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破坏燃烧的条件,可达到灭火的目的。下列灭火的措施不妥的是
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扑灭森林火灾时,可砍伐大火蔓延线路前的树林,形成隔离带
C.图书馆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在桌面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
A.可燃物 B.氧气(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必须有发热发光的现象
10.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如下图课本实验,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9.“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污染,北京市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CO、NO转化为参加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可能是
A.CO2和NO2 B.CO2和O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A.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该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8.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7.下表是某同学填写的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报告,其中有错误的是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固体蜡受热熔化成蜡油
蜡的熔点较低
B.
蜡烛燃烧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干燥烧杯内壁上出现水雾
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CO2和水,且其组成中含有C、H元素
C.
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不同
焰心温度最高
D.
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被点燃
此白烟具有可燃性
6.学习化学后,小丽同学有了如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我市公交车上常标有“CNG”字样,说明这咱公交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
B.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面粉加工厂内禁止吸烟
D.冬天用煤火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