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语文 > 题目详情

5、走进名著。

    章回小说中的回目是对该回内容的概述。下面是《西游记》回目中的几个句子,请任选一句,依据吴承恩《西游记》的内容,将所选句子扩展成一段放事简介。(不少于50字)

    ①乱蟠桃大圣偷丹           ②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③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5、示例一:悟空奉玉帝之命管蟠桃园时,将蟠桃园的成熟的大蟠桃吃尽,七个仙女奉王母之命为蟠桃大会摘桃子,悟空听说没有邀请自己,就将仙女们定住,变成赤脚大仙赶到瑶池,偷吃了仙品,偷喝了仙洒,酒醉下,误入太上老君炼丹房,偷吃了仙丹,知闯祸,下界回了花果山。

    示例二:悟空在偷吃了人参果后被童子辱骂,大怒下掣金箍棒推倒了人参果树,用法术将童子弄睡,带师傅等人两次逃走,都被震元大仙捉回,在下油锅炸时,悟空替师傅被送入油锅,悟空变成石像毁了大仙的锅。

    示例三:孙悟空第一次借芭蕉扇时,铁扇公主因悟空伏了她的儿子红孩儿,在芭蕉洞外与悟空打斗,见打不过,用芭蕉扇将悟空扇走,得胜回洞,悟空遇灵吉菩萨得定风丹,并赢了铁扇公主,在她不借的情况下,变成小虫子随茶水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借到了扇子,回来用时却发现是假扇子。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

走进名著。

    章回小说中的回目是对该回内容的概述。下面是《西游记》回目中的几个句子,请任选一句,依据吴承恩《西游记》的内容,将所选句子扩展成一段放事简介。(不少于50字)

    ①乱蟠桃大圣偷丹           ②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③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四川省成都市)

 (一)名著阅读(4分)

6.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极大,善于用简短而清丽的语言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如诗集《繁星》《春水》,歌颂了母爱、童真和自然,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读来情韵悠长,别有趣味。

B.由元末明初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如林冲、鲁达、李逵、宋江等,小说通过叙写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C.《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历经被抢劫、被敲诈、虎妞难产而死、小福子另嫁他人等一次次打击之后,彻底丧失了生活的梦想,由原来那个老实、坚韧、健壮的祥子变成了狡猾、麻木、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D.《伊索寓言》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骆驼羡慕牛有一对非常厉害的角,于是向宙斯请求赐予,宙斯非常生气,认为骆驼已经拥有了众多的好处还不知满足,就把它的耳朵变小了——这个寓言说明贪得无厌的人最后往往会失去更多。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他焦急万分,左顾右盼,努力地想从不同的表情中看出点原因来,但大家全都默不作声。

突然,他厉声呼唤我,当我走近他的身旁时,他把他的笔记本递给我,示意我写。我写下了下面这句话:“我恳求您别再继续了,回去以后我将向您说明理由。”他猛地一下跳到下面,冲我嚷叫道:“咱们快走!”他一口气跑回家,进得门来,他瘫软地跌坐在沙发上,双手掩面,他就这样一直待到吃饭。饭桌上,没法让他说一句话,一副痛苦不堪、颓丧无力的样子。(有删改)

这段文字中“他”指的是         。“恳求您别再继续”的“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双色笔记初中语文总复习 新课标 题型:048

阅读议论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论只“看”不“读”

  ①一位学者问他的研究生读过《三国演义》没有,回答说,没读过,但看过。就是说,只看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没去读小说原著。

  ②这种对中外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时下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③电视作为一种现代化传媒,吸引了很多人去“看”它,应该说是件好事。但是看电视不能代替人们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提高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其他形式;看电视不能代替读书,尤其不能代替阅读文学名著。把文学名著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搬上荧屏,自然有它的长处,它强化了通俗性、直观性和娱乐性,它比原著裹挟了更多的人。但是荧屏上的“名著”,绝非名著本身。名著的一些精髓是电视剧无法再现的。文学名著的内蕴,只有经过认真阅读、反复咀嚼,才能够领略到。根据名著改编的电视剧,只是“二手货”,只看看电视剧,凭借从中获得的直观感受,那是很难真正亲近文学名著的。

