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对图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
C.河水主要参与内陆循环 D.地貌以高原为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对图所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
C.河水主要参与内陆循环 D.地貌以高原为主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题型:013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期检测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
1.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物质基础是区域内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2.②图所示湖泊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明显萎缩。下列关于湖泊萎缩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湖泊水面减小,导致当地气温日趋升高
B.湖泊数量减小、面积减小,容易引发旱灾
C.湖泊水面减小,使得湖泊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温差加大
D.湖泊萎缩,汛期蓄洪能力下降,加剧了当地的洪涝灾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广东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2.乙图大致为甲图从A至B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
A.1800 B.700 C.200 D.900
3.有关特大暴雨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盛行西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C.西南信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对流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山东高二上期期末模块调研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题。
1.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物质基础是区域内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2.②图所示湖泊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明显萎缩。下列关于湖泊萎缩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湖泊水面减小,导致当地气温日趋升高
B.湖泊数量减小、面积减小,容易引发旱灾
C.湖泊水面减小,使得湖泊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温差加大
D.湖泊萎缩,汛期蓄洪能力下降,加剧了当地的洪涝灾害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13~15题。
13.甲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14.乙图大致为甲图从A至B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 )
A.1800 B.800 C.200 D.400
15.有关特大暴雨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盛行西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C.东南信风带来海洋水汽遇到山地迎风坡的阻挡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对流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下期检测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
【小题1】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
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物质基础是区域内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
A.湖泊水面减小,导致当地气温日趋升高 |
B.湖泊数量减小、面积减小,容易引发旱灾 |
C.湖泊水面减小,使得湖泊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温差加大 |
D.湖泊萎缩,汛期蓄洪能力下降,加剧了当地的洪涝灾害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模拟题 题型:单选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右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的大小、形状相同
B.任何区域都有明确分界线
C.各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各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7.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