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读某国际要道示意图,回答问题。
该海上要道( )
A.南临大西洋 B.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C.呈西北一东南走向 D.属热带草原气候
评卷人 |
得分 |
|
|
二、综合题
(每空? 分,共? 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某国际要道示意图,回答问题。
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油轮过P点时( )
A.当地昼长夜短 B.与北京不在同一日期
C.北京处于多雨季节 D.北京正处于黑夜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林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文科地理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春季我国西南旱灾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据报道,此次我国西南五省区市(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因旱受灾超过5000万人,饮水困难人数达1609万,而此时的湄公河流域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情。由于湄公河处于中国西南某河流的下游,于是该流域一些国家的民众、媒体和学者,有意或无意把矛头指向中国,声称中国在上游已建或在建的11座水坝断流截水,才造成他们河水干涸。有些组织还计划向中国驻泰国使馆递交请愿信,要中国负责。但中国专家和该流域国家的官方机构都表示,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是泰国北部和老挝干旱所致,跟中国建水坝毫无关系。
(1) 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 ,它在中国境内称为 江。
(2) 结合你所学知识,判断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
A.西南地区的干旱属于环境问题; |
B.此处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导致西南大旱的最直接的原因; |
C.西南地区的持久干旱会导致该地区出现土地荒漠化; |
D.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弱再加上地势地形的阻挡,无法与该地区的暖空气形成锋面是该地区降水少干旱的重要原因。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二上期中考试文科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春季我国西南旱灾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据报道,此次我国西南五省区市(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因旱受灾超过5000万人,饮水困难人数达1609万,而此时的湄公河流域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旱情。由于湄公河处于中国西南某河流的下游,于是该流域一些国家的民众、媒体和学者,有意或无意把矛头指向中国,声称中国在上游已建或在建的11座水坝断流截水,才造成他们河水干涸。有些组织还计划向中国驻泰国使馆递交请愿信,要中国负责。但中国专家和该流域国家的官方机构都表示,湄公河干流水位下降是泰国北部和老挝干旱所致,跟中国建水坝毫无关系。
(1) 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 ,它在中国境内称为 江。
(2) 结合你所学知识,判断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选择题)
A、西南地区的干旱属于环境问题;
B、此处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导致西南大旱的最直接的原因;
C、西南地区的持久干旱会导致该地区出现土地荒漠化;
D、此时北方冷空气势力较弱再加上地势地形的阻挡,无法与该地区的暖空气形成锋面是该地区降水少干旱的重要原因。
(3)面对如此巨大的旱情,从实际出发,简单分析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缓解西南的旱情?(4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及印度洋沿赤道纵剖面图,回答问题。
关于下列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M地区的自然带呈现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B.N地区处在板块消亡边界
C.J国家国际迁移人口占有较大比重
D.棉花是K地区主要经济作物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读我国某地产业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提取木糖醇的好处主要有
(3分)
(2) 该生产模式说明在工业发展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获得了
效益和 效益双赢。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中,我国应推行 ,以实现循环经济。(4分)
(3)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1分)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B. ①④ C.③④ D. ②③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读我国某地产业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提取木糖醇的好处主要有
(3分)
(2) 该生产模式说明在工业发展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获得了
效益和 效益双赢。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中,我国应推行 ,以实现循环经济。(4分)
(3)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1分)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B. ①④ C.③④ D. ②③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