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依据下述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2字)(3分)
中国政府11日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0%,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10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6%,同比涨幅连续6个月回落。CPI和PPI双双下降表明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已明显得到缓和,从而提供了降息空间。中国近来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市场的措施,包括连续三次下调利率,以阻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依据下述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2字)(3分)
中国政府11日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0%,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10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6%,同比涨幅连续6个月回落。CPI和PPI双双下降表明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已明显得到缓和,从而提供了降息空间。中国近来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市场的措施,包括连续三次下调利率,以阻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依据下述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2个字)
中国政府11日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4.0%,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10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6%,同比涨幅连续6个月回落。CPI和PPI双双下降表明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已明显得到缓和,从而提供了降息空间。中国近来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市场的措施,包括连续三次下调利率,以阻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答: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关于梁思成的随想李辉
我很欣赏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的议论。在他看来,当一个穴居人为了更舒服在洞口挂上几张皮子的时候,或当牧民用根柱子支起兽皮搭帐篷的时候,“建筑”并没有开始。“建筑”不始于第一个用木棍和泥巴或树枝和茅草搭起的小屋,或堆起石头用草泥作顶。这些东西,比起燕子窝或海狸穴来,并不更能称其为“建筑”。只有当人类第一次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以自豪时,并且比单纯的需要更进一步——他开始关心他的建筑外观之时,“建筑”才真正开始。这位建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在建筑史中,应该排除那些仅仅就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确在“房子”与“建筑”之间必须有区别。
“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这位英国学者说。我们面前的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也只有拥有他这种文化关怀的人,对古建筑的热爱,才能达到一个文人所能达到的极致。
人们一般都愿意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梁思成在二次大战期间为日本名城奈良免遭轰炸所做出的努力。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的确是难以想像的举动.他和全民族都遭受日本侵略带来的痛苦,而林徽因的弟弟,作为一名中国军队的飞机驾驶员,更是直接牺牲于对日空战之中。国耻家恨,都完全可以让他对美军轰炸日本本土感到兴奋。
然而,梁思成想得更远、更深,他是一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一个立足于人类而拥抱文化的“世界主义者”——我找不出比这更好的概括、更准确的表述。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在仇恨很容易支配人们一切行为的时刻,唯独他,把热爱依旧倾注在人类古建筑上,他知道,所有地球上的文化遗产,都属于人类。
日本的一些城市,对于梁思成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奈良,那座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亲自指导设计的唐招提寺,是他所知道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木建筑。他不能想像炮火顷刻之间使它灰飞烟灭
于是,在最近一篇描写梁思成保护日本奈良的报告文学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记录:在美军开始猛烈轰炸日本本土的时候,梁思成赶到美军设在重庆的指挥部,向布朗森上校陈述保护奈良城的重要性,并递交一份关于奈良古建筑的图纸。
梁思成向那位不免感到有些困惑不解的美国军官说了这样一番话: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想到国人的苦难,我是恨不得炸日本人,然而,一种职业与历史责任感,让我冷静下来。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民族的象征,但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的结晶。像奈良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我不清楚报告文学的作者是如何了解到这番对话的内容的,也许是一种文学虚构。但是,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虚构,是符合梁思成思想逻辑的合理想像。我相信它是真的。
