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已知物的实验记录:
实验过程
部分实验现象
实验1:加水溶解
取样,分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淀粉、水垢:均有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
洗衣粉:溶解,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实验2:加酚酞溶液
向实验1所得液体中分别滴入
2滴无色酚酞溶液
洗衣粉、纯碱:液体呈红色
其余物质:均无明显变化
实验3:加稀盐酸
另取样品,分别加入2 mL稀盐酸
洗衣粉: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水垢:有大量气体逸出
食盐、淀粉:均无气体产生
实验4:加碘水
另取样品,分别滴入2 滴碘水
淀粉:变蓝
其余物质:均不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
①该洗衣粉溶液pH_____7 (填“>” 、“<”或“=”);
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
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
实验1
加水溶解
实验2
加酚酞溶液
实验3
加稀盐酸
实验4
加碘水
未知粉末
实验现象
白色浑浊,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有洗涤剂泡沫浮于液面
液体呈红色
有大量气体逸出
变蓝
参照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
未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和_______,还含有的第三种物质是_____或_________,请你设计检验这种物质的实验方案_________。
(1)小组同学用5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每次取样方法如下图所示:
33.(8分)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衣粉5种物质。老师从中取出3种固体,研磨混合均匀(如下图所示),让同学们检验其成分。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5种已知物的性质实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
(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 ,A、B中均无明显变化。B中盛放_____溶液。
(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此步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小丽认为: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 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 mL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5分)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A B C D E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___________。
(3)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还可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1.(6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30.(7分)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化学式为____________,甲在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
(3)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X,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Y,且X与Y能反应,则甲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若甲既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一定是二氧化碳
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小
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①紫红色固体C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写出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9.(6分)铜和铁是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铜表面也容易生成绿色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其组成元素有________种。
(3)老师用生锈的铜片、铁粉和稀硫酸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