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现有一含杂质的固体氯化钡(BaCl2)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
(1)生成白色沉淀多少克?
(2)
(3)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15.(6分)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但有些化学反应却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值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结果证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
①实验方法 ,
②观察到的现象 。
14.(5分)有一包粉末,可能由KCl、K2SO4、K2CO3、Cu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实验②: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看不到明显现象。
实验③: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
(1)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一定有 。
(2)原粉末中可能有 ,为了验证可能含有的成分是否存在。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操作
现象
结论
含有该物质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2)
(3)
(4)当温度由
13.(2分)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所示两个烧杯中各盛有
(3)配制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
C ,E 。
(2)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进行 时(填操作名称)用到仪器B进行蒸发时除了用到铁架台、铁圈、玻璃棒和上述提供的仪器外,还缺少的仪器的是 。
12.(3分)下面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仪器,根据题中要求填空。
11.(3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干冰;B.氢气;C.尿 素;D.明矾;E.蛋白质;F.硝酸钾;G.石油;H.纯碱;I.烧碱”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常用于净水的物质是 ;
(2)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
(3)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 ;
(4)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的是 ;
(5)被称为理想“绿色能源”的是 ;
(6)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 。
在一定量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等质量的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24分)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