  ④由此我想到正在兴起的电子出版物。出版电子化,可说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重要的出版技术革命。它将在许多方面影响与改变传统的出版观念。VCD光盘等多媒体读物,图文并茂,加强了读物的形象性、直观性,它必将激发读者更大的兴趣。我们要充分重视它、发展它。但我不相信以电脑屏幕作为媒体的“看”名著,能完全代替“读”名著原作。所谓“读与写将成为过时的技能”、“书籍将走向灭亡”的论点,恐怕是不可靠的。为什么呢?重要的一点,就因为人在接受文化的浸润上,“读”不同于“看”,它较之于直观性的“看”,具有更多的思辨性。古人说:“俯而读,仰而思。”读总是和思联在一起的。孔子进一步指出两者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表示在“读”的过程中,对书的内容要反复思索,反复咀嚼,反复品味。“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出版走向高科技,好多事情使人一“看”就明白,有助于人们更快更好地接受知识与教育。但是“看”不能完全代替人们在深入接受过程中所必须进行的思考与思索。“看”包办代替不了“读”。

  ⑤咀嚼,思考,都是要花一点力气的。真正花了力气,才能真正有所得。基于此,我想,一些古典名著的传播,不仅不能以被改编成电视剧为满足,即使在出版上,也不宜过多地在通俗化上下功夫。当前,有些文言经典作品先被白话翻译;翻译不足,则进行改写;改写不足,则进行图解,由“读”改成“看”。应该说,用心是好的,是为了使古典名著更多地流行;但在这方面过量倾注热情的结果,使经典名著变成了失去原味的通俗读本。读者虽然可以快速直接地进入某些故事,但是却领略不到原书的一些深邃内蕴与语言魅力。那些弱化了读者咀嚼能力的通俗化、图解化的工作,可能最终堵塞了读者通向经典文化的道路,这个问题不能不重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大声疾呼要“咀嚼文义”,为学者不可只“看”不“读”。

1.第②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③段内容和下面的提示,抓住其中关键性的词语,说说第③段中加直线句子的含义。

“二手货”表明了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不能等同于________,它无法再现________,“很难真正亲近文学名著”,表明了只看这类电视剧,获得的仅仅是________,是很难________。

3.第④段中画曲线的两句名言是证明什么观点的?引用名言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的“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它比喻读书只有反复思索,反复品味,反复咀嚼,才能抓住内容的________。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

5.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中说“咀嚼,思考,都是要花一点力气的。真正花了力气,才能真正有所得。”举出你读书的例子,谈谈读书时花力气咀嚼、思考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一)(17分)
钓 虾
鲁彦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渐渐浅了,清了,从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处的河底。早晨的太阳从东边射过来,石洞口的虾便开始活泼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清晰地看得见。
这时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我也开始忙碌了。从柴堆里选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灯上把弯曲的竹节炙直了,拴上一截线。从屋角里找出鸡毛来,扯去了管旁的细毛,把鸡毛管剪成几分长的五截,穿在线上,加上小小的锡块,用铜丝捻成小钩,钓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钓来了给谁吃呀!”母亲每次总是这样的说。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门。
把钩子沉在岸边的水里,让虾儿们自己来上钩,是很慢的,我不爱这样。我爱伏在岸上,把钓竿放下,不看浮子,单提着线,对着一个一个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牵动那串着蚯蚓的钩子。这样,洞内洞外的虾儿立刻就被引来了。它颇聪明,并不立刻就把串着蚯蚓的钩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钳拨动着,作一次试验。倘若这时浮子在水面,就现出微微的抖动,把线提起来,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线微微地牵动,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钳钩紧了,扯到嘴边去。但这时它也还并不往嘴里送,似在作第二次试验,把钩子一推一拉地动着。我便把线搓动着,一紧一松地牵扯,使钩尖正对着它的嘴巴。看见它仿佛吞进去了,但也还不能立刻提起线来,有时还须把线轻轻地牵到它的反面,让钩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弹着水,到了岸上。
把钩子从虾嘴里拿出来,把虾儿养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条新鲜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轻轻地用右手拍了两下,拍死了,便把旧的去掉,换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虾子又很快地上钩了……
“你这孩子真会钓,这许多!”大人们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这样称赞说。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经装满了。
“看你怎样吃得了!……”母亲又欢喜又埋怨地说。
她给我在饭锅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强吃了一半,有时甚至咬了半只就停筷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虾儿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够养得活。母亲只好把它们煮熟了,送给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给人家钓,还要我赔柴赔盐赔油葱!”她老是这样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热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吗?你看你面孔,你头颈,全晒黑啦!”
但我又早已拿着钓竿、蚯蚓,提着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边去了。
夏天一到,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空水桶出去,满水桶回来。
直至秋天来到,天气转凉了,河水大了,虾儿们躲进石洞里,不大出来,我也就把钓竿
藏了起来。但这时母亲却恶狠狠地把我的钓竿折成了两三段,当柴烧了。
“还留到明年吗?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还要钓虾吗?明年再钓虾不给你读书啦,把你送给渔翁,一生捕鱼过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时,我的新钓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长,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丽,钓来的虾也比上年的多。母亲老是说着照样的话,老是把虾儿煮熟了送给人家吃。
(选自散文《钓鱼》,题目有改动,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
【小题1】读完全文,请你简要写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边钓虾的原因有哪些。(4分)
【小题2】文章第二段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请你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比较鲁彦《钓虾》与下面四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根据要求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表格第一栏仅填写一项字母序号)(4分)

