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式形成。请分别找出材料二中属于工业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工业革命: (1分)
第二次科技革命: (1分)
(3)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1分)上面三幅图中,哪一图片最能反映我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更新的阶段?(1分)
(1)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进程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图三是一次运动中的口号,该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图四为乔冠华率新中国代表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时开怀大笑的场景,在这一次会议前期,新中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是什么?(1分)图四与图三相比,中国的外交结局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18.2009年,新中国迎来了她的60岁华诞。泰安市某中学初三一班同学精心收集了一些珍贵图片,重温历史,向祖国母亲致敬。请你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质就是中国先进分子发展近代工业、学习西方民主政治、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的过程。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开启中国经济近代化探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请概括指出它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2分)
(2)中国近代前期,在借鉴西方民主政治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重要的运动。请你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并说明其积极作用。(2分)
(3)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前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3分)
人物
贡献
主持设计和施工京张铁路
侯德榜
译著《天演论》,传播西方进步观点
(4)近代前期各阶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你认为其根源是什么?(1分)
16.中国历代王朝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秦、西汉、元、明这四个朝代加强地方行政管理的主要措施或政治制度。
秦朝: (1分)
西汉: (1分)
元朝: (1分)
明朝: (1分)
(2)小明同学想探究秦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管辖的措施,他主要应依据 (1分)
A.影视作品 B.民间传说 C.《史记》《资治通鉴》 D.秦始皇兵马俑
15.下表为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应用所需要的时间,这最能说明
二战前
二战后
照相机
112年
电视
5年
电话
56年
激光
2年
原子能
18年
A.科技革命对生产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B.科研领域不断扩展
C.二战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
D.科技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14.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其原因有①美国的扶持 ②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③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④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
13.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1993年,欧洲初步实现这一预言而建立的“高一级整体”是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