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语文 > 题目详情

1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A.韦庄,字端己,曾作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他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因其风格都趋于豪放,并称“温韦”。

B.韩愈,字退之,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有《昌黎先生集》,其代表作“永州八记”可谓寓言文学的典范之作。

C.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但在内容上有明显不足,多为泛咏旅思、绮情之作。

D.欧阳修,字明允,号放翁,又号六一居士。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

评卷人

得分

 

 

四、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11、C(A,韦庄与温庭筠同是“花间词”的代表人物,风格绮靡,浓艳;B,“永州八记”是柳宗元的代表作;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明允是苏洵的字,放翁是陆游的号。)

四、填空题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A.韦庄,字端己,曾作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他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因其风格都趋于豪放,并称“温韦”。

B.韩愈,字退之,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有《昌黎先生集》,其代表作“永州八记”可谓寓言文学的典范之作。

C.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他的词富艳精工,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但在内容上有明显不足,多为泛咏旅思、绮情之作。

D.欧阳修,字明允,号放翁,又号六一居士。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3-2014学年河北省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

孤傲俞平伯

俞平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

俞平伯一生爱好昆曲,而这爱好又与他的爱情相关。1917年,俞先生与许宝驯结成秦晋之好。许家都是昆曲爱好者,许宝驯之父许引之是业余昆曲家,许宝驯的姐姐弟弟也喜爱昆曲。尤其是许宝驯,扮相漂亮,嗓音又好,唱起来字正腔圆,并且能填词谱曲。

20世纪50年代中期,醉心于《红楼梦》研究的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遂淡泊了政治,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每逢星期四上午,夫妇俩便专门请来笛师伴唱。来了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俞平伯与许宝驯每年夏天都要坐公共汽车或三轮车去颐和园。这给幼小的外孙韦柰留下童话般的印象:外公租了人工摇的乌篷船,带着笛师,带了吃喝的东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一群游客围着听,都觉得很惊奇。

19568月,在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等人的帮助下,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这就是北京昆曲研习社。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研习社最有影响的是对《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俞平伯与弟子精心整理校订,全体社员通力合作把《牡丹亭》推上舞台,1958102在北京试演了一场,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演出。俞平伯生性耿介孤傲,不善应酬。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与大家合影,却找不到俞平伯,后来发现他是上台了,可是他取了自家的三弦又下去了,总理笑他书呆子。195910月,《牡丹亭》在长安戏院演出了两场,北京昆曲研习社作为当年唯一参加国庆献礼演出的业余社团,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演出结束,文化部的一位高官来看望俞平伯,俞先生不说话,只抽烟。高官问:身体好吗?答:嗯。高官说:我们走了。答:嗯。既不客套,也不送客。

文革开始后,一些乌合之众冲击俞平伯的家,从老君堂抄走了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后来又将其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办学习班,把他的书挂在墙上批判。俞平伯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每天给夫人写一封信。造反派给他戴上纸糊的高帽子,让他敲着锣走在游街队伍的第一个,他也淡然处之。

牛棚放出来后,俞平伯全家被赶到一个小房子里居住,工资也被扣发,只给少许生活费。19711月,作为特殊照顾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夫妇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

1972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有关部门不得不给俞平伯调整住房、补发工资。一天,几个人提着皮包来到俞平伯家。俞先生点完钱后不慌不忙地问:这只是本钱,利息在哪里?来人都很惊愕,说:没有利息。俞先生说:工资是国家给我的,扣这么多年是错误的。今天你们来送钱就是很好的证明,还本付息是常识。来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说得几个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选自《名人传记》20121)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

A.俞平伯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是新红学开拓者之一。

B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于19568月,这是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

平伯的家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

C.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

们从中贪污。这体现了他憎恶贪腐、憎恶黑暗的一面。

D20世纪50年代中期,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是由于研究《红楼梦》的事情。此后,

他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了。

E文革开始后,俞平伯的家也受到一些乌合之众冲击,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被从老君堂抄走了。

后来又被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学习班。

2.俞平伯先生一生爱好昆曲,这种爱好由哪些因素促成?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

3.文章第自然段写了俞平伯先生的几件小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6)

4.有人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也有人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你的看法呢?

