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卷人 |
得分 |
|
|
二、名句默写
(每空? 分,共? 分)
2、8.【答案】:A
【考点】考查对文言文实词在文中意思的理解
【解析】A项中的加有“增加”的意思,但是考生可以根据语境加以推断,“增加”的含义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而在语境中没有原来的标准,所以可以推测“加”的其他动词的含义,可以解释为:施加。
【思路点拨】考生要通读文言材料,古人说,“通则懂”,所以读通原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含义,便可根据语境,结合平时积累,据语感,通过语法分析,再辅之以排除法,对实词词义加以推断,一般可以正确作答。
9. 【答案】 D
【考点】 考车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解析】A项中“乃”的含义分别是“竟然”和“才”的意思,同样是作副词,但是可以透过语境推测出不同的含义;B项中的“其”,第一个其用作句首,做主语,应为代词,他,指代管仲,第二句中的“其”也是代词,表示物主,他的;C项中的“于”均做介词,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向,可解释为“到”,后一个可解释为“和”;D项中的“而”均做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以解释为“然后”“接着”“再”等义。
【思路点拨】虚词的判断主要靠积累的虚词知识以及平时形成的语感。在做题时要注意分析虚词前后的语境,判断词的词性,再推断意义。
10.【答案】A
【考点】筛选信息要点
【解析】②是将任用管仲的依据,是执政的方法;④不是表现管仲是治国之能臣,而是表现他是国家的忠臣。
【思路点拨】深入理解文中的句子的含义,需要结合语境理解句子所提示的信息,和选项加以对照,在使用排除法,就可以做做出答案了。
11.【答案】:C
【考点】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解析】C项中的信息“管仲必将为鲁国所重用,会削弱齐国的力量”在原文中的表述是“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意思是说“如果管仲接受鲁国的任用,就会是齐国的力量削弱”是假设的情况,而不是“必将”被鲁国任用。
【思路点拨】考生要注意筛选文中的相关信息,仔细核对原文,认真推敲,因为文言文涉及到语言的障碍,要注意按照古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去思考。
12.【答案】
(1)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
(2)他知道我们将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把管仲)交给我们。
(3)在这种情况下鲁国国君就没有杀(管仲),于是(把他)活着捆绑起来用木笼装着交给齐国。
【考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解析】(1)“治”的意思是“治理、管理”,在这里就要译成“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么和后文不连贯,且不合常理,因为管仲未到任时齐国也在管理国家,所以要主要到效果“管理得好”。这个意思是从与“乱”相对的词义上来理解,所以应该是使动用法“使……治”解释成“使……治理得好”。“ 则非臣之所能也”注意是判断句式,要翻译出来。 “其唯”是两个词,其,语气副词,表揣测语气,译为大概、恐怕;唯,只有。
(2)“必不吾予也”是一个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的句式现象,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必不予吾”,还要注意省略现象,就是“予”的对象――管仲。
(3)“于是”是个古今异义词,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分解成两个词“于”和“是”,解释成“在这种情况下”。“生来”也是古今异义词,“生”这里是修饰动词“来”,解释成“活着”;而“来”在这里应该为使动用法,“使……来”,可译成“交来、送来”。“柙”文中有注释――柙 [xiá,木笼],在句中作动词,用木笼装着。“以予齐”中的“以”是目的连词,可以为“来给齐国”。
【思路点拨】注意翻译推测出句子中的关键词的词义,判断出句式的特征,句子自然就翻译通了。考生一定坚持“直译为主”,因为高考的采分点往往是那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用文言句式的地方,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
二、名句默写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2012学年湖北武汉部分中学(五校)高二下期期中统考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小题。
山 窗 下 杨牧
记忆里有许多青山。