A.《安塞腰鼓》(刘成章) B.《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C.《海燕》(高尔基) D.《那树》(王鼎钧)
⑴与《钓虾》语言特色最接近的课文
 
⑵《钓虾》与你所选课文的共同语言特色
 
⑶抄录《钓虾》中能体现其语言特色的一个句子
 
 
【小题4】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一)(17分)
钓 虾
鲁彦
每年一到夏天,河水渐渐浅了,清了,从岸上可以透澈地看到近处的河底。早晨的太阳从东边射过来,石洞口的虾便开始活泼地爬行。伏在岸上往下望,连一根一根的虾须也清晰地看得见。
这时和其他的孩子们一样,我也开始忙碌了。从柴堆里选了一根最直的小竹竿,砍去了旁枝和丫杈,在煤油灯上把弯曲的竹节炙直了,拴上一截线。从屋角里找出鸡毛来,扯去了管旁的细毛,把鸡毛管剪成几分长的五截,穿在线上,加上小小的锡块,用铜丝捻成小钩,钓竿就成功了。然后在水缸旁阴湿的泥地,掘出许多黑色的小蚯蚓,用竹管或破碗装了,拿着一只小水桶,就到墙外的河岸上去。
“又要忙啦!钓来了给谁吃呀!”母亲每次总是这样的说。
但我早已笑嘻嘻地跑出了大门。
把钩子沉在岸边的水里,让虾儿们自己来上钩,是很慢的,我不爱这样。我爱伏在岸上,把钓竿放下,不看浮子,单提着线,对着一个一个的石洞口,上下左右地牵动那串着蚯蚓的钩子。这样,洞内洞外的虾儿立刻就被引来了。它颇聪明,并不立刻就把串着蚯蚓的钩子往嘴里送,它只是先用大钳拨动着,作一次试验。倘若这时浮子在水面,就现出微微的抖动,把线提起来,它便立刻放松了。但我只把线微微地牵动,引起它舍不得的欲望,它反用大钳钩紧了,扯到嘴边去。但这时它也还并不往嘴里送,似在作第二次试验,把钩子一推一拉地动着。我便把线搓动着,一紧一松地牵扯,使钩尖正对着它的嘴巴。看见它仿佛吞进去了,但也还不能立刻提起线来,有时还须把线轻轻地牵到它的反面,让钩子扎住它的嘴角,然后用力一提,它才嘶嘶嘶地弹着水,到了岸上。
把钩子从虾嘴里拿出来,把虾儿养在小水桶里,取了一条新鲜的小蚯蚓,放在左手心上,轻轻地用右手拍了两下,拍死了,便把旧的去掉,换上新的,放下水里,第二只虾子又很快地上钩了……
“你这孩子真会钓,这许多!”大人们望了一望我的小水桶,都这样称赞说。
到了中午,我的小水桶里已经装满了。
“看你怎样吃得了!……”母亲又欢喜又埋怨地说。
她给我在饭锅里蒸了五六只,但我照例地只勉强吃了一半,有时甚至咬了半只就停筷了。
到了第二天早晨,水桶里的虾儿呆的呆了,白的白了,很少能够养得活。母亲只好把它们煮熟了,送给隔壁的人家吃。
“你只是给人家钓,还要我赔柴赔盐赔油葱!”她老是这样地埋怨我。“算了吧,大热天,坐在房子里不好吗?你看你面孔,你头颈,全晒黑啦!”
但我又早已拿着钓竿、蚯蚓,提着小水桶,悄悄地走到河边去了。
夏天一到,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空水桶出去,满水桶回来。
直至秋天来到,天气转凉了,河水大了,虾儿们躲进石洞里,不大出来,我也就把钓竿
藏了起来。但这时母亲却恶狠狠地把我的钓竿折成了两三段,当柴烧了。
“还留到明年吗?一年比一年大啦,明年还要钓虾吗?明年再钓虾不给你读书啦,把你送给渔翁,一生捕鱼过活!……”
待下一年的夏天到时,我的新钓竿又做成了:比上年的长,比上年的直,比上年的美丽,钓来的虾也比上年的多。母亲老是说着照样的话,老是把虾儿煮熟了送给人家吃。
(选自散文《钓鱼》,题目有改动,文章有删改)
【注释】①鲁彦(1901~1944),浙江镇海人。著名乡土小说家、翻译家。
小题1:读完全文,请你简要写出“我”一到夏天就去河边钓虾的原因有哪些。(4分)
小题2:文章第二段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请你说说这些动词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比较鲁彦《钓虾》与下面四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根据要求完成相关表格的填写。(表格第一栏仅填写一项字母序号)(4分)
A.《安塞腰鼓》(刘成章)B.《端午的鸭蛋》(汪曾祺)
C.《海燕》(高尔基)D.《那树》(王鼎钧)
⑴与《钓虾》语言特色最接近的课文
 
