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12、以“政府”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4分)

当公众的生命健康因为必须入口的食品受到威胁时,公众是需要政府为食品安全把关,而不是需要政府为食品企业做“担保”,更不需要企业把政府的“担保”当成刀枪不入的“护身符”。

 

 

12、答案:政府在公众的生命健康因为必须入口的食品受到威胁时,应该为公众的食品安全把关,而不应该为食品企业做“担保”,更不应该让企业把政府的“担保”当成刀枪不入的“护身符”。(“当公众……时”位置恰当1分,原句的后三句调成“应该…不应该……更不应该”2分,调整后语句通顺1分。)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语言表达

以“政府”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6分)
当公众的生命健康因为入口的食品受到威胁时,公众需要政府为食品安全把关,而不是为食品企业做“担保”,更不需要企业把政府的“担保”当成刀枪不入的“护身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以“政府”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4分)

当公众的生命健康因为必须入口的食品受到威胁时,公众是需要政府为食品安全把关,而不是需要政府为食品企业做“担保”,更不需要企业把政府的“担保”当成刀枪不入的“护身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以“政府”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

当公众的生命健康因为入口的食品受到威胁时,公众需要政府为食品安全把关,而不是为食品企业做“担保”,更不需要企业把政府的“担保”当成刀枪不入的“护身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以“政府”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6分)
当公众的生命健康因为入口的食品受到威胁时,公众需要政府为食品安全把关,而不是为食品企业做“担保”,更不需要企业把政府的“担保”当成刀枪不入的“护身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上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

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仆妾,有欲告者,则杀以灭口。绛捕置于法。甲与乙被酒相殴击,甲归卧,夜为人断足。妻称乙,告里长,执乙诣县,而甲已死。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绛命取僧系庑下,诘妻奸状,即吐实。人问其故,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州,至击登闻鼓,皆不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聿骇谢,即日归整田。

绛为官精明,然不苛暴。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多盗贩盐,制置使建言,满二十斤者皆坐徒。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笞而纵之。擢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州大水冒城,民庐荡析。绛出库钱,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流移者皆复业。又甓(pì砖)其城,因门为闸,以御湍涨。后人守其法。

后绛入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绛所至有威名,工于文辞,为流辈推许。虽在中书,而蕃夷书诏,犹多出其手。数请老,神宗命其子耆宁校书崇文院,慰留之。既得谢,帝眷眷命之曰:“卿可营居京师,朕当资币金,且便耆年仕进。”绛曰:“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敢冀赐邪?”既行,追赍白金千两,敕以蚤还。绛至吴逾岁,以老病奏,恐不能奉诏。三年而薨,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师,谥曰章简。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绛命取僧系庑下               系:捆绑。

B. 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       博:斗殴

C. 因门为闸,以御湍涨           因:利用。

D. 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         寻:不久。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元绛“为官精明”和“不苛暴”的一组是

A. ①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

②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

B. ①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②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

C. ①绛捕置于法。

②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

D. ①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

②既行,追赍白金千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绛的祖先本来不姓元,唐代末年,元绛曾祖父曾经为保卫乡里聚集众人,进入并据有了信州,后被杨氏打败,逃奔到杭州,改姓元。祖父在吴越做官,于是成为钱塘人。

B. 元绛任江宁推官时,上元县有甲乙二人酒醉后打架,甲夜里被人砍死了。甲的妻子说是乙砍的,告到里长那里,又抓着乙去到县衙。元绛最终查明真相,惩治了真凶。

C. 元绛任台州知府时,有一次台州城外发大水,百姓的房屋被冲倒。元绛就用砖头砌高城墙,利用城门作为水闸,用以抵御湍急暴涨的水流,后来的台州官员也都沿用这一方法。

D. 元绛不论在哪里做官都有很好的名声,并且擅长文辞,被当时的人推重赞赏。即使后来在内廷中任职,皇帝给蕃夷的诏书,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 (5分)

译文:                                

                                     