联系全文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孤傲”俞平伯
①俞平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
②俞平伯一生爱好昆曲,而这爱好又与他的爱情相关。1917年,俞先生与许宝驯结成秦晋之好。许家都是昆曲爱好者,许宝驯之父许引之是业余昆曲家,许宝驯的姐姐弟弟也喜爱昆曲。尤其是许宝驯,扮相漂亮,嗓音又好,唱起来字正腔圆,并且能填词谱曲。
③20世纪50年代中期,醉心于《红楼梦》研究的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遂淡泊了政治,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每逢星期四上午,夫妇俩便专门请来笛师伴唱。来了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俞平伯与许宝驯每年夏天都要坐公共汽车或三轮车去颐和园。这给幼小的外孙韦柰留下童话般的印象:“外公租了人工摇的乌篷船,带着笛师,带了吃喝的东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一群游客围着听,都觉得很惊奇。”
④1956年8月,在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等人的帮助下,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这就是“北京昆曲研习社”。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研习社最有影响的是对《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俞平伯与弟子精心整理校订,全体社员通力合作把《牡丹亭》推上舞台,1958年10月2日在北京试演了一场,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演出。俞平伯生性耿介孤傲,不善应酬。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与大家合影,却找不到俞平伯,后来发现他是上台了,可是他取了自家的三弦又下去了,总理笑他书呆子。1959年10月,《牡丹亭》在长安戏院演出了两场,北京昆曲研习社作为当年唯一参加国庆献礼演出的业余社团,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演出结束,文化部的一位高官来看望俞平伯,俞先生不说话,只抽烟。高官问:“身体好吗?”答:“嗯。”高官说:“我们走了。”答:“嗯。”既不客套,也不送客。
⑤“文革”开始后,一些乌合之众冲击俞平伯的家,从老君堂抄走了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后来又将其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办学习班,把他的书挂在墙上批判。俞平伯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每天给夫人写一封信。造反派给他戴上纸糊的高帽子,让他敲着锣走在游街队伍的第一个,他也淡然处之。
⑥从“牛棚”放出来后,俞平伯全家被赶到一个小房子里居住,工资也被扣发,只给少许生活费。1971年1月,作为特殊照顾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夫妇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
⑦1972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有关部门不得不给俞平伯调整住房、补发工资。一天,几个人提着皮包来到俞平伯家。俞先生点完钱后不慌不忙地问:“这只是本钱,利息在哪里?”来人都很惊愕,说:“没有利息。”俞先生说:“工资是国家给我的,扣这么多年是错误的。今天你们来送钱就是很好的证明,还本付息是常识。”来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说得几个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1期)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俞平伯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是新红学开拓者之一。
B.“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于1956年8月,这是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
平伯的家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
C.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
们从中贪污。”这体现了他憎恶贪腐、憎恶黑暗的一面。
D.20世纪50年代中期,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是由于研究《红楼梦》的事情。此后,
他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了。
E.“文革”开始后,俞平伯的家也受到一些乌合之众冲击,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被从老君堂抄走了。
后来又被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学习班。
【小题2】俞平伯先生一生爱好昆曲,这种爱好由哪些因素促成?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小题3】文章第③自然段写了俞平伯先生的几件小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小题4】有人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也有人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你的看法呢?
联系全文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孤傲”俞平伯
①俞平伯1900年生于浙江湖州,原名俞铭衡,字平伯。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他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新红学”的开拓者之一。
②俞平伯一生爱好昆曲,而这爱好又与他的爱情相关。1917年,俞先生与许宝驯结成秦晋之好。许家都是昆曲爱好者,许宝驯之父许引之是业余昆曲家,许宝驯的姐姐弟弟也喜爱昆曲。尤其是许宝驯,扮相漂亮,嗓音又好,唱起来字正腔圆,并且能填词谱曲。
③20世纪50年代中期,醉心于《红楼梦》研究的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遂淡泊了政治,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每逢星期四上午,夫妇俩便专门请来笛师伴唱。来了客人,也要坚持一曲唱罢才接待。俞平伯与许宝驯每年夏天都要坐公共汽车或三轮车去颐和园。这给幼小的外孙韦柰留下童话般的印象:“外公租了人工摇的乌篷船,带着笛师,带了吃喝的东西,把船漂在后湖上唱曲子。一群游客围着听,都觉得很惊奇。”
④1956年8月,在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丁西林和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等人的帮助下,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这就是“北京昆曲研习社”。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平伯的家——老君堂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研习社最有影响的是对《牡丹亭》的改编与排演——俞平伯与弟子精心整理校订,全体社员通力合作把《牡丹亭》推上舞台,1958年10月2日在北京试演了一场,周恩来总理亲临观看了演出。俞平伯生性耿介孤傲,不善应酬。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与大家合影,却找不到俞平伯,后来发现他是上台了,可是他取了自家的三弦又下去了,总理笑他书呆子。1959年10月,《牡丹亭》在长安戏院演出了两场,北京昆曲研习社作为当年唯一参加国庆献礼演出的业余社团,是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件盛事。演出结束,文化部的一位高官来看望俞平伯,俞先生不说话,只抽烟。高官问:“身体好吗?”答:“嗯。”高官说:“我们走了。”答:“嗯。”既不客套,也不送客。
⑤“文革”开始后,一些乌合之众冲击俞平伯的家,从老君堂抄走了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后来又将其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办学习班,把他的书挂在墙上批判。俞平伯在“牛棚”里依然从容,每天给夫人写一封信。造反派给他戴上纸糊的高帽子,让他敲着锣走在游街队伍的第一个,他也淡然处之。
⑥从“牛棚”放出来后,俞平伯全家被赶到一个小房子里居住,工资也被扣发,只给少许生活费。1971年1月,作为特殊照顾的老知识分子,俞平伯夫妇从五七干校回到北京。
⑦1972年,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有关部门不得不给俞平伯调整住房、补发工资。一天,几个人提着皮包来到俞平伯家。俞先生点完钱后不慌不忙地问:“这只是本钱,利息在哪里?”来人都很惊愕,说:“没有利息。”俞先生说:“工资是国家给我的,扣这么多年是错误的。今天你们来送钱就是很好的证明,还本付息是常识。”来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们从中贪污。”说得几个人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选自《名人传记》2012年1期)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俞平伯出身名门,早年以新诗人、散文家的身份享誉文坛。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精研中国古典文学,是新红学开拓者之一。
B.“北京昆曲研习社”成立于1956年8月,这是俞平伯第二次发起昆曲结社。研习社成立大会在俞
平伯的家召开,他亲自拟订了《章程》和《同期公约》。
C.俞先生说:“其实我并不在乎几个钱,我是对有些人信不过,他们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我担心他
们从中贪污。”这体现了他憎恶贪腐、憎恶黑暗的一面。
D.20世纪50年代中期,俞平伯先生遭受非学术的政治批判,是由于研究《红楼梦》的事情。此后,
他对昆曲的兴致愈来愈浓了。
E.“文革”开始后,俞平伯的家也受到一些乌合之众冲击,大量书籍和研究资料被从老君堂抄走了。
后来又被集中到学部的“牛棚”学习班。
小题2:俞平伯先生一生爱好昆曲,这种爱好由哪些因素促成?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小题3:文章第③自然段写了俞平伯先生的几件小事,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6分)
小题4:有人认为俞平伯是我国有风骨的知识精英,也有人认为俞平伯木讷、不善应酬,你的看法呢?
联系全文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回 家(节选)