⑵《钓虾》与你所选课文的共同语言特色
 
⑶抄录《钓虾》中能体现其语言特色的一个句子
 
 
小题4:你喜欢文中的母亲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大地上的读书人
有人说,读书最好的年龄是十五六岁,那时记忆力好。但那时我没有书读。我生活的村庄离书店有几十公里,再说家里也没有钱。我借书看。《西游记》连环画、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三毛的散文……抓紧分秒地读。
假期在家里做农活,书随身带着,挑一担谷或柴草,歇息时就摸出来看几页,到家时天都黑了。上中学是在镇上,来回几十里。放学时,同学们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我落在后面,图个清静,能够摸出书来看。
大地之上没有书桌,没有书房,只有无限的风景。我捏着印有方块字的纸,缓缓走在山路上,心情随文字一路铺陈。看累了,就眺望镶着金边的云,落日远远地挂在山头。我忍不住想奔跑,想歌唱,和我的书。天黑透了,这才拔足狂奔。少年时代的书,都是在路上边走边读的。村里的人常常会在路上看到这样一个孩子,眼睛勾在书上,走走停停,有时微笑,有时皱着眉头。总之是村里的书呆子,永远成不了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
在贫乏的乡村,走在荒芜的山路上,有一本书在你面前打开,有不同世界的人和你作伴、对话,是一件多么甜蜜的事情。虽然不是在温暖的书房读书,而是在田间山头、在匆匆的脚步度量中读完的,书上的每一个字句都跳跃着进入视线,但因此更加带着热腾腾的气息,可以拿到生活中掂量,可以在天地草木间寻找注解,可以以最强劲的频率和心灵发生共振。
几年前,我去了宜宾李庄,小镇偎依在长江边。风景恬静平淡,一如我成长的村庄。一大群白鸭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凫水,觅食,抖翅膀,嘎嘎乱叫;再向远,是浓淡迤逦的一道道山岭一朵朵白云……
其实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小镇。
上个世纪抗战硝烟弥漫,中国似乎摆不下一张书桌。无数的文化单位开始西迁,迁向中国的腹地,迁向有深山大河屏障的僻远城乡。一大批赫赫有名的读书人如傅斯年、李济、董作宾、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等,选择了这个贫穷而偏僻的小镇蜗居,保存学术的薪火。
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人都寄居于庙宇、祠堂、农舍、仓库,空气潮湿,缺医少药,很多人因此染上沉疴。最要命的是,没有书,没有实验器材。唯一带有存书的机构是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让读书人稍微得以慰藉。但是,要到这里殊不容易,我曾经在李庄镇外寻索,穿过一大段弯弯曲曲的田埂,还有一片树林,然后爬500多个台阶,才找到山峰顶部的一个山庄,这就是当年的史语所办公遗址,现在已改为学校。
就是在这样的山路上行走,我突然回到了少年时代。
不同时代的读书人,都是在大地上读书,天作幕,地做席,人立天地间,携一书,与千年的精神脉络相守。外面的风雨雷电都化作这一画面的背景,渐渐消隐,而在书间、在人间印证过的心灵之音却渐次成为主角。
