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95691  95699  95705  95709  95715  95717  95721  95727  95729  95735  95741  95745  95747  95751  95757  95759  95765  95769  95771  95775  95777  95781  95783  95785  95786  95787  95789  95790  95791  95793  95795  95799  95801  95805  95807  95811  95817  95819  95825  95829  95831  95835  95841  95847  95849  95855  95859  95861  95867  95871  95877  95885  447090 

  a.在图中方框内填写三国国名和都城。

  b.按图中编号填写三国的建国时间和建国君主。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c、图左上角人物是曹操,请写出与他有关的两次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

  d.台湾省在三国时期称____________。

五、能力培养(共7分)请根据你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完成下列各题看谁的历史知识丰富.

试题详情

29.分析三国鼎立的形势图

试题详情

28.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   

    ①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这一时期江南主要种什么?开始使用什么肥料?何时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迅速起来?

    ③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试题详情

27.在纸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帛做书写材料。但是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造价低廉,携带方便。

    请回答:①我国造纸术发明于何时?

    ②竹木简、帛做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

    ③我国造纸术发明后,谁又改进了造纸术? 以什么作原料? 这种纸有什么特点? 后人称它为什么?

    ④纸的发明有何意义?

试题详情

26.我们来到西汉,汉武帝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如果你现在就是汉武帝,你会怎样回答记者们的问题呢?

    记者问:“尊敬的陛下,大汉帝国在您的治理下,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请问:您为了解除北部边塞忧患,派谁出击匈奴?”

    (1)“汉武帝”答:

    记者问:“尊敬的陛下,您派张骞出使西域各国,沟通了大汉帝国同西域各国的联系。

    请问:您派张骞出使西域,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2)“汉武帝”答:

    记者问:“尊敬的陛下,您加强了中央集权。请问:您是如何解决诸侯势力膨胀问题的?”

    (3)“汉武帝”答:

    记者问:“尊敬的陛下,您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思想上的统治?”

    (4)“汉武帝”答:

试题详情

25.“道媚劲健,绝代更无”形容的是

    A.《兰亭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魏碑书法

    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看科幻小说吧!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科幻世界的时空隧道。

试题详情

24.有关贾思勰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发明了播种用的耧车

    B.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

    C.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要因地种植,不误农时

    D.改革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试题详情

23.2006年南京市成功地举办十运会。在魏晋时期南京曾作过哪几个政权的都城

    ①吴国 ②魏国 ③东晋 ④西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试题详情

22.促使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姓的根本原因是

A.汉族地方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

C.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D.先进封建经济的影响

试题详情

21.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