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城市的形成、发展及空间结构与地理环境关系非常密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
A.河流发源地 B.干支流交汇处 C.河口地区 D.山区冲积扇
.下列城市中,影响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其他三个城市不相同的是()
A.上海 B.广州 C.大连 D.桂林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届高三最后冲刺热身地理试题 题型:013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13
城市美不美,全看绿与水。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绿色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通行证,“十五”期间,全国城市中心区绿地面积要达到30%以上,人均需达。据此回答下列1~3题:
1.关于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2.生态城市中心区中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3.不利于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或现象有( )
A.城市中心的人口、工业等向郊区、卫星城和新城转移
B.逆城市化
C.提高工业、汽车和生活能源的利用率
D.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比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13
1.关于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2.生态城市中心区中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3.不利于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或现象有( )
A.城市中心的人口、工业等向郊区、卫星城和新城转移
B.逆城市化
C.提高工业、汽车和生活能源的利用率
D.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比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新疆乌鲁木齐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和材料完成问题。
表2 江苏某地三大产业构成变化
年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1981年 |
65% |
15% |
20% |
2011年 |
10% |
43% |
47% |
1.若图表示江苏某地产业结构变化图(a表示第一产业,b表示第二产业,c表
示第三产业),阅读图中数据并结合表2判断,能正确反映1981到2011年产业结构
变化顺序的是
A.①到② B.③到② C.③到④ D.①到④
2.若图中最大六边形表示西欧某城市,其中①②③④代表该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河流由④流向①,下列布局合理的是
A.①—商业区 ③—住宅区 ④—工业区
B.①区适合布局钢铁工业
C.②区适合发展高级住宅区
D.④区河段过度开发可能诱发滑坡灾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新疆乌鲁木齐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和材料完成问题。
表2 江苏某地三大产业构成变化
年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1981年 | 65% | 15% | 20% |
2011年 | 10% | 43% | 47% |
A.①到② | B.③到② | C.③到④ | D.①到④ |
A.①—商业区 ③—住宅区 ④—工业区 |
B.①区适合布局钢铁工业 |
C.②区适合发展高级住宅区 |
D.④区河段过度开发可能诱发滑坡灾害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省高三起点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列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1.若上图为浙江某地产业结构调整图(a为第一产业,b为第二产业,c为第三产业),结合表判断,能正确反映该地1980年到2010年产业结构调整顺序的是
A.①到② B.②到③ C.③到④ D.④到①
2.读图,若②为某城市的主城区,①为该城市的卫星城,③和④为周边小城镇,图中最大六边形为该城市的规划用地面积,线段表示城市道路网布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为分散、串珠状布局形态
B.该道路网多分布在地势平坦、开阔地区
C.出现卫星城属于城市化过程
D.等级高、数目少、服务范围大、功能齐全的是①
3.若图中最大六边形为西欧某城市,①②③④代表该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自正南往正北流的河流由④流向①,下列布局合理的是
A.①—商业区④—工业区③—住宅区 B.①区河段过度开发可能诱发滑坡灾害
C.②区适合发展乳畜业和花卉种植业 D.钢铁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东北方向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