山涧的悠冷,瀑布的激越,手掌大的绿叶,粉颊似的红花。从一座深山走出来的那种失落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的惆怅,惟啼鸟知晓。 有一天下楼推开后院的纱门,迎头是一阵寒雨;那时我正想步行去校园听音乐会,那晚的节目里有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
马路一片湿寒,雪融了以后,春天正蹑足行来,西边的教堂正有人在唱诗,不知道他们在赞美什么。也许是赞美一千个湖泊,也许是赞美一万重青山,也许是哭泣,也许是平凡的忧郁而已。
有一次驱车东下去芝加哥,黄昏时分过一条小河,石桥下是蓊郁的树木,那时还是秋深时节,红叶在暮光里罩着一重白雾;桥边立了一块木牌,写道“野狼河”,一份孤寂蛮荒的情调。等我从芝加哥回来的时候,重过“野狼河”,心里撞击的感觉却轻得多,我几乎忘了第一次经过“野狼河”时的恐惧和寂寥。生命原是可以改变的,情景的感觉更可以改变。每一秒钟我们都在汲取天地的新印象,也在摧毁旧有的印象。
后来我几次听见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都很自然想到黑夜的寒风、细雨和院子里等待抽芽的两棵大榆树。
我现在来记述这些,来纪念这块土地。一年来的默想,使我觉悟到原来异乡风月、春秋、风雪使我惊讶的,不仅是那种陌生的满足而已,而是对于另一块土地、另一段岁月的回忆和思念。这使我想起二十岁那年,初从一位剑桥毕业的英国先生读希腊悲剧的那回事。那是有一年的秋天,冷沁的上午,我们读到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当那位先生高声念到俄狄浦斯王目盲后的呼唤——啊命运,命运!——我仿佛是一刹那被造物拍醒。现在我才了解,那原来也不是文学或古典的力量,那是记忆的力量,一切悲惨的想象确实在一瞬间被诗句剥得坦然,鲜血淋漓。最近再读希腊悲剧,感受便已经不同了。
这是失落了什么呢?抑是获得了什么呢?岁月和路程把心灵磨得苍老;思维和沉默把万重青山抹上一层白雾,盖上许多可怕的声响。有一位批评家说福克斯的小说是荒凉的,带着号角的声响。——其实生命整个都相当荒凉,带着号角的声响。
而人的思想每分钟每秒钟都在错乱,都在转变;有时自以为定型了的浪涛,也会像梦魇一般化为暴雨,像暴雨似的卷来。若是你曾经独自在家乡一条熟悉的山路里行走,若是你曾经想过到深涧里去洗濯你的身体,若是你曾经为一片漂流在谷底的败叶悲悼,你驻足哀伤,忽然一场暴风,你逃到一个山洞里等待天晴——你若也曾经有过那种经验,你就会觉得生命的充实和空虚。
生命的充实和空虚原是不容易说清楚的。冬天的时候,假期里,爱荷华城静极了,有一天中午,我在门口等一位教授接我去他家参加圣诞餐会。那时是十一点半,雪已经下了三个钟头了,我推开门时,雪仍在下,街上静得没有一丝声音,路上铺着一条厚棉絮,没有汽车,没有行人。雪无声地落,覆盖在一切物体上,小学校的体育场,河岸的树林,都静默得像死亡。我那时就说不出那种死寂到底应该是自然万物的充实抑是自然万物的空虚。我甚至不知道那种死寂到底应该是一种静谧抑是另一种嘈杂——这正和我小时候看海一样。
你能够说大海是喧哗的吗?即使你站在沙滩上,你听见大海的喧哗吗?也许你什么也没听见,也许那隆隆的幻象只是你心灵的冲击,也许是爱的呼唤,也许是憧憬的翻腾……
我只知道记忆里有许多青山,通过了时间和空间的迷雾,不知道失落了或获得了什么。我不能不低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节选自《叶珊散文集》,有删节)
【注】杨牧:台湾作家,笔名叶珊。
【小题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 )( )
A.文章以“记忆里有许多青山”领起,至“我现在来记述这些”一段,是写对过去的回忆,从“这里失落了什么呢”至篇末,是议论与抒情。 |
B.文章第5段写到“几次听见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目的是为了引出对“一块土地”的纪念,对过去的经历的追思,对命运的思考。 |
C.作者认为“生命原是可以改变的”因为随着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我们对生命的感觉、理解是不同的,重过“野狼河”的经历就可以说明。 |
D.文章第8段描写雪景,起到了渲染雪后自然界静寂的氛围,触发对自然万物静寂的感悟,进而引发人们对生命是充实还是空虚的思考的作用。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届湖北武汉部分中学(五校)高二下期期中统考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小题。
山 窗 下 杨牧
记忆里有许多青山。
山涧的悠冷,瀑布的激越,手掌大的绿叶,粉颊似的红花。从一座深山走出来的那种失落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的惆怅,惟啼鸟知晓。 有一天下楼推开后院的纱门,迎头是一阵寒雨;那时我正想步行去校园听音乐会,那晚的节目里有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
马路一片湿寒,雪融了以后,春天正蹑足行来,西边的教堂正有人在唱诗,不知道他们在赞美什么。也许是赞美一千个湖泊,也许是赞美一万重青山,也许是哭泣,也许是平凡的忧郁而已。