理性战胜了仇恨,文化的永恒价值取代了战争的非理性。梁思成的建议,受到美军的高度重视;保护奈良的计划终于得以实施。战争之后,在大轰炸中幸免于难的奈良,因为它完好地保存了众多的古代建筑,被宣布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在奈良被命名三十周年纪念的那天,《朝日新闻》特此刊文《日本古都恩人梁思成氏》。
(1)下列对报告文学中的“文学虚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虚构是事实上没有而作者根据表达需要创造的。
B.虚构要符合历史事实和人物思想的逻辑。
C.虚构是作者发挥充分的想像,虚构人物形象。
D.虚构是作者发挥适当的想像,虚拟故事情节。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化的永恒价值只有在理性战胜了仇恨之后才能得以保存。
B.战争是非理性的,它在文化遗产面前是毫无意义的。
C.梁思成的理性建议,使奈良在战争中幸免于难。
D.在理性的支配下忘记仇恨,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战争停止了。
(3)下列对“他是一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一个立足于人类而拥抱文化的‘世界主义者’”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梁思成认为地球上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属于全人类。
B.梁思成在文化上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计较国耻家恨。
C.梁思成对一切问题的思考都比别人更远、更深。
D.梁思成对日本的文化有一种正确的保护意识。
(4)下列有关梁思成的人生妙语,叙述角度与表达观点不同的一项是[ ]
A.建筑不是下层匠人劳作的手艺活儿,它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凝动的音乐,是永恒的艺术。
B.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C.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D.文物不惟是人民体形环境之一部分,对于人民除给予通常美好的环境所能激发的愉快感之外,更有触发民族自信心的精神能力。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关于梁思成的随想李辉
我很欣赏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的议论。在他看来,当一个穴居人为了更舒服在洞口挂上几张皮子的时候,或当牧民用根柱子支起兽皮搭帐篷的时候,“建筑”并没有开始。“建筑”不始于第一个用木棍和泥巴或树枝和茅草搭起的小屋,或堆起石头用草泥作顶。这些东西,比起燕子窝或海狸穴来,并不更能称其为“建筑”。只有当人类第一次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以自豪时,并且比单纯的需要更进一步——他开始关心他的建筑外观之时,“建筑”才真正开始。这位建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在建筑史中,应该排除那些仅仅就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确在“房子”与“建筑”之间必须有区别。
“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它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造者的表现。”这位英国学者说。我们面前的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的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也只有拥有他这种文化关怀的人,对古建筑的热爱,才能达到一个文人所能达到的极致。
人们一般都愿意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梁思成在二次大战期间为日本名城奈良免遭轰炸所做出的努力。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的确是难以想像的举动.他和全民族都遭受日本侵略带来的痛苦,而林徽因的弟弟,作为一名中国军队的飞机驾驶员,更是直接牺牲于对日空战之中。国耻家恨,都完全可以让他对美军轰炸日本本土感到兴奋。
然而,梁思成想得更远、更深,他是一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一个立足于人类而拥抱文化的“世界主义者”——我找不出比这更好的概括、更准确的表述。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在仇恨很容易支配人们一切行为的时刻,唯独他,把热爱依旧倾注在人类古建筑上,他知道,所有地球上的文化遗产,都属于人类。
日本的一些城市,对于梁思成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奈良,那座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亲自指导设计的唐招提寺,是他所知道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木建筑。他不能想像炮火顷刻之间使它灰飞烟灭
于是,在最近一篇描写梁思成保护日本奈良的报告文学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记录:在美军开始猛烈轰炸日本本土的时候,梁思成赶到美军设在重庆的指挥部,向布朗森上校陈述保护奈良城的重要性,并递交一份关于奈良古建筑的图纸。
梁思成向那位不免感到有些困惑不解的美国军官说了这样一番话: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想到国人的苦难,我是恨不得炸日本人,然而,一种职业与历史责任感,让我冷静下来。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民族的象征,但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的结晶。像奈良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我不清楚报告文学的作者是如何了解到这番对话的内容的,也许是一种文学虚构。但是,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虚构,是符合梁思成思想逻辑的合理想像。我相信它是真的。
