依次写出装置甲分别制取CO2和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所得气体分别充入气囊中,按照装置乙依次进行实验。

试题详情

25.(8分)20世纪80年代,有人曾制造了一个“水变油”的骗局:

(1)骗局制造者称:只要在一盆清水中加入一些“神秘”的液体作催化剂,清水就可以变成能燃烧的汽油。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水不能变成汽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骗局制造者的手段是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汽油,再加入辅料黑色肥皂,使原本不相溶的水和汽油混合在一起,好像是变成了黑糊糊的油,并称之为“水基燃料”。这里黑色肥皂起__________________作用,而使细小油滴均匀悬浮在水中。

(3)在进行“水基燃料”燃烧演示时,由于燃烧后没有水留下,所以许多人认为其中的水已全部转变为能燃烧的汽油,从而受到蒙蔽。请解释为什么“水基燃料”燃烧后没有水留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按图-1实验:(着火点:白磷40℃,红磷240℃;水温不低于70℃),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

(2)按图-2实验:(集气瓶低部有少量的沙子),可观察到:镁条可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和白色固体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照实验(1)、(2),你对燃烧和灭火有哪些新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4.(6分)一实验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下面两个实验:

试题详情

23.(9分)(1)近年来,成都市政府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推行天然气以代替汽油作燃料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走在街头,你会发现,不少公交车和出租车上印有“CNG”的标志,代表它们是以压缩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

①成都市政府推行这一改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该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若在煤矿的矿井里达到一定的浓度,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常称为瓦斯爆炸。为了防止瓦斯爆炸,煤矿的矿井内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估计,目前全年人为排放到空气中的CO总量为3亿~4亿吨。这些CO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2.(6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___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在横线上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6H2===_____________+4H2O

(3)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餐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