有一次驱车东下去芝加哥,黄昏时分过一条小河,石桥下是蓊郁的树木,那时还是秋深时节,红叶在暮光里罩着一重白雾;桥边立了一块木牌,写道“野狼河”,一份孤寂蛮荒的情调。等我从芝加哥回来的时候,重过“野狼河”,心里撞击的感觉却轻得多,我几乎忘了第一次经过“野狼河”时的恐惧和寂寥。生命原是可以改变的,情景的感觉更可以改变。每一秒钟我们都在汲取天地的新印象,也在摧毁旧有的印象。
后来我几次听见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都很自然想到黑夜的寒风、细雨和院子里等待抽芽的两棵大榆树。
我现在来记述这些,来纪念这块土地。一年来的默想,使我觉悟到原来异乡风月、春秋、风雪使我惊讶的,不仅是那种陌生的满足而已,而是对于另一块土地、另一段岁月的回忆和思念。这使我想起二十岁那年,初从一位剑桥毕业的英国先生读希腊悲剧的那回事。那是有一年的秋天,冷沁的上午,我们读到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当那位先生高声念到俄狄浦斯王目盲后的呼唤——啊命运,命运!——我仿佛是一刹那被造物拍醒。现在我才了解,那原来也不是文学或古典的力量,那是记忆的力量,一切悲惨的想象确实在一瞬间被诗句剥得坦然,鲜血淋漓。最近再读希腊悲剧,感受便已经不同了。
这是失落了什么呢?抑是获得了什么呢?岁月和路程把心灵磨得苍老;思维和沉默把万重青山抹上一层白雾,盖上许多可怕的声响。有一位批评家说福克斯的小说是荒凉的,带着号角的声响。——其实生命整个都相当荒凉,带着号角的声响。
而人的思想每分钟每秒钟都在错乱,都在转变;有时自以为定型了的浪涛,也会像梦魇一般化为暴雨,像暴雨似的卷来。若是你曾经独自在家乡一条熟悉的山路里行走,若是你曾经想过到深涧里去洗濯你的身体,若是你曾经为一片漂流在谷底的败叶悲悼,你驻足哀伤,忽然一场暴风,你逃到一个山洞里等待天晴——你若也曾经有过那种经验,你就会觉得生命的充实和空虚。
生命的充实和空虚原是不容易说清楚的。冬天的时候,假期里,爱荷华城静极了,有一天中午,我在门口等一位教授接我去他家参加圣诞餐会。那时是十一点半,雪已经下了三个钟头了,我推开门时,雪仍在下,街上静得没有一丝声音,路上铺着一条厚棉絮,没有汽车,没有行人。雪无声地落,覆盖在一切物体上,小学校的体育场,河岸的树林,都静默得像死亡。我那时就说不出那种死寂到底应该是自然万物的充实抑是自然万物的空虚。我甚至不知道那种死寂到底应该是一种静谧抑是另一种嘈杂——这正和我小时候看海一样。
你能够说大海是喧哗的吗?即使你站在沙滩上,你听见大海的喧哗吗?也许你什么也没听见,也许那隆隆的幻象只是你心灵的冲击,也许是爱的呼唤,也许是憧憬的翻腾……
我只知道记忆里有许多青山,通过了时间和空间的迷雾,不知道失落了或获得了什么。我不能不低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节选自《叶珊散文集》,有删节)
【注】杨牧:台湾作家,笔名叶珊。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 )( )
A.文章以“记忆里有许多青山”领起,至“我现在来记述这些”一段,是写对过去的回忆,从“这里失落了什么呢”至篇末,是议论与抒情。 |
B.文章第5段写到“几次听见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目的是为了引出对“一块土地”的纪念,对过去的经历的追思,对命运的思考。 |
C.作者认为“生命原是可以改变的”因为随着人生经历的不断丰富,我们对生命的感觉、理解是不同的,重过“野狼河”的经历就可以说明。 |
D.文章第8段描写雪景,起到了渲染雪后自然界静寂的氛围,触发对自然万物静寂的感悟,进而引发人们对生命是充实还是空虚的思考的作用。 |
E、作者写了出涧瀑布、秋深红叶,写了漂流的败叶、静默的树林,在作者笔下,这些自然景物处处都可以引发灵感,引发对充实的人生思考。
2.文章在写景叙事时有时插入一两句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举例分析。(6分)
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原来也不是文学或古典的力量,那是记忆的力量。
(2)生命充实和空虚原是不容易说清楚的。
4.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意在悲叹“人生无常”“人生如梦”,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6分)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2011年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二学业水平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小题1】对一、二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钟书的文章可见一斑。 |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考。 |
D.选文行文机巧:明里赞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中讥讽西洋诗歌之短弊。 |
A.诗歌越短越好,长篇是没有价值的。 |
B.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是中国诗歌的特点。 |
C.外国诗不够含蓄,却是尖刻斩截的。 |
