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8899  8907  8913  8917  8923  8925  8929  8935  8937  8943  8949  8953  8955  8959  8965  8967  8973  8977  8979  8983  8985  8989  8991  8993  8994  8995  8997  8998  8999  9001  9003  9007  9009  9013  9015  9019  9025  9027  9033  9037  9039  9043  9049  9055  9057  9063  9067  9069  9075  9079  9085  9093  447090 

9.D(A、是“有望”,不是“可以”;B、“几乎是个时间机器”,,这里漏掉了“几乎”;C、“100米”前有“约”字)

 

试题详情

8.B(A、“难题”后加“之一”;C、不是“一些”,是“任何”;D、800名前有一“约”字,“半数”前无“近”字)

试题详情

7. D(A、不是“之一”;B、是“试运行”,不是“运行”;C、是“酝酿”,不是“制造”)

试题详情

9.关于利用对撞机制造宇宙大爆炸的实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为

A.利用对撞机制造宇宙大爆炸的实验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科学实验,可以为解开黑洞、隐藏的维度等时空谜题提供惊人发现。

B.超级强子对撞机是个时间机器。利用其制造的宇宙大爆炸的实验可以让我们回到万物的起源,再重来一遍。

C.绝大部分实验将在上面100米的地面就是奶牛场与村庄组成的田园风光,背景则是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脉的地铁隧道大小的封闭隧道内进行。

D.与万物有着某种联系的源自“希格斯场”的微小物质“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的粒子”),是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关键,实验者尤其想要在实验中给以捕捉。

 

试题详情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利用对撞机制造宇宙大爆炸实验的目标是解决物理学的最大难题:物质是如何获得质量并形成宇宙的?连爱因斯坦也不知道答案。

B.对撞机及其辅助设备可以再现并识别出构成星系的最微小的会携带巨大能量一闪而过、转瞬即逝的亚原子物质。

C.利用对撞机制造宇宙大爆炸的实验产生的一些重大成果都将为深陷泥沼的粒子物理学注入期待已久的强心剂,因为这一领域在过去30年里都未取得重大进展。

D.利用对撞机制造宇宙大爆炸的实验吸引了来自80个国家,其中包括800名美国研究者在内的全球近半数的粒子物理学家。

试题详情

D.超级强子对撞机能够利用超导磁体,把两束质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水平――光速的99.9%,然后把质子调整到碰撞路线上,让它们迎头相撞。

试题详情

7.关于超级强子对撞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为

A.超级强子对撞机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粒子加速器之一,利用其可以重现宇宙最初的万亿分之一秒。

B.超级强子对撞机已经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运行,并在2008年初进入完全工作状态。

C.超级强子对撞机自1994年开始制造,设计目标是制造宇宙大爆炸最初万亿分之一秒内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和粒子,当然释放规模要小得多

试题详情

对撞机将利用超导磁体,将两束质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水平――光速的99.9%,然后把质子调整到碰撞路线上,让它们迎头相撞。

实验者尤其想要捕捉一种神秘物质“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的粒子”。物理学家相信这种源自“希格斯场”的微小物质与万物有着某种联系。许多物理学家相信,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关键。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立的“标准模型”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宇宙的最小单元及其相互作用。

(选自2007年8月《参考消息》)

试题详情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灾难发生场地的出口处,及时将压紧的弧形疏松开,能避免许多逃生者被挤压致死或被踩死。

    B.方程式中的恐慌因子P与人群的拥挤程度成正比,与人群的疏散速度成反比。

    C.解决群体恐慌现象的措施之一是保证建筑物的出口走廊没有相对开阔的地方。

    D.匈牙利和德国的科学家认为,用计算机模拟逃生可以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

6.C(A“直接帮助”有误;B“训练……本领”有误。D“帮助足球场上遇到灾难的人们脱离现场”有误)

7.D(因果倒置,应为“逃生时人群的拥挤程度越高,疏散速度就越慢”)

8.D(“可以对未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推断错误)

 

在瑞士与法国的交界处有一条27公里长的环行隧道,科学家准备在这里重现宇宙最初的万亿分之一秒。

此次实验的核心是一台大型强子对撞机,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性能最强的粒子加速器。这项创新工作的目标是解决物理学的最大难题之一:物质是如何获得质量并形成宇宙的?连爱因斯坦也不知道答案。

对撞机及其辅助设备可以再现并识别出构成星系的最微小的亚原子物质。这些粒子会携带巨大能量一闪而过,转瞬即逝。相比之下,“一眨眼的工夫”就像永远那样漫长。

该项目吸引了全球半数的粒子物理学家。他们来自80个国家,其中包括约800名美国研究者。项目耗资80亿美元,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负责。

这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科学实验有望为解开黑洞、隐藏的维度等时空谜题提供惊人发现。任何重大成果都将为深陷泥沼的粒子物理学注入期待已久的强心剂,因为这一领域在过去30年里都未取得重大进展。

强子是包括质子和中子在内的一类微小物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表示,这台强子对撞机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试运行,并在2008年初进入完全工作状态。

这台机器自1994年开始酝酿,设计目标是制造宇宙大爆炸最初万亿分之一秒内释放出的大量能量和粒子,当然释放规模要小得多。目前的主流科学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于130多亿年前的一个瞬间。

美国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粒子物理学家朱利亚?霍夫曼说:“这几乎是个时间机器。我们正回到万物的起源,再重来一遍。”

绝大部分实验将在地铁隧道大小的封闭隧道内进行,在它上面约100米的地面就是奶牛场与村庄组成的田园风光,背景则是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脉。

试题详情

7.下列理解与原文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文中的“计算机模型”和“数学模型”含义相同,均指计算机模拟逃生的程序。

    B.计算机可以通过模拟群体恐慌估算出人群疏散的时间。

    C.恐慌程度很高的逃生者,在随人群向前冲的时候,通常连其他出口也注意不到。

    D.“欲速则不达效应”指的是逃生时人群的疏散速度越慢,拥挤程度就越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