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雨涝灾害是指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现象。
材料二 我国部门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及雨涝区分布图。
(1)雨涝灾害主要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2)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雨涝区的时空分布规律。
(3)简述雨涝期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雨涝灾害是指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现象。
材料二 我国部门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及雨涝区分布图。
(1)雨涝灾害主要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2)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雨涝区的时空分布规律。
(3)简述雨涝期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疯狂肆虐,降雨量历史罕见。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其中79人遇难,经济损失达116亿元。中央气象台从20日下午就开始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1日中午升级为黄色预警,其中北京市11个气象站观测到的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
材料二 北京市降水量分布图(2012年07月21日10时至22日06时)
(1)说明本次暴雨对北京造成严重危害的原因。(4分)
(2)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城市涝灾的影响?(6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 气温(℃) | 气压(百帕) | 降水(毫米) | 风速(千米/小时) |
12时前后 | 25 | 1002 | 10 | 30 |
18时前后 | 30 | 990 | 50 | 240 |
24时前后 | 27 | 1004 | 10 | 50 |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 、旱涝和 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 ,其灾害主要由 、 和风暴潮造成,
在 季节影响我国 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 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 气温(℃) | 气压(百帕) | 降水(毫米) | 风速(千米/小时) |
12时前后 | 25 | 1002 | 10 | 30 |
18时前后 | 30 | 990 | 50 | 240 |
24时前后 | 27 | 1004 | 10 | 50 |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 、旱涝和 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 ,其灾害主要由 、 和风暴潮造成,
在 季节影响我国 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 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 气温(℃) | 气压(百帕) | 降水(毫米) | 风速(千米/小时) |
12时前后 | 25 | 1002 | 10 | 30 |
18时前后 | 30 | 990 | 50 | 240 |
24时前后 | 27 | 1004 | 10 | 50 |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________、旱涝和________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低气压、伏旱 B.低气压、寒潮 C.高气压、伏旱 D.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________,其灾害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风暴潮造成,在________季节影响我国________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A.狂风暴雨 B.阴雨绵绵 C.高温晴好 D.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8-2009崇明县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卷、高三地理 题型:022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降低对天气和气象极端事件的脆弱性”。该主题表达了对越来越频繁的天气、气候灾害及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的强烈关注和加强对天气、气候的监测和预报,最大限度地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材料二:下表是2002年8月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
时间 | 气温(℃) | 气压(百帕) | 降水(毫米) | 风速(千米/小时) |
12时前后 | 25 | 1002 | 10 | 30 |
18时前后 | 30 | 990 | 50 | 240 |
24时前后 | 27 | 1004 | 10 | 50 |
(1)我国的主要气象气候灾害有 、旱涝和 等。
(2)与材料二相对应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
A 低气压、伏旱 B 低气压、寒潮 C 高气压、伏旱 D 低气压、台风
(3)该天气系统多形成于 ,其灾害主要由 、 和风暴潮造成,
在 季节影响我国 地区;
(4)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
A 狂风暴雨 B 阴雨绵绵 C 高温晴好 D 寒冷少雨
(5)该日18时前后上海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北京暴雨疯狂肆虐,降雨量历史罕见。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其中79人遇难,经济损失达116亿元。中央气象台从20日下午就开始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1日中午升级为黄色预警,其中北京市11个气象站观测到的雨量突破了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
材料二 北京市降水量分布图(2012年07月21日10时至22日06时)
(1)说明本次暴雨对北京造成严重危害的原因。(4分)
(2)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减轻城市涝灾的影响?(6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长江流域及相关资料示意图。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经常暴雨成灾,洪水为患,是美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为了达到振兴和发展区域经济的目的,对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全面的综合开发和管理,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
材料三: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制定的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示意图。
(1)1998年,长江发生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结合图中资料,试分析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3分)① ▲ ; ② ▲ ;③ ▲ 。
(2)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6分)有利条件: ▲ 。不利条件: ▲ 。
(3)借鉴田纳西河综合开发与整治的经验,长江流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采取哪些措施?(至少3条,6分)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13
自然灾害往往突如其来,但其发生发展在时空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种自然灾害之间往往具有关联性,2004年8月12日,台风“云娜”在浙江省登陆,狂风暴雨,加上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造成160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
材料二 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而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北方地区冬春季节还出现沙暴;近十几年来,上述自然灾害(除地震外)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呈增长趋势,与此同时,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草原退化、冰川退缩,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持续加剧。
(1)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由于“云娜”直接产生的是
[ ]
(2)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频发,主要原因是
[ ]
①受到板块挤压运动的影响,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
②经常遭受台风的侵袭
③降水丰富,干湿季明显,多暴雨
④人们过度垦殖,植被破坏严重
⑤多地震是导致地质灾害多发的主因
(3)上述材料表明
[ ]
A.自然灾害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与人类活动无关
B.各种自然灾害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
C.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
D.自然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