理性战胜了仇恨,文化的永恒价值取代了战争的非理性。梁思成的建议,受到美军的高度重视;保护奈良的计划终于得以实施。战争之后,在大轰炸中幸免于难的奈良,因为它完好地保存了众多的古代建筑,被宣布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在奈良被命名三十周年纪念的那天,《朝日新闻》特此刊文《日本古都恩人梁思成氏》。
(1)下列对报告文学中的“文学虚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虚构是事实上没有而作者根据表达需要创造的。
B.虚构要符合历史事实和人物思想的逻辑。
C.虚构是作者发挥充分的想像,虚构人物形象。
D.虚构是作者发挥适当的想像,虚拟故事情节。
(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化的永恒价值只有在理性战胜了仇恨之后才能得以保存。
B.战争是非理性的,它在文化遗产面前是毫无意义的。
C.梁思成的理性建议,使奈良在战争中幸免于难。
D.在理性的支配下忘记仇恨,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战争停止了。
(3)下列对“他是一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一个立足于人类而拥抱文化的‘世界主义者’”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
A.梁思成认为地球上所有的文化遗产都属于全人类。
B.梁思成在文化上有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计较国耻家恨。
C.梁思成对一切问题的思考都比别人更远、更深。
D.梁思成对日本的文化有一种正确的保护意识。
(4)下列有关梁思成的人生妙语,叙述角度与表达观点不同的一项是[ ]
A.建筑不是下层匠人劳作的手艺活儿,它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凝动的音乐,是永恒的艺术。
B.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C.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D.文物不惟是人民体形环境之一部分,对于人民除给予通常美好的环境所能激发的愉快感之外,更有触发民族自信心的精神能力。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高考三人行 语文 题型:056
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2002年满分卷
让选择呈现心灵的珍宝人生是由选择交织而成的经纬网,是由选择来按码的天平,孤独与互助,自卑与自尊,听从与自主,怯懦与坚毅……一切都在选择中交锋,又在心灵的选择中尘埃落定。
因为友情,心灵选择了互助,记得约翰·堂恩在《钟为谁鸣》中写到:“谁也不可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中独踞,每个人就似一块泥土联系而成整座岛屿,如果一块泥被大海冲去,欧洲就会缺失一隅,这就如整个海峡。也如同朋友与你自己。”友情让心灵选择了彼此的互助,于是有了“李致新、王海峰协力登遍七大洲高峰”的伟绩。
因为骄傲,心灵选择了自尊。手捧着三毛的《西风不相识》,感慨万千。在不相识的国度里,面临着异国人对中国异样的眼光,在“用自由换取一对美国夫妇的养女之位而得富贵”与“保存中国人自尊”的选择前,三毛选择了自尊,这是一种不卑不亢的精神的选择,是一种“视富贵如粪土”的民族魂的选择。是的,因为有着龙的传人的骄傲,心灵选择了自尊……
因为个性的独立,我们心灵选择了自主。个性的独立是心灵选择自主的窗纱而保留的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自主是你的空间,装饰它的是独立选择的心灵完美,记得1999年,报纸惊爆一个15岁的少年横扫股市,赚得百万的新闻。这少年便是盖洛普首席顾问丁庭宇之子,他的成功正是由于父亲为培养其心灵选择的独立,放手让他用20万台币去尝试成功。因为心灵选择了自主,才有了不畏前路迷蒙的勇气……
心灵的选择,往往拌和着割舍的无奈。也许因为你选择了诚信,而舍弃了既得利益;也许因为你选择了道德,而舍弃了金灿灿的奖杯;也许因为你选择了规则,而舍弃了“第一”的宝座……但是心灵的选择,让你在人生的道路口找到了正确的指向标,前面一定会是一奈整饬的胜利之道。
仰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崇高;平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淡泊;俯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真善美的全貌?
于是,心灵在黑暗中选择了黎明的破晓……
于是,心灵在人生中选择了个体的价值……
在心灵的选择中呈现心灵的珍宝……
【评析】
本文被评为满分卷的样卷,即50+10=60分。从评卷标准看,“基础等级”中的“一等”的几项要求完全具备,无论是“审题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还是“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体特征明显”等基础等级的要求均已达到。“发展等级”中,内容的丰富和文采的飞扬,有着明显的优势。同时,它具有语言精警,思辨深刻,内容充实,题旨鲜明的特点。得到满分无可非议。尽管选材不当(15岁少年横扫股市),故意堆砌材料(其实两个材料就够了)的毛病。但是瑕不掩瑜,最后还是凭作文真实的情感,征服了评卷老师。可见,高考作文要得到满分并不难,只要能达到评卷标准的要求即可。
2002年一等卷
长街短梦
浙江考生
我已走过的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所经历的一些事情,犹如长街上的一个短梦。当我沿着时间的走廊向回跑去,沿途我看了许许多多的风景,那不就是我的短梦吗?夜色一点一点弥散开来,梦,开始了……
小学三年级的我独自伫立在办公室里,周围没有老师,没有同学,因为是老师把身为语文课代表的我叫去批改同学们的语文单元试卷。但此时我一点也不轻松,我紧张地攥着手中的红笔,眼前有自己的试卷,我非常伤心地发现,我竟然只有59分!这真是一个天大的耻辱,我于是想拿起笔在试卷上写下60分。一分之差,谁会去细算呢?一分之差,却恰恰是我的名誉,我语文课代表的尊严。但我迟迟没有下笔,因为,此时我想到了比尊严更可贵的东西诚实。于是我的收藏品中有了一张不及格的试卷。我以此为鉴,拼命努力,不久我参加了区里举行的语文竞赛,获得了第三名。
