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14、用“考生和高校”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前年开始试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增加了高校选拔人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考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因而受到了高校和考生的普遍欢迎。

重组为:考生和高校                                                  

 

 

14、考生和高校普遍欢迎去年开始试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考生增加了选择高校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也增加了选拔人才的机会。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用“考生和高校”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前年开始试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增加了高校选拔人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考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因而受到了高校和考生的普遍欢迎。

重组为:考生和高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043

用“考生和高校”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前年开始试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增加了高校选拔人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考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因而受到了高校和考生的普遍欢迎。

考生和高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3

用“考生和高校”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前年开始试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增加了高校选拔人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考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因而受到了高校和考生的普遍欢迎。

考生和高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新教材 新同步 语文 高二下册 配人教版 题型:022

用“考生和高校”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前年开始试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增加了高校选拔人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考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因而受到高校和考生的普遍欢迎。

考生和高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金题金卷丛书 高中毕业班热点测试金卷·语文 题型:043

用“考生和高校”做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前年开始试行的春季高考,一方面增加了高校选拔人才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考生选择高校的机会,因而受到高校和考生的普遍欢迎。

考生和高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失败英雄”梁从诫

汪永晨

粱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行动。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注]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我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过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学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间河边开展课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70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梁先生,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

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们站在黄柏河边,这是当地人认为治理得不错的河,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一把水草,再站起来时,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了一起。粱先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部表达了他的态度: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20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在黄柏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论证中还把“对水污染的影响”列为“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危害”的一类,甚至时至今日,还在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了。

那次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的年会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他写的文章,表述自己对长江污染应如何面对的见解。那篇文章中梁先生这样写道: “江水轻拍船舷,船在微微晃动。舟上有人难眠。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扬,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出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消息。令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子什么年代起从这里消失,也不可考。若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历史的冷眼将始终注视着三峡,注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

我和粱先生曾一起参加一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工作午餐。梁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和克林顿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饶有兴致地问:“这种金丝猴的数量还有多少?”“不足1200只。而且据我们所知,这是灵长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哦,那是我的表亲!”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今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不足1200只”,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野人”的足迹——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梁先生。在我写梁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在台下、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过我,5个。那是在某国家机关。我问梁先生,那你讲了吗?

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5个人讲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环保历程。梁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

梁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梁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本书写梁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问过梁先生,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为‘表亲’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梁先生您不会反对吧!         

(有删节)

[注]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作家、建筑学家林徽因。

(1)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站在黄柏河边,梁先生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他对于三峡工程的否定,他认为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B.梁先生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是为了将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生态环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表达了对三峡环境破坏严重的忧虑。

    C.梁从诫曾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是因为它是灵长类中除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而且这种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都是濒危动物。

    D.从作家徐刚捞起水草时的神情来看,黄柏河并没有治理好,但当地环保官员却认为治理得不错;梁先生在某国家机关做讲座,却只有五位听众,这都说明政府部门对环保工作不重视。

    E.本文通过对“失败英雄”梁从诫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环保斗士为保护环境奔走呼吁、不计得失、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2)这篇传记的题目“‘失败英雄’梁从诫”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3)梁从诫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这个比喻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

(4)“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请你从“继承”、“信念”、“责任感”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节选)

刘仰东

梁漱溟是不是学者,这本来不成问题。1916年,他23岁时就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次年开讲,先讲“印度哲学”,再讲“儒家哲学”。讲“儒家哲学”时,听者踊跃,除一般学生外,还有四五十岁的前辈,还有一些当时及后来的风云人物。四年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更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他的。

但是,梁漱溟本人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也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他生前曾在许多文字或演讲中明确表态。1930年,他在题为《我是怎样一个人》的文章中写道:“大家误解我什么?这就是误认为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都不合适: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谈学问,在我只是不得已,非是有心……我只是好发现问题——尤其易从人事上感触发现问题。有问题,就要用心思;用心思,就有自己的主见;有主见,就从而有行动发出来。外人看我像是在谈学问,其实我不过好用心思来解决我的问题而已,志不在学问也。”

此时,梁漱溟不足40岁,他的后半生,依然没有变。在梁漱溟看来,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他曾说:“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他认为如果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只当做哲学思想来讲,则“其固有精神实质亡矣”!梁漱溟曾再三强调,孔子的学问是专门致力于人的身心进于自觉、自主,使人的生命整体上有所变化和提高,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修养实践上。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这个观点贯穿于梁漱溟的一生,他晚年依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有的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中国古书汗牛充栋,除了少数研究者,未必人人都要去读,但有一本书,即《论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是不可不读的。

1924年夏天,他在当讲之年毅然辞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大学的讲台上。当时也有几所大学请梁漱溟去,但梁漱溟谢绝了这些邀请。多年后,他在写给侄子的信中说:“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责任。”又说,我“处处皆有责任,而我总是把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梁漱溟南来而北往,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于他的“人生实践”之路。