这样的生活苦吗?我翻遍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在李庄留下的文字,看到的只有读书、研究、做学问的丰满记忆,更多的是对国运、天下事的远视,而不见对物质困苦的埋怨。
如果可以穿越,我说不定能看到这一幕:在如豆的煤油灯下,考古学家董作宾躬身简陋的斗室,手写考古史上开天辟地的煌煌巨著《殷历谱》,每写一句,三搁其笔,往返于古籍和甲骨文标本之间,核对求证;同济大学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和夫人、儿女以及学生,携带大盆小盆,兴致勃勃地到野外捕捉青蛙并收集蛙卵做实验。在李庄的田野沟渠间,人跑蛙跳,你追我赶,泥水四溅;中国营造社的梁思成兴致勃勃地画下李庄旧旧的东岳庙的建筑构式图,旁边是同济大学学子的琅琅书声……
在彼时的李庄,世界很喧哗,有人做了高官,有人发了国难财,也有读书人因此眼红,放弃书桌,奔向豪门之间。剩下的那一群读书人,面带菜色走在大地上,孜孜埋首于卷册笔墨之间,自得其乐。
在每一个时代,在每一个当下具体的境遇中,肯定有比读书更好的选择。历史会知道,什么才能真正留存。                                    (文/陈全忠,选自《中国青年》,有删改。)
小题1:为了突出自己是“大地上的读书人”,作者在文章的前4段里表达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4分)
第1段:交代自己年少时无钱买书借书阅读的艰难环境。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段:揭示自己在大地上读书的益处和意义。
小题2:仔细读下面这个句子,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那一群读书人”怀有一份深情,说说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明确地传达出来的。(4分)
剩下的那一群读书人,面带菜色走在大地上,孜孜埋首于卷册笔墨之间,自得其乐。
小题3:文章的题目是“大地上的读书人”作者以‘大地上”修饰“读书人”,结合全文,说说“大地上”这一修饰语包含哪几层含义。(6分)
小题4:文章结尾,作者写道:“在每一个时代,在每一个当下具体的境遇中,肯定有比读书更好的选择。历史会知道,什么才能真正留存。”“真正留存”的到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辽宁省鞍山市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题型:056

阅读短文,按要求写作。

  ①小王到某大城市打工。因工作勤奋,小王深得公司老板的器重,很快就做了分公司经理,并且业绩突出。有一次,在商讨签订合同的事宜后,小王请外商共进晚餐。饭后,餐桌上剩下了两只小包子,小王让服务小姐打好包,自己带走了。外商对小王顿生敬意,很快与他签订了合同。

  ②大专毕业生小陈到一个著名公司去应聘。公司经理看了看她的覆历表,毫无表情地拒绝了。小陈收回履历表准备离开时,忽然觉得手掌被扎了一下,原来在椅子上面有一只露出了头的小钉子。小陈顺手拿起旁边桌上的一条镇纸石,轻轻地把钉尖敲平,然后转身离去。刚刚走出大门,有人追了上来,十分客气地说:陈小姐,经理说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准备重新考虑你的应聘,请你留下地址。