D.作者引用贾岛的诗,是想说明中国诗有很多是使用疑问语气来作为结束的。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0-2011年湖南省高二学业水平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1.对一、二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2.对一、二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联想,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钟书的文章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考。
D.选文行文机巧:明里赞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中讥讽西洋诗歌之短弊。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越短越好,长篇是没有价值的。
B.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是中国诗歌的特点。
C.外国诗不够含蓄,却是尖刻斩截的。
D.作者引用贾岛的诗,是想说明中国诗有很多是使用疑问语气来作为结束的。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不知”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哈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小题1】对一、二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钟书的文章可见一斑。 |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考。 |
D.选文行文机巧:明里赞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中讥讽西洋诗歌之短弊。 |
A.诗歌越短越好,长篇是没有价值的。 |
B.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是中国诗歌的特点。 |
C.外国诗不够含蓄,却是尖刻斩截的。 |
D.作者引用贾岛的诗,是想说明中国诗有很多是使用疑问语气来作为结束的。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
B.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
C.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富有含蓄和暗示性。 |
D.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
A.形式与旨趣,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钟书的文章可见一斑。 |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考。 |
D.选文行文机巧:明里赞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中讥讽西洋诗歌之短弊。 |
A.诗歌越短越好,长篇是没有价值的。 |
B.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是中国诗歌的特点。 |
C.外国诗不够含蓄,却是尖刻斩截的。 |
D.作者引用贾岛的诗,是想说明中国诗有很多是使用疑问语气来作为结束的。 |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一个偏见
钱钟书
(1)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魔鬼在但丁《地狱篇》第二十七出中自称:“敝魔生平最好讲理。”可见地狱之设,正为此辈;人生在世,言动专求合理,大可不必。当然,所谓正道公理压根儿也是偏见。依照生理学常识,人心位置,并不正中,有点偏侧,并且时髦得很,偏倾于左。古人称偏僻之道为“左道”,颇有科学根据。不过,话虽如此说,有许多意见还不失禅宗洞山《五位颂》所谓“偏中正”,例如学术理论之类。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世界太广漠了,我们圆睁两眼,平视正视,视野还是偏狭得可怜,狗注视着肉骨头时,何尝顾到旁边还有狗呢?至于通常所谓偏见,只好比打靶的瞄准,用一只眼来看。但是,也有人以为这倒是瞄中事物红心的看法。譬如说,柏拉图为人类下定义云:“人者,无羽毛之两足动物也。”可谓客观极了!但是按照希腊来阿铁斯《哲学言行论》六卷二章所载,偏有人拿着一只拨了毛的鸡向柏拉图去质问。博马舍《趣姻缘》里的丑角说:“人是不渴而饮,四季有性欲的动物。”我们明知那是贪酒好色的小花脸的打诨,而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偏宕之论确说透了人类—部分的根性。偏激二字,本来相连;我们别有所激,见解当然会另有所偏。假使我们说:“人类是不拘日夜,不问寒暑,发出声音的动物。”那又何妨?
