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没有安全隐患的是
A、夜晚发觉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冬天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用煤炉取暖
C、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
D、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
1、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N2 B、O2 C、H2 D、CO2
(2)食用该味精3.
39.(7分)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某味精由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和少量的氯化钠组成,为了测定该味精中谷氨酸钠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味精样品5.
(1)该味精中谷氨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1%)
(3)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_____。
38.(6分)苹果醋是一种利用苹果发酵制成的饮料,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苹果酸(化学式为C4H6O5)是这种饮料的有效成分。计算:
(1)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化成最简整数比)____________;
37.(6分)将ZnCO3、Cu2O和足量的木炭粉混合,加热到
[提出猜想]该合金中一定含有铜、锌,可能含有木炭粉
[设计实验](1)证明该合金中铜、锌的存在,将有关内容填入下表中。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合金加工成粉末
取一小块合金进行研磨
――
②证明锌的存在
③证明铜的存在
(2)看该合金中混有木炭粉,如何将木炭粉除去以得到铜锌合金?简述实验操作。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l3分)
从实验原理和判断依据两方面,说明上述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能达到目的
说明理由
方案一
方案二
36.(5分)制作糕点常用Na2CO3或NaHCO3作膨松剂。同学们取一种膨松剂,欲探究其成分是Na2CO3还是NaHCO3,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适量膨松剂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方案二:如下图,向两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各加入30 mL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取两只相同的气球(容积足够大),一只装入足量的膨松剂,另一只装入足量的Na2CO3,套在锥形瓶口,迅速将两只气球中的药品同时倒入锥形瓶中,观察现象。
35.(4分)为了探究“乙醇是否能溶于水”的问题,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
①在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约2 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水分层。
②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③……
[问题讨论]
(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什么?
(2)在操作步骤①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③,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