 (2) 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 (5分)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上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
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仆妾,有欲告者,则杀以灭口。绛捕置于法。甲与乙被酒相殴击,甲归卧,夜为人断足。妻称乙,告里长,执乙诣县,而甲已死。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绛命取僧系庑下,诘妻奸状,即吐实。人问其故,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州,至击登闻鼓,皆不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聿骇谢,即日归整田。
绛为官精明,然不苛暴。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多盗贩盐,制置使建言,满二十斤者皆坐徒。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笞而纵之。擢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州大水冒城,民庐荡析。绛出库钱,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流移者皆复业。又甓(pì砖)其城,因门为闸,以御湍涨。后人守其法。
后绛入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绛所至有威名,工于文辞,为流辈推许。虽在中书,而蕃夷书诏,犹多出其手。数请老,神宗命其子耆宁校书崇文院,慰留之。既得谢,帝眷眷命之曰:“卿可营居京师,朕当资币金,且便耆年仕进。”绛曰:“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敢冀赐邪?”既行,追赍白金千两,敕以蚤还。绛至吴逾岁,以老病奏,恐不能奉诏。三年而薨,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师,谥曰章简。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绛命取僧系庑下              系:捆绑。
B. 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      博:斗殴
C. 因门为闸,以御湍涨          因:利用。
D. 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        寻:不久。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元绛“为官精明”和“不苛暴”的一组是
A. ①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
②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
B. ①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②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
C. ①绛捕置于法。
②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
D. ①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
②既行,追赍白金千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绛的祖先本来不姓元,唐代末年,元绛曾祖父曾经为保卫乡里聚集众人,进入并据有了信州,后被杨氏打败,逃奔到杭州,改姓元。祖父在吴越做官,于是成为钱塘人。
B. 元绛任江宁推官时,上元县有甲乙二人酒醉后打架,甲夜里被人砍死了。甲的妻子说是乙砍的,告到里长那里,又抓着乙去到县衙。元绛最终查明真相,惩治了真凶。
C. 元绛任台州知府时,有一次台州城外发大水,百姓的房屋被冲倒。元绛就用砖头砌高城墙,利用城门作为水闸,用以抵御湍急暴涨的水流,后来的台州官员也都沿用这一方法。
D. 元绛不论在哪里做官都有很好的名声,并且擅长文辞,被当时的人推重赞赏。即使后来在内廷中任职,皇帝给蕃夷的诏书,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5分)
译文:                                
                                    
(2) 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5分)
译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模拟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世景,广平人,河南尹翻之第三弟也。少自修立,事亲以孝闻。与弟道玙,博览群言,尤精经义。族兄弁甚重之。举秀才,对策上第,拜国子助教,迁彭城王勰开府法曹行参军。勰爱其才学,雅相器敬。高祖亦嘉之。迁司徒法曹行参军。景明刑理,著律令,裁决疑狱,剖判如流。转尚书祠部郎。彭城王勰每称之曰:“宋世景精识,尚书仆射才也。”台中疑事,右仆射高肇常以委之。世景既才长从政,加之夙勤不怠,兼领数曹,深著称绩。频为左仆射源怀引为行台郎。巡察州镇十有余所,黜陟赏罚莫不咸允。迁徒七镇,别置诸戍,明设亭候,以备北虏。怀大相委重。还而荐之于世宗曰:“宋世景文武才略,当今寡俦,清平忠直,亦少其比。陛下若任之以机要,终不减李冲也。”世宗曰:“朕亦闻之。”尚书令、广阳王嘉,右仆射高肇,吏部尚书、中山王英共荐世景为国子博士,寻荐为尚书右丞。王显与宋弁有隙,毁之于世宗,故事寝不报
  寻加伏波将军。行荥阳太守。郑氏豪横,号为难治。济州刺史郑尚弟远庆先为苑陵令,多所受纳,百姓患之。世景下车,召而谓之曰:“与卿亲,宜假借。吾未至之前,一不相问,今日之后,终不相舍。”而远庆行意自若。世景绳之以法,远庆惧,弃官亡走。于是僚属畏威,莫不改肃。终日坐于厅事,未尝寝息。县史、三正及诸细民,至即见之,无早晚之节。来者无不尽其情抱,皆假之恩颜,屏人密语。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奸摘伏,有若神明。尝有一吏,休满还郡,食人鸡豚;又有一干,受人一帽,又食二鸡。世景叱之曰:汝何敢食甲乙鸡豚,取丙丁之帽!吏干叩头伏罪。于是上下震悚,莫敢犯禁。坐弟道玙事除名。
  世景友于之性,过绝粗于人,及道玙死。哭之哀切,酸感行路,形容毁悴,见者莫不叹愍。岁余,母丧,遂不胜哀而卒。世景尝撰《晋书》,竟未得就。(选自《魏书》  有删改)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器敬——雅:文雅
B.裁决疑——狱:案件
C.与卿亲,宜假借——假借:宽容
D.弟道与事除名——坐:因
2.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宋世景“清平忠直”的一项是(     )
①裁决疑狱,剖判如流
②黜陟赏罚莫不咸允
③世景绳之以法
④僚属畏威,莫不改肃
⑤终日坐于厅事,未尝寝息
⑥民间之事,巨细必知,发奸摘伏,有若神明
A. ①④⑥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世景自幼就注重品德修养,以孝闻名,又广泛涉猎,精通儒家经书,所以很被族兄宋弁推重。
B.宋世景才华出众,勤勉有加,得到左仆射高肇、中山王英的赏识推荐,先后担任行台朗、国子博士和尚书右丞。
C.宋世景任荥阳太守时,打击豪强,惩治奸邪,重视吏治,威震一方。
D.宋世景关爱百姓,平易近人,接待来访,热情坦诚。
4.把文言文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显与宋弁有隙,毁之于世宗,故事寝不报。
文:                                                           
(2)来者无不尽其情抱,皆假之恩颜,屏人密语。
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庄辛说楚襄王