台湾  许达然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嚷着要回家。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连没老家的也要返乡间。

西方人的乡情虽也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希腊史诗《奥德塞》叙述伟大的回家旅程,但自荷马以后,西方人漂泊更远了。英国作家却斯特顿认为英诗里最美的一行是“遥远的在山那边”。有些诗人,像格雷、朋斯、丁尼生,也写过类似的诗句。一直到当代小说里,海明威的老人在鱼被吃后,想起究竟什么打败他时,他大声自答:“没有,是我走得太远了。”然而走远后,西方人并不一定像中国人感到“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这归心在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也在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上;无动词,因诗意已被乡思贯通了。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英文里的“父土”“母土”,或“家土”,我们叫“祖国”,把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了。英文里的“生地”或“家镇”,我们叫“故乡”,把时空亲切地连在一起。中国诗人甚至把空间概念“旧家”或“故家”当作时间概念“从前”用,仿佛提到过去就想起家。

    家与孝牵住中国人,照礼不许远离。然而留在家有时更要挣扎。唐朝王建有首诗写被官吏差遣的水夫,胸被纤索擦破了,脚被石砾割裂了,曾想溜掉算了,却又觉得“父母之乡去不得”;孝思使他忍痛拉船。离家既然出于不得已,出门前就拜祖宗,保佑早回来;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