初中二年级的我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不想,背后有人用笔杆轻轻敲我,然后,一个很熟悉的声音传过来,她是我的后座,一个文静的女孩,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而此刻,她要求我作弊,给她看两道选择题。只要我稍稍侧过身子,她就能看到我的答案。想想我们毕竟是朋友,每天一起来上学。放学的时候也是手拉手。再说两道选择题也算不了什么,让她占点便宜吧。可是这样行吗?我在心里反复追问自己,如果我成全了她,实际上是把她推向了一个深渊,是实实在在地害她。任凭她踢我的凳子,生气地用笔杆戳我的后背,我也没有侧过身来。我想,我会在考完后帮助她补习,不能因为作弊,而真正失去一个朋友。后来,证明了我的选择使我们成了真正的朋友。
短梦,还在继续,我看到了一个个在心灵选择了的真我。尽管有些选择是很残酷的,但是,我的收获使我问心无愧。
如果人生犹如一条长街,我不愿错过这街上的每一处细小的风景。
如果人生不过是长街上的一个又一个的短梦,我愿把这梦做得生机盎然。
因为,我已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点评】
作为样卷,本文被评为47+8=55分,属一类作文。本文之所以能得这样的高分,不是立意的深刻,也不是描写得生动,更不是构思的巧妙,完全得益于本文有个好标题。标题长街短梦,非常富有诗意,令人赏心悦目。而作文的内容都紧紧围绕着标题的两个方面,不枝不蔓地娓娓道来,使得全文的条理非常清楚。
2002年二等卷
寻找“心”的颜色
浙江考生
“心”是什么颜色的?或许每个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异口同声地告诉你:心是红色的。
的确,一般人从生理科学角度看,每个人的心都是同种颜色的红色。可是,我们若换个角度,从做人的处世原则,从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品行品德中,从一个人的理想境界奋斗目标中,我们又可找到许多不同颜色。所以说,并非每个人的心灵也都是同色的。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个人的心灵是高尚的,在登山中遇到暴风雪,这时已自身难保,生死难寻。每个人在这样的生死抉择中做出不同的决定,特别是当你发现还有另一人处在生死边缘,需要帮助的人时,相信做出的决定也是不同的。可那就得看一个人的心灵是什么颜色的了。若是一个自私的人,他凡事只会想到自己,哪里会管别人呢?所以他的心是黑色的,往往这种人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若是一个胆小的人,生来怕这怕那。自己生死未卜已吓得够呛,哪里还注意别人?没求助于别人已经够“伟大”了,自然也会对那人置之不理,所以他的心是黑偏红。为什么有点红呢?因为他是胆小啊。或许胆大点也会救一下。
若那是一个贪婪,怕死,小气的人,就更不用说了。没一个人的心灵是红色的。肯定是乱七八糟的黄啊,绿啊,咖啡色等等。
很庆幸的是,故事中的那个人是一个善良的人。他不顾自己身处险境,毅然决定帮助更需帮助的人,从而不但让自己在寒冷中做了热身运动,获得热量,而且也让那人度过了难关。这样两个人互相帮助,从而走出困境。这时,我不禁想到一句话:好人有好报。
难道不是吗?两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强。孔子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的力量有限,互相帮助是少不了的。找准心的颜色是重要的。所以每个人都应有颗真诚,善良的心,有颗红心,属于自己真正的,原有的色彩,而不能让自己的处事或过失等来污染了它。
记住,我们要让每个人的心灵和心的颜色一样,是一种炽热的,红通的,让人感到舒适,温暖的红色。
同学们,你们都找自己的心灵的颜色了吗?世界是缤纷多彩的,万事万物是五颜六色的,惟独我们的心灵有一种,且只有一种颜色的红色。千万别选错了哦!
【点评】
本文得分44+6=50分,属二类上作文试卷。从标题看,拟题非常形象,具有较好的质感。但是,这篇文章的形象思维的作用并没有因为题目的亮丽而显示出它应有的风采。如果文章从第三节就心的不同颜色,用形象的内容去表现这些不同的心灵,并阐述不同的心灵,是由不同的人生价值观的选择决定的角度立意,文章的形象感会明显增强,文章的抒情意味会得到加强,作者的主观感受也能得到充分地渲染,最后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但是,原文却把作文材料做为论据,在命题的材料中论是非曲直,缺乏必要的想像和联想,文章的内容不具体不说,就是这反复“炒作”作文材料也会让人感到没有半点新意。给人留下“虎头蛇尾”的遗憾。但是作者在文章的后三节把议论和抒情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文章的一个小小的亮点。正是本文语言的这种抒情色彩,使这篇文章得了6分发展等级分。
2002年三等卷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
我曾看过一部电影,叫做《劳拉快跑》,它讲得主要是主人公劳拉去见自己的男友,由于她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去,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结果。的确,人们不同的选择,对自己甚至对别人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比如下面这个故事:
小明从小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孩,他非常开朗,人也很聪明,左邻右舍都非常喜欢他,认为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为自己的家争光。一次妈妈带着小明去一家超级市场买东西,超市里摆放着各式各样、琅琳满目的商品,有吃的,有玩的,看得小明眼花缭乱,天真的小明还小,还不知道这些东西要用钱买,他随后拿了一包糖果放在了口袋里,跟着妈妈在超市里又逛了一会儿,当他们付好钱准备走出商场时,电子警报器响了,一下了围过来了许多人,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了一个保安,……
选择一
他径直走到小明的面前,不由分说地在小明身上搜查,当他从小明身上搜出那一小包糖后,更是瞪直了眼睛,破口大骂:“小小年纪,不学好的,竟然学人家偷东西,将来长大了那还不去抢啊!”骂完之后,就自己走进了商店。
结果一
自从小明被骂之后,天天觉得抬不起来,总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从小养成了自卑的性格,最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选择二
他慢慢走向小明,蹲下来,轻声问:“小朋友,你是不是拿了什么东西放在口袋里啊?”小明从口袋里拿出那包糖,笑着说:“叔叔,请你吃糖”“小朋友,从商店拿东西是要付钱的,如果不付钱,那是偷,知道了吗?这包糖就算叔叔请你吃,好吗?”