人生最好的教育是什么?上面两则短文可能给了你不少启迪,这些启迪十分珍贵。请你参考两则短文内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自选体裁,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①表达真情实感,中心突出,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②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等。

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可另加2分;错别字过多,语句很不通顺,卷面污损严重,可酌情扣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北京市期中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芦芽山记》,完成第1-3题。
芦芽山记
梁衡
  ①山西多山,令人骄傲。太行、吕梁纵贯南北,分卧东西,全省境内几乎没有平地。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历代皇帝封禅祭祀的北岳恒山,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死身的首阳山,有介子推不受晋文公之封而焚身的介休绵山。但因这些名山历史掌敌太多,倒常常使游人忘记了它们本身的美。所以,如果真要游山,还是选择没有名气的好。于是,在山西,我们便选中了吕粱山北梢自然保护区的主峰——芦芽山。
  ②十一日晨,天微阴。我们备足干粮、水,出了五寨县城,乘车向东南方向走了十多分钟。便没入大峡谷中。谷底乱石如斗,两侧峰崖急扑而下,遮天蔽日。车在谷底颠簸前行,似浪中行舟,又紧贴山根爬行。缓缓如一豆甲虫。离县城才十数里,便顿如隔世。放眼窗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那山有的整石以为峰,拔地而起,节节如笋;有的斜卧如虎豹,周身斑驳有纹;更有其大如房的卵石,以一细尖立于山巅,成危卵之势,仿佛一推即可滚落。山少树,石青黑,多水痕。可以想见,史前时期,这里曾是洪水浩荡,这些巨石被飘举如豆丸,山谷被切割如腐乳。后来水退石出,山高谷深,奇石林立,悄然至今。
  ③再走,山坡多灌木绿草,葱郁如棕毡,一些松树散立其间。以后松杉渐浙增多,密密匝匝,不得深视。这山正如其名,峰多峭拔如出土芦芽,这时一律为绿树所覆,你前我后。纷沓相迭,正是旧县志上说的“芦芽迭翠”。举目越过层峦望开去,满山满野的林子,近处墨绿,稍远深绿,再远浅绿,最后只剩下一层朦胧的绿意溶入天穹。绿意怡悦心神,让人看到蓬勃的生命演绎出的绝妙风景。车子像一叶扁舟,在这片绿海的波峰浪谷中穿行。
  ④约九时半,我们来到主峰下,这时云已阴得沉沉欲坠了。山脚几个看林人说,怕有雨,今天是万万不可登山了。远远而来的我们,岂肯失意而去,大家每人折了一根枯木枝。便一头扎进黑林子里。头上云来云往,林中忽明忽暗,落叶积地盈尺,一踏一个虚坑。这里本少人迹,现在又下着细雨,四周淅淅沥沥,唯闻雨打松枝与风弄树叶之声,林中越发寂静。脚下不时横着倒地的枯木,庞然身躯,用杖一捅就是一个窟窿。两边立着被雷劈死的大树,或中心炸裂,或齐眉削去,皆断躯残肢。然而朽黑的树身上又生出寸厚的绿苔,仿佛喻示着生命在静寂的时光中悄然地完结与更生。领路的老杨说,他上这山已有十一次了,倒有九次走错了路,但愿今天不再犯第十次错误。
  ⑤爬了约一小时,我们将近峰顶。偶尔驻足,俯视脚下,则山川无形,天地不分。白云一片,滚滚如大海波涛,风强林梢,又隐隐传来千军万马之声;接着前行,路过两山谷口,则浓雾滚滚,喷涌而出,若山下激战,硝烟冲天却又寒气逼人。云雾雄奇,激发出心灵深处跃动的生命力量,促使我们向峰顶攀登。将凌绝顶时要过一个短峡,仅仅容一人单行,曰束身峡;要过一梯,横杠九节,梯担两峰间,下临深渊,曰九杠梯。这是全峰最险之处,虽然两边加了护栏,但仍叫人目眩。过了九杠梯便是芦芽绝顶了。这是一块巨大的孤石,下细上大,状如蘑菇,探伸在半空之中。石上有一座小庙,曰太子殿,是过去求雨人表示虔诚的所在。这时云蒸雾裹,飘渺空灵,使人不辨天上人间。殿宇的檐角时隐时现,云中探出几株古松,使我确信自己还未离地而去。
  ⑥雨还在下,我们拄杖下山了,当钻出密林时衣服早已湿透,鞋上满是星星点点的野花瓣,早已成为绣鞋一双。看林人笑道,还从未见过你们这般有兴致的人,忙招呼我们回屋烤火。这时我们心头贮满了愉快,哪管什么鞋湿衣凉,连忙辞谢,驱车下山。山下雨小。回看林间已挂上了无数条细亮的瀑布,轻柔柔的,从水绿的林梢垂下来,跌在石上汇入谷底。谷底的水比来时已大了很多,只是不见半点泥沙,还是原来的清,不禁感慨,今天真的领略到了大自然本真的美。
  ⑦在别人不愿出门的时候,去游人迹少至的地方,让我们的心中泛起一丝莫名的骄傲。 (有删改)
1.本文记叙了作者游览芦芽山的经过。阅读②-⑤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作者游踪
大峡谷中
山坡上
1主峰下
将近峰顶至峰顶
景物特征
芦芽迭翠
林中寂静树枯躯残生出绿苔
内心感受
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激发出心灵深处跃动的生命力量