 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后来是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我已无家,君归何里”;悲的是不得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由于谋生、灾难、做官、放逐、当兵、亡国而离乡的,即使空肠也要回家。

    出外谋生的盼望回去团圆。只因拒绝补破网而出去,回来就不愿是补破梦。虽然无地,仍要生儿女,自己只好出去,留下怨妇望君早归,硬望成石头了。即使有地,也不够女儿耕,儿女只好出去,想出头天。同样奋斗,不同遭遇,以至有敦煌抄卷提到的富不归贫不归,再贫下去就死不归了。为生活,甚至不得不出国也已几百年了。在异邦,用筷子,怎样夹都不如家乡味;思想起,怎样卧都不像长城;捧唐诗,怎样吟都不成黄河。再不如,不像,不成也要精神上认同;然而身在国外嚷叫心爱国内,口再响亮头顶的仍是别人的天空。不愿空做烟囱冒烟,袅袅,了了,乡思却变成精神分析家艾利克生所指的自责,责备自己脱离了把自己踢出的土地,良知吵着要回去。

即使几乎什么都有,做官的也叫不如归。中国的官僚制度一向发达,为了公正防私,不准在故乡当官。当官的在外,因大家不认识反而歪哥(腐败)。他们被罚怀乡,偶尔圣贤起来学在陈国时的孔子吵着要回家。清朝来台湾当官的大多要尽快捞回家,像凤山教谕吴周祯苦吟“落落竟忘归”是例外,连少数好官像孙元衡都哼“他乡莫望远”。从前好官也被功名误,慨叹“故乡回首已千山”(陆游),但也有不全为功名的被放逐后更发愿回去服务。

到比荒野还恐怖的战场打战的士兵数着归期。不像西方个人主义的反战诗很少提起家,从前中国诗反战的一个原因是要回家,早在《诗经》里就表达得很清楚。回乡“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徂东山”归来的士兵,段段“零雨其蒙”,回到家却发现妻已改嫁了。未婚的木兰从军,听到黄河呜咽,胡骑叫嘶,就听不到父母叮咛;凯旋后天子要把官衔给伊,伊毫无兴趣,因要快回去!人民防守边疆为的不是争功名而是保乡土。唐朝征战繁多,边塞也苍凉了。听到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日日双眸滴清血”(贯休)。战士流血未死还流泪,只因要回家。

既然想家就振作回去。归途心情“百尺风中旗”(孟郊),行路更难,“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终于回到祖地,有的用胡语胡吹,乡人越听不懂,他越得意。有的乡音依旧,但未离乡的孩童不认识老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之章)幸亏仍懂乡音,没被撵出去。从前吴越王钱镠回乡后,也学刘邦把酒给乡亲喝并唱歌;但歌文雅得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的合唱。回乡有的只唱唱,有的要长住。陶潜住下后,比喻自己是失群鸟飞回孤松潜起来,并不想服务乡土;他一大早出去耕种,晚上才“带月荷锄归”,穷得开心。回乡有的满怀壮志,发现早已无家了,但总坚信家是自己创造的,最好在故乡。在作者看来,中西方的乡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先后提到钱镠和陶潜的事意在表达什么?

本文是围绕“回家”展开的,请分点概括本文的思路。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思乡的中国人总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作者用其一管凝重的毫笔,完成了一次对“回家”、对乡愁文化的叙说。

B.文章主要讲的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乡愁。作者在文章中谈古论今,沟通中外,广征博引。纵观全文,几乎是由中外历代乡愁作品贯串而成,可称得上是一部“思乡文化史”。

