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能否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mL量筒等
[设计方案并实验]小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 溶液,振荡后,再滴入V1mL 溶液,实验过程中无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伟同学的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再滴入碳酸钾溶液,有气泡逸出,继续滴加碳酸钾溶液至恰好无气泡时,共消耗碳酸钾溶液V2mL。
小明同学的判断:小江的实验说明能用碳酸钾溶液来验证;小伟的实验还不能,需再做一个实验才能说明。
实验并判断:另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稀硫酸,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判断依据)
[结论]能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反思]在小江的实验中,碳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填字母)。
A.仅是反应物 B.相当于指示剂 C.作催化剂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l0分)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9―12b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放人捆在电烙铁下面铁片的凹槽内;
(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 ,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 。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
29.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9―
,并用图9―
(1)检查装置Ⅱ气密性的方法是 。
(2)小松同学选用装置Ⅱ来制取CO2,现有①Na2CO3固体;②块状大理石;③稀盐酸;④稀硫酸,他应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
(3)装置Ⅲ中橡皮管的作用是 .
28.某化学活动小组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进行探究。图9―11是改进后的实验 装置图:
①金属X为 ,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写化学式) 。
②B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和 (填序号字母)。
A.K2CO3 B.Fe(NO3)
③第Ⅳ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一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溶液。试回答:
(1)用化学式回答: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生成的蓝色沉淀是 。
(2)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编号)
A.氯化物 B.硫酸盐 C.硝酸盐 D.碳酸盐
(3)该同学设计了一个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如图9一10所示[已知白色的Fe(OH)2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生成红褐色的Fe(OH)3]。
上述流程中I、Ⅱ、Ⅲ分别是 、 、 。
(1)
(2)t℃时,将m g KNO3、n g NaCl分别溶解在20 mL水中恰好饱和,则m n(填“>”、“<”或“一”)。
(3)工业上采用如图9―9所示的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26.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9―8),回答下列问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