2.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对第②段画线语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在“阴雨天”游芦芽山的,结合文章第④-⑥段内容,具体说明作者怎样写出了“阴雨天”的芦芽山“本真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江苏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春节需要创新而不是保卫
  ①近年来,“洋节日”受到愈来愈多年轻人的崇尚,过洋节也从最初的商家炒作慢慢变成国人的一种习惯。然而正当人们对有一个圣诞节的到来满怀企盼时,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高有朋却撰写了一份《保卫春节宣言》,向社会呼吁要对传统节日多一些关心,对“洋节日”少一点盲目的热情。
  ②有些人说,进入12月以来,人们就能感受到圣诞节的气息,大街小巷店面橱窗到处摆放着圣诞树、圣诞老人,商家借着圣诞节搞起形式各样的促销活动。春节时候你到街上看看,基本上是冷冷清清,要想热闹也要到元宵节。如此鲜明的对比怎么不叫作为民俗学家的高教授有些担心。
  ③不过,我不担心。需要保卫的往往是弱势,甚至可能是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东西,有时候该淘汰的就应该让它淘汰,不要霸蛮去“保卫”。春节不需要担心,它不是弱势,不但不弱势,而且很强势,你看看飞机火车和汽车上回家过年的人,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强势的一道风景,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节日,是这样使人们牵肠挂肚呢?圣诞节固然可以使街头热闹,但春节就有本事使街头冷清。连商人都不做生意了,因为他们也要回家过年,这种本事,哪一个节日能够这样?如果这样的节日还要保卫,那就是另一种保卫,是因为怕出安全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春节的保卫不是民俗专家的事,而是公安部门的事。
  ④说春节不需要保卫,并不是说春节就没有被边缘化的危险。现在有一部分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而不喜欢春节,恐怕还是有些原因的,洋节往往比较轻松,是一些朋友在一起过的,代表着友谊,甚至还有些“印象派”的爱情,年轻人当然喜欢过。而春节好像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是一份责任,代表着亲情,还有很多礼节。与洋节相比,似乎少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娱乐,少了一些友情和爱情。这样一来,年轻人不太喜欢,恐怕也是有些道理。教授们担心恐怕不是没有道理。
  ⑤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春节需要保卫的原因,我觉得倒是很有必要有些创新。诚如高教授所说,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而这种记忆太多,礼节太多,也就使春节变得神圣,变得沉重,变得不受人们欢迎,这恰恰是春节给人感觉很麻烦的地方,亲戚是要走的,领导不能不去看看,有时候过节简直是受罪。对这些东西,我们需要用“创新的毁坏”来改变,嫁接一些洋节好的东西,改掉一些传统节日的陋习,或许,这才是关键所在。
(选自《新西部》)
1、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答题。
(1)高教授提出“保卫春节”的说法作者并不赞同,他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一些年轻人喜欢过洋节而忽视传统节日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