(2)禽啭于春,蛩啼于秋,蚊作雷于夏,夜则虫醒而鸟睡,风雨并不天天有,无来人犬不吠,不下蛋鸡不报。惟有人用语言,用动作,用机械,随时随地做出声音。就是独处一室,无与酬答的时候,他可以开留声机,听无线电,甚至睡眠时还发出似雷的鼻息。语言当然不就是声音,但是在不中听,不愿听,或者隔着墙壁和距离听不真的语言里,文字都丧失了圭角和轮廓,变成一团忽涨忽缩的喧闹,踉鸡鸣犬吠同样缺乏意义,这就是所谓“人籁”!断送了睡眠,震断了思想,培养了神经衰弱。
(3)这个世界毕竟是人类主宰管领的。人的声音胜过一切。聚合了大自然的万千喉舌,抵不上两个人同时说话的喧哗,至少从第三者的耳朵听来。唐子西《醉眠》诗的名句“山静如太古”,大约指着人类尚未出现的上古时代,否则山上住和尚,山下来游客,半山开饭店茶馆,决不容许那座山清静。人籁是寂静的致命伤,天籁是能和寂静溶为一片的。风声涛声之于寂静,正如风之于空气,涛之于海水,是一是二。每日东方乍白,我们梦已回
而困未醒,会听到无数禽声,向早晨打招呼。那时夜未全消,寂静还逗留着,来庇荫未找清的睡梦。数不清的麻雀的鸣噪,琐碎得像要啄破了这个寂静;鸟鹊的声音清利像把剪刀,老鹳鸟的声音滞涩而有刺像把锯子,都一声两声地向寂静来试锋口。但是寂静似乎太厚实了,又似乎太流动了,太富于弹性了,给禽鸟啼破的浮面,立刻就填满。雄鸡引吭悠扬的报晓,也并未在寂静上划下一道声迹。慢慢地,我们忘了鸟啭是在破坏寂静;似乎寂静已将鸟语吸收消化,变成一种有声音的寂静。此时只要有邻家小儿的啼哭,楼上睡人的咳嗽,或墙外早行者的脚步声,寂静就像宿雾见了朝阳,破裂分散得干净。人籁已起,人事复始,你休想更有安顿。在更阑身倦,或苦思冥想时,忽闻人籁噪杂,最博爱的人道主义者,也许有时杀心顿起,恨不能灭口以博耳根清静。禽兽风涛等一切天簸能和寂静相安相得,善于体物的古诗人早已悟到。《诗经》中有“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下文就说明“有闻无声”;可见马嘶而无人喊,不会产生喧闹。《颜氏家训》也指出王籍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有闻无声的”感觉;虫鸟鸣噪,反添静境。雪莱诗《赠珍尼——一个回忆》里,描写啄木鸟,也说鸟啄山更幽,柯律立治《风瑟》诗云:“海声远且幽,似告我以静。”假使这个海是人海,诗人非耳聋头痛不可。所以我们常把“鸦鸣雀噪”来比人声喧哗,还是对人类存三分回护的曲笔。常将一群妇女的说笑声比于“莺啼燕语”,那简直是对于禽类的侮辱了。
(4)闹与热,静与冷,都有连带关系;所以在阴惨的地狱里,太阳也给人以寂寥之感。人声喧杂,冷屋会变成热锅,使人通身烦躁。叔本华《哲学小品》第二百七十八节中说,思想家应当耳聋,大有道理。因为耳朵不聋,必闻声音,声音热闹,头脑就很难保持冷静,思想不会公平,只能把偏见来代替。那时候,你忘掉了你自己也是会闹的动物,你也曾踹过楼下人的头,也曾嚷嚷以致隔壁的人不能思想和睡眠,你更顾不得旁人在说你偏见太深,你又添了一种偏见,又在人生边上注了一笔。
(文章有删节)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4分)
A.偏见是思想的副产品,有些看似偏宕之论,恰可能说出了人生的真相。所以人生在世,言动不必专求合理。
B.文中第三段画横线的句子,作者运用通感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鸟鹊、老鹳鸟的声音是“寂静的致命伤”。
C.“人籁”之所以扰人在于不能溶于寂静,而“天籁”能溶于寂静的原因在于听者“有闻无声”。
D.最后一段,作者在批评“人声”的同时,不忘反观自己,表现出巴金《小狗包弟》中的“自我解剖”精神。
E.居住条件差,人口密度大,中国人又是不论在私人场合还是公众场合都不吝制造声音的,所以在今天我们读这篇文章还是觉得颇有会心之处。
17.文章意在写人声之“害”,可开头远远地从“偏见”说起。从行文思路分析这种写法的独特效果。(4分)
18.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第二段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
19.结合文本,从下面四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来探究钱钟书“智性幽默”的散文风格。(8分)
(1)见解独特,论辩机智。
(2)学识渊博,旁征博引。
(3)取喻新颖,妙语迭出。
(4)亦庄亦谐,幽默讽刺。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7分)
山窗下
杨 牧①
①记忆里有许多青山。
