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所在地区与图乙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原因。

(2)简述甲图中C地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3)改革开放以来,N省是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N省在沿海地区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对该地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4)分析甲图中E处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5)简述该N地山区大力发展沼气的重要意义。

(6)图中N地丘陵山地占全区土地面积的88.6%,大气环境质量、源头水质优良。为了实现“省级生态示范乡”的目标,请你为N乡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建议。

11、(1)A热带荒漠景观  位于内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气候干

B亚热带常绿叶阔叶林景观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控制,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水源不足  东水西调工程(跨流域调水)

(3)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北部山区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差距;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促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利于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  

(4)位于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向斜盆地);澳大利亚东部大分水岭东侧,是该地区地下水的补给区;且处在迎风坡,地形雨,降水丰富。

(5)为当地农村提供能源;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牲畜粪便、水草淤泥,减少植被破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6)封山育林,禁止坡地垦荒,保持水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等。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以甲为代表的“   ”所示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

(2)丙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这个地形区中的大城市由于空气污染而形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形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当地能源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3)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湿润多雨,加之人类_______等活动使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4)图中1~8各城市生活与生产面临的最大环境资源问题是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

(5)图中A~F各城市由于能源结构以______为主,冬季采暖季长,重工业集中,所以环境污染以_________污染最为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山脉,B是______河。

(2)用图中给出的图例,在甲图中绘出与乙图中阴影部分相同的农产品的分布范围。

(3)甲图所示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这里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甲、乙两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生产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6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是______山脉,B是______河。

(2)用图中给出的图例,在甲图中绘出与乙图中阴影部分相同的农产品的分布范围。

(3)甲图所示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这里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甲、乙两图所示农业地域类型生产上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所在地区与图乙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原因。

(2)简述甲图中C地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3)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是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广东省在B地区建设产业转移工业园对该地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4)分析甲图中E处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项目


气象灾害名称
 
 
发生季节
 
 
灾害特点
 
 
减灾办法
 
 
【小题2】与长江中下游相比,A地受寒潮影响的频率和强度都较低,简述其原因。
【小题3】每年冬季,图中B地降雪量总比附近其他地区多,简述其原因。
【小题4】2007年8月18日超强台风“圣帕”在C地一带登陆,是2007年入夏以来登陆最强的台风,简述台风能带来暴雨灾害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题型:综合题

(14分)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共6分,每空1分)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形成以A        和G       两大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⑤    、⑥      、⑧     为核心,地跨沪、苏浙三省市。
(2)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共2分)
                              
(3)分析图甲所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共2分)
                
(4)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共2分)
               
(5)“泛珠三角”区域中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有               。(共2分,每空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含解析) 题型:综合题

(14分)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较高,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城市群。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共6分,每空1分)

a、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形成以A         和G        两大特大城市为龙头,以一大批大中城市为骨干,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并加强与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协调,打造一个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b、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⑤      、⑥       、⑧      为核心,地跨沪、苏浙三省市。

(2)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共2分)

                                  

 (3)分析图甲所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共2分)

                  

 

(4)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共2分)

                  

(5)“泛珠三角”区域中属于中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有                 。(共2分,每空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面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A所在地区与图乙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2)图甲中C所在区域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试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

(3)图乙中D所在地区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乙两幅区域图。

材料二 凌汛是冬季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冰凌对河水阻碍,使河水水位抬升而形成的水位上涨现象。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区域

甲:江汉平原

乙:宁夏平原

自然带类型

 

草原、荒漠过渡带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根据当地自然、社会等特点,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

××地区酸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试分析江汉平原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3)试解释黄河在乙图所示河段易发生凌汛现象的原因。

(4)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自然因素(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列表格中。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四川省古蔺县中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⑴如图所示,Q点为晨昏圈与70°N的切点。图示时刻,Q点的地方时为        点(2分)
⑵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⑶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2分)
⑷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4分)
⑸Q地位于M的                方向。(2分)
(6)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趾点(70°S,60°E)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