C. 作者自觉地继承吸收古典文学语言,行文中有不少从文言中催化出来的极富韵味的语言,读来流利爽口有含有青苹果般的涩味,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D. 文中多处使用对偶句、排比句,整散结合,错落有致。作者在写作时, 颇为注意词语音节的调配, 尽可能使音节在变化中显示匀称美, 增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E.质朴的文字、真实的情感,从文中隐透出来,重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他对青春时光、对家乡的绻恋,以及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和省思,其中洋溢着理性的光彩和感性的温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回 家(节选)
台湾 许达然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嚷着要回家。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连没老家的也要返乡间。
西方人的乡情虽也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希腊史诗《奥德塞》叙述伟大的回家旅程,但自荷马以后,西方人漂泊更远了。英国作家却斯特顿认为英诗里最美的一行是“遥远的在山那边”。有些诗人,像格雷、朋斯、丁尼生,也写过类似的诗句。一直到当代小说里,海明威的老人在鱼被吃后,想起究竟什么打败他时,他大声自答:“没有,是我走得太远了。”然而走远后,西方人并不一定像中国人感到“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这归心在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也在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上;无动词,因诗意已被乡思贯通了。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英文里的“父土”“母土”,或“家土”,我们叫“祖国”,把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了。英文里的“生地”或“家镇”,我们叫“故乡”,把时空亲切地连在一起。中国诗人甚至把空间概念“旧家”或“故家”当作时间概念“从前”用,仿佛提到过去就想起家。
家与孝牵住中国人,照礼不许远离。然而留在家有时更要挣扎。唐朝王建有首诗写被官吏差遣的水夫,胸被纤索擦破了,脚被石砾割裂了,曾想溜掉算了,却又觉得“父母之乡去不得”;孝思使他忍痛拉船。离家既然出于不得已,出门前就拜祖宗,保佑早回来;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
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后来是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我已无家,君归何里”;悲的是不得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由于谋生、灾难、做官、放逐、当兵、亡国而离乡的,即使空肠也要回家。
出外谋生的盼望回去团圆。只因拒绝补破网而出去,回来就不愿是补破梦。虽然无地,仍要生儿女,自己只好出去,留下怨妇望君早归,硬望成石头了。即使有地,也不够女儿耕,儿女只好出去,想出头天。同样奋斗,不同遭遇,以至有敦煌抄卷提到的富不归贫不归,再贫下去就死不归了。为生活,甚至不得不出国也已几百年了。在异邦,用筷子,怎样夹都不如家乡味;思想起,怎样卧都不像长城;捧唐诗,怎样吟都不成黄河。再不如,不像,不成也要精神上认同;然而身在国外嚷叫心爱国内,口再响亮头顶的仍是别人的天空。不愿空做烟囱冒烟,袅袅,了了,乡思却变成精神分析家艾利克生所指的自责,责备自己脱离了把自己踢出的土地,良知吵着要回去。
即使几乎什么都有,做官的也叫不如归。中国的官僚制度一向发达,为了公正防私,不准在故乡当官。当官的在外,因大家不认识反而歪哥(腐败)。他们被罚怀乡,偶尔圣贤起来学在陈国时的孔子吵着要回家。清朝来台湾当官的大多要尽快捞回家,像凤山教谕吴周祯苦吟“落落竟忘归”是例外,连少数好官像孙元衡都哼“他乡莫望远”。从前好官也被功名误,慨叹“故乡回首已千山”(陆游),但也有不全为功名的被放逐后更发愿回去服务。
到比荒野还恐怖的战场打战的士兵数着归期。不像西方个人主义的反战诗很少提起家,从前中国诗反战的一个原因是要回家,早在《诗经》里就表达得很清楚。回乡“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徂东山”归来的士兵,段段“零雨其蒙”,回到家却发现妻已改嫁了。未婚的木兰从军,听到黄河呜咽,胡骑叫嘶,就听不到父母叮咛;凯旋后天子要把官衔给伊,伊毫无兴趣,因要快回去!人民防守边疆为的不是争功名而是保乡土。唐朝征战繁多,边塞也苍凉了。听到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日日双眸滴清血”(贯休)。战士流血未死还流泪,只因要回家。
既然想家就振作回去。归途心情“百尺风中旗”(孟郊),行路更难,“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终于回到祖地,有的用胡语胡吹,乡人越听不懂,他越得意。有的乡音依旧,但未离乡的孩童不认识老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之章)幸亏仍懂乡音,没被撵出去。从前吴越王钱镠回乡后,也学刘邦把酒给乡亲喝并唱歌;但歌文雅得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的合唱。回乡有的只唱唱,有的要长住。陶潜住下后,比喻自己是失群鸟飞回孤松潜起来,并不想服务乡土;他一大早出去耕种,晚上才“带月荷锄归”,穷得开心。回乡有的满怀壮志,发现早已无家了,但总坚信家是自己创造的,最好在故乡。【小题1】在作者看来,中西方的乡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6分)
【小题2】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先后提到钱镠和陶潜的事意在表达什么?(4分)
【小题3】本文是围绕“回家”展开的,请分点概括本文的思路。(5分)
【小题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思乡的中国人总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作者用其一管凝重的毫笔,完成了一次对“回家”、对乡愁文化的叙说。