他在1924年(31岁)辞去北大教职后,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山东、广东、上海、山西、河南等地办学和考察。自1931年起,梁漱溟落脚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他的长子梁培宽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没有水电,我们生活在那里,吃的是井水,点的是油灯。……基本上过的就是农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梁漱溟一干就是七年。他在自撰的《生平述略》中说:“1931年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它以全体乡民或村民为对象,培养农民的团体生活习惯与组织能力,普及文化,移风易俗,并借团体组织引进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

抗战的爆发,让梁漱溟为之努力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戛然而止。但随后他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1938年1月,梁漱溟访问延安,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1939年2月,梁漱溟赴晋冀豫皖苏鲁等地的敌后游击区巡视,与国民党将领和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罗荣桓、陈光、彭雪枫等都进行了会晤。1940年底,梁漱溟与黄炎培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试图以“第三方面”的力量促成两党的团结,以求抗战的最后胜利。

30岁到50岁,被视为生命的黄金时期。而梁漱溟从31岁退出北大后,二十余年间奔走于社会,他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无疑都属于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自这个意义上看,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A.梁漱溟23岁时,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四年后,就因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使他享有了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

B.抗战爆发后,梁漱溟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

C.梁漱溟认为,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为了实践这一观点,他在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

D.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这就是梁漱溟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的目的。

E.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这正是他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意义之所在。

(2)梁漱溟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学者?他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3)本文题目是《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那么,请根据全文,简要说说梁漱溟的“与众不同”之处。

答:                                                                             [

(4)文章作者认为,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各题。

黑石礁

陈丹晨

傍晚,我站在黑石礁。海水,轻轻地拍打着岩石,像是充满着恋情的爱抚。

黑石礁,是真正的黑色的,有的几乎像煤一样还带有光泽,她似乎缺少一般海滨所特有的风韵。

黄昏时分容易使人产生对白日的依恋。此刻坐在礁石上,听着海水的呜咽,我又想起了她带有深情的感叹:“真的,我现在有一种愈来愈浓的怀旧情绪……”

    她兴奋地叙述这几年找到的、重新恢复了联系的中学时代的老同学的情况:有的当了大学党委书记,有的成了全国著名的科学家,有的成了高级工程师、外科主治大夫、大学副教授,有的当了记者、中学老师、机关干部。她还谈到了当年走出校门不久,就在抗美援朝的空战中壮烈牺牲的那位老同学,我们都熟悉他,还谈起了他的音容笑貌;她也谈到在“浩劫”中被迫害致疯、跳海自杀的那位女同学……

三十多年没有见了,她一直就在黑石礁的附近工作、生活。当想方设法找到我时,她已认不出我来了,我却一眼就叫出她的名字。当年,她是班上最矮小也是衣着最朴素清苦的一个,扎着两条小辫,带着一副眼镜。我在她的面前,总觉得像小弟弟似的幼稚无知。如今,她微微有点发胖,但还是矮小的个子,带着眼镜,像个大姐姐关切地问这问那。我们互相急迫地提出了许许多多问题,几乎每一个问题还没有说上两句,就被另一个问题打断了。要说的,要问的太多了。往事,就像醇厚芬芳的陈酒,使人兴奋、神往,哪怕其中也有不少苦涩的味道。

但当她讲到自己时,尽管她是平静的、满足的,我却感到意外和困惑。1948年,她还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就参加了地下党组织。她还曾被派到烟草公司去当女工,从事工人运动,怪不得我总觉得她老练沉着。但这一点不妨碍她对同学的热情,不影响一个女孩子的天真活泼。那个时候的革命者与凡人是一样的,是有血有肉的,真诚而富有人情味的;当然对于革命的狂热和向往却是常人不易理解的。所以刚解放,她就只身北上,来到这个黑石礁所在的著名城市里工作。因为工作需要,她长期做党委、纪律检查部门的秘书;因为革命需要,她又上了四年工科大学,当了三年技术员;后来还是工作需要,她又继续做秘书、行政工作;同样因为革命需要,还当过七年农民,做过一年工人。她没有发明创造,也没有惊人的业绩,只会勤勤恳恳埋首工作。现在,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官职,没有技术职称;她没有政治历史问题,也没有出身反动家庭问题,更没有犯过任何错误。这次凋整工资时,也没有按大学生待遇,只升了一级。过去多次调整工资时,或是她让掉了,或是别人把她忘掉了,现在她还只是拿十九级的工资。她有很老的资历,也有大学的学历,但没有许多老同学那样富有色彩的荣耀和地位。她后悔吗?不,一点不。她不平吗?不,一点不。当我看到她叙述别人时的喜悦神态,讲到自己时的平静声调,恍惚一个扎着小辫、带着眼镜、矮小的姑娘形象又在我的眼前浮现。那是多么纯朴天真的人啊!

