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读下面“人类发展和生产生活与环境质量下降的因果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A.生产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对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
C.生产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中反映出人类与环境向__________发展,表明人类同环境关系的_____________。然而要协调人地关系,就必须促使二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面“人类发展和生产生活与环境质量下降的因果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A.生产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对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
C.生产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图中反映出人类与环境向__________发展,表明人类同环境关系的_____________。然而要协调人地关系,就必须促使二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高中地理会考(新教材)单元训练与模拟试卷 题型:069
读下面“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下降的因果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A.生产规模________,B.对自然资源________,
C.生产活动________,D.破坏________。
(2)图中反映出人类与环境向________发展,表明人类同环境关系的________。然而要协凋人地关系,就必须促进二者的________。
(3)我们所要争取的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一种发展,它既________的需求,而又________。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宁夏青铜峡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8—11题
1.我国近50年来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有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字母a处沙漠属原生沙漠 D.全球气温升高,使地面植被死亡
2.下列有关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B.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
C.20世纪50年代以来,过度放牧和多度开垦是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化问题严重
的原因
D.近年来,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绿洲总体环境趋于转好
3.对不同程度荒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是
A.半干旱农牧过渡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B.对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要设法扭转
C.对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对人类活动的最主要影响是资源缺乏
4.2001年3月我国以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出现过
B.荒漠化完全是有战争、瘟疫等人为原因造成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浙江省、兰溪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该表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展示的部分世界优秀的“治水”城市案例,读表完成21-22题。
案例 |
||||
|
鹿特丹 水广场 |
成都 活水公园 |
杭州 五水共导 |
大阪 水都 |
核心理念 |
鹿特丹水城2035工程通过“水广场”等措施,计划用25年的时间使得鹿特丹摆脱海平面上升和洪涝灾害的弊端。 |
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工程,其生态自净的方式是降低成本和实现生态化的有效手段 |
通过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的治水概念,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 |
通过大阪在“防洪抗灾”“清洁水质”“水滨城市改造”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体现环保技术与环境共生的融合。 |
1.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四座城市共同展示了“水与城市”主题,但是侧重点不同,下列描述与城市核心理念一致的是: ( )
A.鹿特丹水广场工程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B.成都的活水公园通过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和培养水生植物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C.杭州五水共导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提高土地的出租价格和吸引廉价劳动力
D.大阪水都“清洁水质”依赖的是环保技术,所以在发展中国家难推广
2.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城市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是: ( )
A.消费者(指众多人口)多,产生的废弃物多,大量的垃圾要输送到城市以外分解
B.分解者(指微生物)多,所以病毒和虫害多
C.生产者(指给人类供给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少,所以要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D.城市的生态环境总比农村生态环境要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该表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展示的部分世界优秀的“治水”城市案例,读表完成1-2题。
案例 | ||||
鹿特丹 水广场 | 成都 活水公园 | 杭州 五水共导 | 大阪 水都 | |
核心理念 | 鹿特丹水城2035工程通过“水广场”等措施,计划用25年的时间使得鹿特丹摆脱海平面上升和洪涝灾害的弊端。 | 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工程,其生态自净的方式是降低成本和实现生态化的有效手段 | 通过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的治水概念,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 | 通过大阪在“防洪抗灾”“清洁水质”“水滨城市改造”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体现环保技术与环境共生的融合。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表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展示的部分世界优秀的“治水”城市案例,读表完成9~10题。
案例 | ||||
鹿特丹 水广场 | 成都 活水公园 | 杭州 五水共导 | 大阪 水都 | |
核心理念 | 鹿特丹水城2035工程通过“水广场”等措施,计划用25年的时间使得鹿特丹摆脱海平面上升和洪涝灾害的弊端。 | 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工程,其生态自净的方式是降低成本和实现生态化的有效手段。 | 通过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的治水概念,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 | 通过大阪在“防洪抗灾”“清洁水质”“水滨城市改造”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体现环保技术与环境 共生的融合。 |
9.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四座城市共同展示了“水与城市”主题,但是侧重点不同,下列描述与城市核心理念一致的是
A.鹿特丹水广场工程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B.成都的活水公园通过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和培养水生植物等措施能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C.杭州五水共导的主要目的是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提高土地的出租价格和吸引廉价劳动力
D.大阪水都“清洁水质”依赖的是环保技术,所以在发展中国家难推广
10.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城市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是
A.消费者(指众多人口)多,产生的废弃物多,大量的垃圾要输送到城市以外分解
B.分解者(指微生物)多,所以病毒和虫害多
C.生产者(指给人类供给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少,所以要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D.城市的生态环境总比农村生态环境要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读下列材料,回答(1)~(5)题。
材料1:南美洲局部地理概况图。图中城市为百万人口城市。
材料2:2005年部分国家人口总数与城市人口比重
国家 | 中国 | 印度 | 巴西 | 美国 | 法国 | 日本 |
人口总数(亿人) | 12.95 | 10.41 | 1.74 | 2.88 | 0.62 | 1.27 |
城市人口比重(%) | 37.7 | 27.9 | 81.7 | 77.4 | 75.5 | 78.9 |
材料3:2005年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国民收入
(1)B处附近海岸的旗型树冠的朝向是__________。若A处河中心有一个沙洲,则沙洲最有可能首先同__________(北或南)岸相连。
(2)从地形与气候两方面说明河流A水量丰富的原因。
(3)B处沿海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分析该气候在B处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4)巴西百万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根据材料2和材料3对巴西的城市化特点作简要评价。
(5)有关巴西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A.主要耕作区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高原地区以种植咖啡为主
C.亚马孙平原适宜种植水稻
D.高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迁移农业
E.主要农产品有咖啡和可可
答案:(1)西北 南
(2)地形:西、北、南三面地势高,利于雨水汇集;湿润气流由东面进入,利于形成地形雨。气候:流域内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特点:①分布纬度低,②分布在沿海狭长地带。原因:①西部沿海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无法向东扩展),②沿岸有寒流经过。
(4)沿海(沿河)地区
城市化水平高,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由于城市化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容易导致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下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滑坡产生于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是以重力为主要的自然营力作用下或在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发生发展的斜坡变形运动,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并且具有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等特点。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为:一是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这是滑坡发展的内在因素;二是内外营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这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图。
材料三 下面是对重庆地区已发生的577个滑坡的统计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填入字母代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
(2)根据材料三,滑坡与_______的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滑坡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