B.文章主要讲的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乡愁。作者在文章中谈古论今,沟通中外,广征博引。纵观全文,几乎是由中外历代乡愁作品贯串而成,可称得上是一部“思乡文化史”。
C.作者自觉地继承吸收古典文学语言,行文中有不少从文言中催化出来的极富韵味的语言,读来流利爽口有含有青苹果般的涩味,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D.文中多处使用对偶句、排比句,整散结合,错落有致。作者在写作时, 颇为注意词语音节的调配, 尽可能使音节在变化中显示匀称美, 增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E.质朴的文字、真实的情感,从文中隐透出来,重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他对青春时光、对家乡的绻恋,以及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和省思,其中洋溢着理性的光彩和感性的温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回 家(节选)
台湾 许达然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嚷着要回家。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连没老家的也要返乡间。
西方人的乡情虽也诗意,却不如中国的丰富深刻。希腊史诗《奥德塞》叙述伟大的回家旅程,但自荷马以后,西方人漂泊更远了。英国作家却斯特顿认为英诗里最美的一行是“遥远的在山那边”。有些诗人,像格雷、朋斯、丁尼生,也写过类似的诗句。一直到当代小说里,海明威的老人在鱼被吃后,想起究竟什么打败他时,他大声自答:“没有,是我走得太远了。”然而走远后,西方人并不一定像中国人感到“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秦观)。这归心在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上,也在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上;无动词,因诗意已被乡思贯通了。乡思扩展了民族与历史意识。英文里的“父土”“母土”,或“家土”,我们叫“祖国”,把时间推得更远,感情拉得更近了。英文里的“生地”或“家镇”,我们叫“故乡”,把时空亲切地连在一起。中国诗人甚至把空间概念“旧家”或“故家”当作时间概念“从前”用,仿佛提到过去就想起家。
家与孝牵住中国人,照礼不许远离。然而留在家有时更要挣扎。唐朝王建有首诗写被官吏差遣的水夫,胸被纤索擦破了,脚被石砾割裂了,曾想溜掉算了,却又觉得“父母之乡去不得”;孝思使他忍痛拉船。离家既然出于不得已,出门前就拜祖宗,保佑早回来;有的还从井里挖出一把土,在异地生病时当灵丹服,想家时当亲人抚,而识字的就写诗了。
开始是离开后,偶尔忆起的浓甘薯香;逐渐是流浪中,时常遇见的薄人情味;后来是泥泞思路上,一踏就滑倒的激情;再后来是拥抱祖乡的意识。结束前,惨的是归不得:“我已无家,君归何里”;悲的是不得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妄的是不敢归,被江南迷住的韦庄甚至还吓别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但一般人的肠很有韧性,由于谋生、灾难、做官、放逐、当兵、亡国而离乡的,即使空肠也要回家。
出外谋生的盼望回去团圆。只因拒绝补破网而出去,回来就不愿是补破梦。虽然无地,仍要生儿女,自己只好出去,留下怨妇望君早归,硬望成石头了。即使有地,也不够女儿耕,儿女只好出去,想出头天。同样奋斗,不同遭遇,以至有敦煌抄卷提到的富不归贫不归,再贫下去就死不归了。为生活,甚至不得不出国也已几百年了。在异邦,用筷子,怎样夹都不如家乡味;思想起,怎样卧都不像长城;捧唐诗,怎样吟都不成黄河。再不如,不像,不成也要精神上认同;然而身在国外嚷叫心爱国内,口再响亮头顶的仍是别人的天空。不愿空做烟囱冒烟,袅袅,了了,乡思却变成精神分析家艾利克生所指的自责,责备自己脱离了把自己踢出的土地,良知吵着要回去。
即使几乎什么都有,做官的也叫不如归。中国的官僚制度一向发达,为了公正防私,不准在故乡当官。当官的在外,因大家不认识反而歪哥(腐败)。他们被罚怀乡,偶尔圣贤起来学在陈国时的孔子吵着要回家。清朝来台湾当官的大多要尽快捞回家,像凤山教谕吴周祯苦吟“落落竟忘归”是例外,连少数好官像孙元衡都哼“他乡莫望远”。从前好官也被功名误,慨叹“故乡回首已千山”(陆游),但也有不全为功名的被放逐后更发愿回去服务。
到比荒野还恐怖的战场打战的士兵数着归期。不像西方个人主义的反战诗很少提起家,从前中国诗反战的一个原因是要回家,早在《诗经》里就表达得很清楚。回乡“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徂东山”归来的士兵,段段“零雨其蒙”,回到家却发现妻已改嫁了。未婚的木兰从军,听到黄河呜咽,胡骑叫嘶,就听不到父母叮咛;凯旋后天子要把官衔给伊,伊毫无兴趣,因要快回去!人民防守边疆为的不是争功名而是保乡土。唐朝征战繁多,边塞也苍凉了。听到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日日双眸滴清血”(贯休)。战士流血未死还流泪,只因要回家。
既然想家就振作回去。归途心情“百尺风中旗”(孟郊),行路更难,“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终于回到祖地,有的用胡语胡吹,乡人越听不懂,他越得意。有的乡音依旧,但未离乡的孩童不认识老头,“笑问客从何处来?”(贺之章)幸亏仍懂乡音,没被撵出去。从前吴越王钱镠回乡后,也学刘邦把酒给乡亲喝并唱歌;但歌文雅得没人听懂,他改用乡音唱山歌时,大家才欢快的合唱。回乡有的只唱唱,有的要长住。陶潜住下后,比喻自己是失群鸟飞回孤松潜起来,并不想服务乡土;他一大早出去耕种,晚上才“带月荷锄归”,穷得开心。回乡有的满怀壮志,发现早已无家了,但总坚信家是自己创造的,最好在故乡。1.在作者看来,中西方的乡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6分)
2.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先后提到钱镠和陶潜的事意在表达什么?(4分)
3.本文是围绕“回家”展开的,请分点概括本文的思路。(5分)
4.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有乡思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思乡的中国人总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作者用其一管凝重的毫笔,完成了一次对“回家”、对乡愁文化的叙说。