《战国策》

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祅祥(凶兆)乎?”庄辛曰:“臣诚见其必然者也,非敢以为国祅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

庄辛去之赵。留五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揜(yǎn:流亡,困迫)于城阳。于是使人发驺(zōu车马)征庄辛于赵。庄辛曰:“诺。”

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

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也如同这样)。俯啄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颈为招。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咸。

“夫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游于江海,淹乎大沼,俯啄鳝鲤,仰啮菱衡,奋其六翮(hé翅膀)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射者,方将修其碆卢(碆pó:石镞,即石制的箭头;卢,涂漆的黑弓),治其矰缴(zēngzhuó:矰,短矢。缴,系矢的生丝线),将加己乎百仞之上。被礛磻(jiān bō:锐利的石制箭头),引微缴,折清风而抎(抎:同“陨”,音yǔn,坠落)矣。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

“夫黄鹄,其小者也,蔡灵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饮茹溪之流,食湘波之鱼,左抱幼妾,右拥嬖女(bì宠幸的女子),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国家为事。不知夫子发(楚将名)方受命乎灵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蔡灵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载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ráng)侯(秦将魏冉名)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塞之外。”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于是乃以执珪(楚国爵名)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生老悖乎                悖:违背

B. 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      卒:始终

C. 以其颈为招              招:射击的目标

D. 饭封禄之粟              饭;:动词,吃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                 以执珪而授之

B.王独不见夫蜻蛉乎                   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 

C.臣诚见其必然者也                   奋其六翮而凌清风

D. 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

11.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主要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都由对话完成,塑造了庄辛这一机智果敢、有胆有识、从容善辩的策士形象。

B. 庄辛针对楚襄王的淫逸侈靡、不顾国政直言进谏,指出襄王如此行径必遭杀身之祸,触怒襄王而被逐出了楚国。

C. 本文引譬设喻,由蜻蛉、黄雀、黄鹄至蔡灵侯,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物到人,最后指出襄王处境的危险,娓娓道来却步步紧逼,极具说服力。

D. 这篇作品通过庄辛对楚襄王的劝谏,说明一国之君必须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如果只图眼前享乐,丧失警惕,必将引起严重祸害。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臣请辟于赵,淹留以观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3.庄辛用“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的事例有何目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失败英雄”梁从诫

汪永晨

梁从诫先生领导创建了国内首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自1993年成立以来,“自然之友”开展了许许多多环保方面的重大行动。我曾亲耳听过梁先生的这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当时,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注]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我曾拉梁先生和我一起去过我的环保启蒙地江苏省睢宁县大余小学。这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学校开展爱鸟活动的一所农村小学。那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用绘画、唱歌、跳舞等形式,在田间河边开展课外活动,表达人类对小鸟的热爱。那次,年近70岁的梁先生在小学参加农村孩子的爱鸟活动,那活泼劲儿和孩子们不分高低。至今我脑子里还有着返璞归真的梁先生,如同孩子般在农村小学的操场上和孩子们一起跑跑跳跳的情形。作为国家环保局的“环境使者”,我和梁先生曾一起去过三峡。我们站在黄柏河边,这是当地人认为治理得不错的河,所以请我们这些环保使者来看。对那治理过的河水还有质疑的作家徐刚蹲在江边捞起一把水草,再站起来时,眉头皱起来,鼻子和嘴也都挤在了一起。梁先生也不客气地对陪着我们的环保局干部表达了他的态度:人的认识当然是要有一个过程的。20年前,在黄柏河还能见底的那个年代,要人们认识到水库将对邻近水域带来多么严重的负面影响,也许不够现实。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在黄柏河已经开始由绿变黑的时候,在论证中还把“对水污染的影响”列为“影响较小,采取有效措施后可减小危害”的一类,甚至时至今日,还在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就很难说是实事求是的了。那次三峡归来,在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环保使者的年会上,梁先生送给我一本杂志,上面有他写的文章,表述自己对长江污染应如何面对的见解。那篇文章中梁先生这样写道:“江水轻拍船舷,船在微微晃动。舟上有人难眠。遥想当年,李白遇赦,从奉节东下,一路神采飞扬,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不朽诗句。寥寥数字,向我们透露了一千多年前三峡森林茂密、野生动物出没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消息。令人面对两岸濯濯童山,峡中滔滔黄水,李白诗中景色,已无法想象;森林与猴子什么年代起从这里消失,也不可考。若诗仙再世,与我辈同行,又会写下怎样的诗句留给后人?历史的冷眼将始终注视着三峡,注视着长江,注视着我们!”