    那天晚上,我和她的一家小聚。她的爱人总是憨厚地笑着劝我喝酒吃菜,他在市级机关里做研究工作。她的儿子、媳妇、女儿和未来的女婿轮流向我敬酒、给我夹菜,欢迎我这个从远方突然来临的陌生人。他们中有当工人的,有做团委工作的,有当兵的,一个个都像他们的母亲一样单纯、热情。我多么希望他们的未来不再重尝“文革”那种艰辛和坎坷,将有更多的自己的思考和创造;但是我也希望他们能经历这大海的淘洗和搏击,因而更加坚强和有生命力。

    黑石礁冷清清地矗立在褐色的水浪中。在愈来愈浓重的夜雾中,她黑色的身影显得坚毅、沉着。她是平凡的,她不搔首弄姿。她纯朴,甚至带着一点钝拙。她默默地送走和海水一样流逝了的一天。

文章开头与结尾都对黑石礁进行了描写,有何用意?

“她”谈到中学时代的老同学的情况和谈到自己的情况时态度有何不同?作者对此有何评价?

怎样理解“往事,就像醇厚芬芳的陈酒,使人兴奋、神往,哪怕其中也有不少苦涩的味道”?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文后各题。

                梁漱溟为什么与众不同(节选)

刘仰东

    梁漱溟是不是学者,这本来不成问题。1916年,他23岁时就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次年开讲,先讲“印度哲学”,再讲“儒家哲学”。讲“儒家哲学”时,听者踊跃,除一般学生外,还有四五十岁的前辈,还有一些当时及后来的风云人物。四年后,《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更使他享有新儒学先驱者的盛名。他是因学问而出名的,世人历来也是以“知名学者”来看待他的。

    但是,梁漱溟本人却一向不自视为学者,也一向不为了学问而做学问。他生前曾在许多文字或演讲中明确表态。1930年,他在题为《我是怎样一个人》的文章中写道:“大家误解我什么?这就是误认为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都不合适: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谈学问,在我只是不得已,非是有心……我只是好发生问题——尤其易从人事上感触发生问题。有问题,就要用心思;用心思,就有自己的主见;有主见,就从而有行动发出来。外人看我像是在谈学问,其实我不过好用心思来解决我的问题而已,志不在学问也。”

    此时,梁漱溟不足40岁,他的后半生,依然没有变。在梁漱溟看来,儒学也好,佛学也好,都是人生实践之学。他曾说:“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他认为如果在大学讲堂里把孔子学说只当做哲学思想来讲,则“其固有精神实质亡矣”!梁漱溟曾再三强调,孔子的学问是专门致力于人的身心进于自觉、自主,使人的生命整体上有所变化和提高,将自己的智慧用于修养实践上。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这个观点贯穿于梁漱溟的一生,他晚年依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有的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而中国古书汗牛充栋,除了少数研究者,未必人人都要去读,但有一本书,即《论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是不可不读的。

    1924年夏天,他在当讲之年毅然辞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北大教职,此后,再也没有回到大学的讲台上。当时也有几所大学请梁漱溟去,但梁漱溟谢绝了这些邀请。多年后,他在写给侄子的信中说:“我这里没有旁的念头,只有一个念头:责任。”又说,我“处处皆有责任,而我总是把最大的问题摆在心上。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在这样的信念驱动下,梁漱溟南来而北往,数十年如一日,奔波于他的“人生实践”之路。

他在1924年(31岁)辞去北大教职后,先用七八年的时间,到山东、广东、上海、山西、河南等地办学和考察。自1931年起,梁漱溟落脚山东邹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他的长子梁培宽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没有水电,我们生活在那里,吃的是井水,点的是油灯。……基本上过的就是农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梁漱溟一干就是七年。他在自撰的《生平述略》中说:“1931年与同仁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它以全体乡民或村民为对象,培养农民的团体生活习惯与组织能力,普及文化,移风易俗,并借团体组织引进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

抗战的爆发,让梁漱溟为之努力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戛然而止。但随后他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1938年1月,梁漱溟访问延安,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了广泛接触。1939年2月,梁漱溟赴晋冀豫皖苏鲁等地的敌后游击区巡视,与国民党将领和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罗荣桓、陈光、彭雪枫等都进行了会晤。1940年底,梁漱溟与黄炎培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试图以“第三方面”的力量促成两党的团结,以求抗战的最后胜利。

30岁到50岁,被视为生命的黄金时期。而梁漱溟从31岁退出北大后,二十余年间奔走于社会,他参与的所有社会活动、政治活动,无疑都属于在儒家大义指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自这个意义上看,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

(选自《中华读书报》,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A.梁漱溟23岁时,在蔡元培校长的引荐下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门(系),

     四年后,就因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出版,使他享有了新儒学先

     驱者的盛名。

   B.梁漱溟认为,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儒家的

     精神用在自己身上,用在人类社会。为了实践这一观点,他在山东邹

     平开始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活动。

   C.抗战爆发后,梁漱溟进入了自己政治上的活跃岁月,其目的也是为

     了解决所谓最大的问题,即所谓中国问题。

   D.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从根本上建设国家,这就是梁漱溟与同仁 赴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研究院的目的。

   E.梁漱溟虽享学者之名,实乃一个社会活动家。这正是他在儒家大义指 导下的远离书斋的人生实践意义之所在。

(2)梁漱溟为什么不认为自己是学者?他辞去北大教职,转而到许多地方办学考察,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