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下图为某地沿海景观示意图,读后回答:
(1)C、D、E三个工业设施中, 是港口, 是核电站。
(2)F处宜建 (旅游设施), 理由是什么?
(3)近年来,近岸海域赤潮频发,请简述其人为污染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为某地沿海景观示意图,读后回答:
(1)C、D、E三个工业设施中, 是港口, 是核电站。
(2)F处宜建 (旅游设施), 理由是什么?
(3)近年来,近岸海域赤潮频发,请简述其人为污染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22
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沿海景观示意图,读后回答:
(1)A、B、C三处最易成为较大城市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A处所在地区的自然植被是________。
(3)F处宜建________(旅游设施)。图中旅游营地选建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4)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D、E两地区最适宜布局的基本农业生产部门是D________,E________。
(5)G海域赤潮频频发生,其人为污染源主要有________。
(6)若该地的最小风频为东北风,则在A、B、C三地中布局石油炼制企业最为适宜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 题型:材料阅读
选做题:请在A、B、C、D四题中选两题作答。并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字母后的方框涂满 涂黑。如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0(10分)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环渤海海域海冰范围迅速扩大,最大海冰覆盖范围曾达渤海面积的45‰渤海海域罕见海冰已对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二 渤海二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图16)。
材料三 2010年1月27日海冰分布图(图17)。
(1)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_ ,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有__ 和__ 。
(2)通过监测发现,今年渤海海冰面积比正常年份大,其具体的原因是__ 。因海冰覆盖,__ 、 __ 等海洋资源利用方式所受影响较大。
(3)近年来渤海海域海平面上升较快,其造成的危害有(3分)
B.【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拉开大幕。
材料二 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图18)
(1)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五指山和热带雨林分别属于__ 类和__ 类的自然景观,该类自然景观具有__ 的特点。
(2)海南省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意义有__ 。
(3)为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请提两点合理化建议:__ 、__ 。
C.【城乡规划】阅读“东京城市合理规划示意图”(图19),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东京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是_ _ ,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__ 。
(2)工业用地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 ,其布局遵循了__ 原则和 原则。
(3)东京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形态所属类型是 _ _ ,其优点主要有__ 、__ 。
(4)甲、乙分别为新开发的住宅区,价格高且畅销的是__ ,判断理由是__ 。
D.【环境保护】读“我国某地区矿产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图20),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优势矿产资源是上,利用中产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是上,其危害有_ _ 、__ 、__ 。
(2)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有_ _ 、__ ,解决该问题可采用的环境管理手段有__ 、_ _ 、__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二素质测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浙江沿海某地一河流沿河景观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一般而言,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河段叙述正确的是:
A.甲河段河水向下侵蚀作用强 B.丙河段年径流量大于丁河段
C.丙处水能资源一定大于乙处 D.甲处水能资源一定大于乙处
2.2009年8月9日因受强热带风暴影响,该河发生了大洪水,洪水退去后,某人沿河勘查发现:
A. 自甲到乙河床两侧堆积物颗粒大小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小
B. 自甲到乙河床两侧堆积物颗粒大小变化趋势是逐渐变大
C.在甲处的扇状堆积物面积大于丁处的扇状堆积物面积
D. 在乙处的扇状堆积物面积大于丁处的扇状堆积物面积
3.关于该地水体参与的水循环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只参与大循环 B.参与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C. 参与各种水循环 D.参与海陆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4.2011年春,该地出现了旱情,为缓解今春的旱情,可采取的措施有:
A.跨流域调水 B. 海水淡化 C. 人工增雨 D.调整种植结构
5. M山相对高度为1500米,山脚海拔为100米,则:
A.M山山麓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 B. M山上有亚寒带针叶林带分布
C. M山山麓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M山山顶有终年积雪
6.N山原本树木茂密,后因坡地开垦、水土流失,到上世纪90年代由于土层过薄已无法耕种而抛荒,至今N山仍只是杂草丛生的荒山。N山的景观变化体现了:
A.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B.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荒漠化 D.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暨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于11月24日20点在广州天河体育场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宣布大会开幕。30日晚,闭幕式在深圳世界之窗举行。
材料二 泛珠合作理念提出以来,广东与泛珠地区的多个省份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开展联合促销、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打造无障碍旅游区、推动泛珠地区的招商引资、实现客源互换、市场互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材料三 “泛珠三角”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
(1)广东作为全国旅游大省,近年来,在泛珠合作中继续发挥了其排头兵的作用。旅游
业也从上世纪单纯的接待参观到包括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全
面出击,这体现旅游业的 特点;每年来广东观光旅游的海内外游客数
约一亿人次左右,这体现旅游业的 特点;据统计,旅游部门的直接收
入每增加1元,相关行业就能增加4.3元,这体现旅游业的 特点。
(2)
下图中A、B均属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著名旅游景点。其中A景点位于“泛
珠三角”的 (省份);具有传统纳西民居建筑风格的丽江古城和号称 “庐
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瀑布,是其他旅游景区所不具备的,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
性;为达到最佳欣赏效果,欣赏庐山瀑布时,需要 ,以兼听其形、声、
色、动等美感,苏东坡观庐山曾写下了千古名句“ ”。
A庐山三叠泉瀑布 B丽江古城
(3)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为世人所瞩目,众多的欧洲游客表示愿意到中国游览观光,某旅游团计划在游览北京之后,乘船和火车从北京出发参观游览下列景点:南京中山陵、庐山、武汉黄鹤楼、苏州拙政园、杭州西湖、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最后到香港(从苏州到杭州一段要乘船)。请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路线(走近路,不走重复路线)。
从北京出发经 到武汉市游览黄鹤楼;再经 到九江市游览庐山;又经长江到南京市游览中山陵;再经 到苏州市游览拙政园;然后经 到杭州市游览西湖;再经 到广州市参观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最后经 到香港。
(4)根据材料二,结合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的条件,分析广东与泛珠地区的多个省份
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丽江古城地处云南省西北部,原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随着旅游业兴起,特别是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丽江古城迅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热点之一。蓬
勃发展的旅游业使丽江成为云南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也显著提高。云南丽江旅游业的迅速崛起给其他地区古城发展经济哪些启示?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