我和粱先生曾一起参加一个美国高层代表团到华访问的工作午餐。梁先生向美国官员讲起他和克林顿的见面,讲起他当时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克林顿饶有兴致地问:“这种金丝猴的数量还有多少?”“不足1200只。而且据我们所知,这是灵长类中除了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哦,那是我的表亲!”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今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想起他说的“不足1200只”,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我刚刚出版的新书<追寻“野人”的足迹——中国环保领跑人》中,第一位“野人”就是梁先生。在我写梁先生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这些年来,梁先生的演讲,直接、间接的听众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坐在台下、课堂上听梁先生讲课,最多一次有多少人,我也不知道,可最少的一次有多少,梁先生亲口告诉过我,5个。那是在某国家机关。我问梁先生,那你讲了吗?他告诉我,当然不能放弃,我还像是下面坐着成千上万的听众那样给那5个人讲了中国民间组织的环保历程。梁先生告诉他们: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不仅仅是专家的事情,如果我们作为普通的公民,不参与、不支持、不关注环境保护,仅靠政府和专家,任何国家都是不可能把环境治理好的。

梁先生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

梁先生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出版。在这本书写梁先生的章节中,最后一句话是:“我没有问过梁先生,但我想我的这个假设:为‘表亲’奔走,是这辈子要一直奔下去了,是不是就是出于从父辈那里得到的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梁先生您不会反对吧!(有删节)

[注]梁从诫的祖父是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母亲是著名作家、建筑学家林徽因。

下列对这篇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梁先生遥想李白当年沿江而下的景象,是为了将长江两岸曾经草木丰茂、野生动物出没的生态环境与现在的童山黄水作对比,表达了对三峡环境破坏严重的忧虑。

B.站在黄柏河边,梁先生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他对于三峡工程的否定,他认为说三峡水库污染“问题不大”,并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C.梁从诫曾将一张滇金丝猴母子的照片作为礼物送给克林顿,是因为它是灵长类中除人类之外唯一的红唇动物,今天想起梁先生当时的介绍,好像刚明白梁先生当时的用心——我们都是濒危动物,金丝猴和保护金丝猴的人。

D.从作家徐刚捞起水草时的神情来看,黄柏河并没有治理好,但当地环保官员却认为治理得不错;梁先生在某国家机关做讲座,却只有五位听众,这都说明政府部门对环保工作不重视。

E.本文通过对“失败英雄”梁从诫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环保斗士为保护环境奔走呼吁、不计得失、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

这篇传记的题目“‘失败英雄’梁从诫”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梁从诫说:“或许,当今的人类就像坐在‘泰坦尼克号’上,你有一等舱的乐趣,我有二等舱的活法。突然有一天撞上冰山,停也停不下来,拐也拐不了弯,大家只能同归于尽。”这个比喻有什么深意?请简要分析。

“梁先生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信念: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请你从“继承”、“信念”、“责任感”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续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贫不自振    振:振作       B.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  辞:告辞

C.遁还,客巴西  遁:逃走       D.帝爱其才,数宴见      数:屡次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①召入,而时白已醉           ②拔剑而啖之

C.①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②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

D.①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其中不能分别表现杜甫“热衷功名”和李白“放荡不羁”的是(    )

A.①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     ②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B.①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②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C.①伏惟天子哀怜之                         ②益骜放不自修

D.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②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年少时生活贫困,但是很有才能。他客居在吴越等地,李邕很看重他的才能,第一个去看望他。后来他参加进士考试没有中,滞留在了长安。

B.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神仙下凡”。后李白得到玄宗的厚爱,被授予官职,可是他狂骜不驯,常常和酒友到闹市上喝得烂醉。

C.杜甫为了摆脱贫困,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一方面这是古代文人欲就功名事业、积极进取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杜甫郁郁不得志的愁苦思想。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然而政治头脑过于简单,壮志终至成空。在宫中,李白竟“使高力士脱靴”,表现出他性格的天真、孤傲。后来他云游四方,还曾经身穿宫廷的锦袍坐在船中。

下列杜甫和李白的诗句能分别体现出原文所表现出的两人的政治遭遇的一组是(    )

A.①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①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①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②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D.①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翻译下列句子。

(1)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