②山涧的悠冷,瀑布的激越,手掌大的绿叶,粉颊似的红花。从一座深山走出来的那种失落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的惆怅,惟啼鸟知晓。
③有一天下楼推开后院的纱门,迎头是一阵寒雨;那时我正想步行去校园听音乐会。马路一片湿寒,雪融了以后,春天正蹑足行来,西边的教堂正有人在唱诗,不知道他们在赞美什么。也许是赞美一千个湖泊,也许是赞美一万重青山,也许是哭泣,也许是平凡的忧郁而已。
④有一次驱车东下去芝加哥,黄昏时分过一条小河,石桥下是蓊郁的树木,那时还是秋深时节,红叶在暮光里罩着一重白雾;桥边立了一块木牌,写道“野狼河”,一份孤寂蛮荒的情调。等我从芝加哥回来的时候,重过“野狼河”,心里撞击的感觉却轻得多,我几乎忘了第一次经过“野狼河”时的恐惧和寂寥。生命原是可以改变的,情景的感觉更可以改变。每一秒钟我们都在汲取天地的新印象,也在摧毁旧有的印象。
⑤后来我几次听见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②,都很自然想到黑夜的寒风、细雨和院子里等待抽芽的两棵大榆树。我现在来记述这些,来纪念这块土地。一年来的默想,使我觉悟到原来异乡风月、春秋、风雪使我惊讶的,不仅是那种陌生的满足而已,而是对于另一块土地、另一段岁月的回忆和思念。这使我想起二十岁那年,初从一位剑桥毕业的英国先生读希腊悲剧的那回事。那是有一年的秋天,冷沁的上午,我们读到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当那位先生高声念到俄狄浦斯王目盲后的呼唤――啊命运,命运!――我仿佛是一刹那被造物拍醒。现在我才了解,那原来也不是文学或古典的力量,那是记忆的力量,一切悲惨的想象确实在一瞬间被诗句剥得坦然,鲜血淋漓。最近再读希腊悲剧,感受便已经不同了。
⑥这是失落了什么呢?抑是获得了什么呢?岁月和路程把心灵磨得苍老;思维和沉默把万重青山抹上一层白雾,盖上许多可怕的声响。有一位批评家说福克斯的小说是荒凉的,带着号角的声响。――其实生命整个都相当荒凉,带着号角的声响。
⑦而人的思想每分钟每秒钟都在错乱,都在转变;有时自以为定型了的浪涛,也会像梦魇一般化为暴雨,像暴雨似的卷来。若是你曾经独自在家乡一条熟悉的山路里行走,若是你曾经想过到深涧里去洗濯你的身体,若是你曾经为一片漂流在谷底的败叶悲悼,你驻足哀伤,忽然一场暴风,你逃到一个山洞里等待天晴――你若也曾经有过那种经验,你就会觉得生命的充实和空虚。
⑧生命的充实和空虚原是不容易说清楚的。冬天的时候,假期里,爱荷华城静极了,有一天中午,我在门口等一位教授接我去他家参加圣诞餐会。那时是十一点半,雪已经下了三个钟头了,我推开门时,雪仍在下,街上静得没有一丝声音,路上铺着一条厚棉絮,没有汽车,没有行人。雪无声地落,覆盖在一切物体上,小学校的体育场,河岸的树林,都静默得像死亡。我那时就说不出那种死寂到底应该是自然万物的充实抑是自然万物的空虚。我甚至不知道那种死寂到底应该是一种静谧抑是另一种嘈杂――这正和我小时候看海一样。
⑨你能够说大海是喧哗的吗?即使你站在沙滩上,你听见大海的喧哗吗?也许你什么也没听见,也许那隆隆的幻象只是你心灵的冲击,也许是爱的呼唤,也许是憧憬的翻腾……
⑩我只知道记忆里有许多青山,通过了时间和空间的迷雾,不知道失落了或获得了什么。我不能不低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④。
(节选自《叶珊散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杨牧:台湾作家,笔名叶珊。②《第五交响曲》:以命运为主题。③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出自唐朝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怜”意为“爱”。
12.为什么说“生命原是可以改变的”?(4分)
答:
13.第⑤段写到几次听见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有何目的?(4分)
答:
14.第⑧段描写雪景,有何作用?(4分)
答:
15.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意在悲叹“人生无常”、“人生如梦”,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5分)
答: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福建省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