结果二
小明拿着糖,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从此他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养成了乐于助人的习惯。
同样是一个人,那个保安所作出的选择对一个小朋友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同样,那位登山者如果没去救那位快冻僵的人,其结果也许是冻死在山上,因此,当我们面对选择时,记住,自己的选择一定要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点评】
本文为三类作文样卷,得分为36+4=40分。评卷的依据是“语言流畅”,形式有创新,描写较生动。重心放在选择的结果,有游离主题之嫌”。其实,本文的问题是运用类比思维时出了问题。作文材料有“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做出决定”和“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只是作文材料的部分内容,并不是作文材料故事的概括。然而,这位考生将局部的内容提取出来,进行类比,形成了“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的偏离命题意图的思路,思路的错误导致选材的错误,并进一步导致文章主旨的错误。
从文章的内容看,材料间关系也不合逻辑。另外,同一个人对同一件事,会同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也是荒谬的,不合逻辑的。作者要表现的是要慎重选择的立意。但是由于选材上的逻辑错误,致使连偏离命题主旨的题旨都没有表现出来。如果说还能得到40分,要归功于作文形式的变化。否则的话,恐怕还要减去10分才是。
2002年四等卷
搀扶着是美的
互帮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使华夏儿女心连心、手牵手,它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它使精神之花开遍祖国大地,它使世界人民向和平与进步迈进……
朋友有兴趣听我讲个故事吗?我暂讲无妨:一个猎人走进一个大森林去看他前几天设下的陷阱里有没有“果实”,他掀起层树枝向一个很深的洞里张望,他惊喜地发现洞里有一个狼,他欣喜若狂,但忽略了昨天晚上下的一场大雨,地面很滑,他一不小心滑进了洞里,与一只狼同困一个洞,猎人心想这次没救了,那只狼瞪着眼睛大声吼使他毛骨悚然,猎人本能地举起枪向它开火,但猎人知道因天地潮湿他的枪已不好使,也许是上天有好生之德,那只狼竟“狼心发现”,没有向他发起猛攻。一阵对峙之后,两者都冷静下来。猎人发现狼一直使劲地向下挖土,“这家伙还挺聪明的”猎人想,于是猎人就把土堆实增高。没过多久他们就能望见地面了。狼一跳跃窜出了洞。猎人经过挣扎也爬出了洞。当猎人使出浑身解数爬上地面时猛地发现那只狼一直盯着他,他拿起枪恐吓它,但并没有开火。狼的目光变得温和了,快速地跑了,还回头望了猎人一眼。
猎人和狼死里逃生。
面对危机狼和猎人都能相互帮助死里逃生,我们人类又何不可呢?
所以朋友、同学之间生活、学习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富裕的村子和贫困的村子结对子;发达的地区帮助不发达的地区以取长补短……但是精神文明和法制还不是很健全的今天,互相坑害的例子也为数不少,但是终还是损人害己,所以请你不要做“抛弃将死的陌生的人”的事,为了别人更为了自己。
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自己努力的同时,还呼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达国家应帮助扶持发展中国家,加强“南北对话”,求得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也是互帮互助的精神的体现。
有了互帮互助的精神,人与人之间会感到温馨,国与国之间会更加和谐。
【点评】
本文被评为20分,原因是严重偏题且违背了人们认同的审美心理。作者可能本来想用一个极端的事例,来证明相互帮助的重要性,以达到发展等级深刻的要求。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为什么效果却非常差?原因就是人与狼的互助,违背了最基本的人伦道德,是人们不能接受的一种审美观念。也许是这位考生误把“与狼共舞”当作了“与狼互助”,才会想出这样一个极端的事例。所以,创新不是猎奇,不是对传统观念的全盘否定。一旦误解了创新,这样的问题还会出现,对喜欢“语出惊人”的考生,这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