B.文章主要讲的是一种文化层面的乡愁。作者在文章中谈古论今,沟通中外,广征博引。纵观全文,几乎是由中外历代乡愁作品贯串而成,可称得上是一部“思乡文化史”。

C.作者自觉地继承吸收古典文学语言,行文中有不少从文言中催化出来的极富韵味的语言,读来流利爽口有含有青苹果般的涩味,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D.文中多处使用对偶句、排比句,整散结合,错落有致。作者在写作时, 颇为注意词语音节的调配, 尽可能使音节在变化中显示匀称美, 增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E.质朴的文字、真实的情感,从文中隐透出来,重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他对青春时光、对家乡的绻恋,以及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和省思,其中洋溢着理性的光彩和感性的温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书中的人物传记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三个部分,其中“列传”专门记录帝王将相。

  B.骈文的句式以排比为主,句尾押韵;辞赋的句式以对偶为主,不求押韵。前者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后者如《阿房宫赋》《陈情表》。

  C.在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之外,鲁迅还著有散文、杂文等作品,其笔下的范爱农、韦素园都是虽平凡但不乏良知的知识分子。

  D.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写主人公做“骑士”的经历,美国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写人变成了甲虫;二者均为现实主义作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王橙、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橙、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①,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②县令,乡里甚怀之。十五年,拜表致仕,优诏不许。十七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性慈爱,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睿每坐,棱使说书,其所发植,棱犹弗之逮也。高祖方锐意释氏③,天下成从风而化。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

    【注释】①围栅:营寨。②假板:未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③释氏:佛教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本轻来,未有战备   轻:轻视

    B.朝廷授此,非以为饰   饰:装饰

    C.拜表致仕,优诏不许   致:归还

    D.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课:督促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韦睿本性慈爱和颇有学识的一组是(    )

A.事继母以孝闻     并有乡里盛名

B.睿于故旧,无所遗惜   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

C.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   其所发植,棱犹弗之逮也

D.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睿为官廉正,把所得的俸禄赏物都分给亲朋戚友,家中无多余财物;时世崇尚传教,他却不从俗随风。

    B.韦睿在攻城作战中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断定走出魏城门外的数百人必是骁勇之兵,于是力排众议,果断抓紧战机击败他们。

    C.韦睿尊老受幼。他孝顺继母,尊重年老的士大夫;抚养侄儿胜过亲儿子,虽年迈,仍督促孩子们读书。

    D.韦睿与王橙、杜恽在乡里都享有盛名,伯父祖征认为韦睿的文章虽比不上他们,但学问见识以及为国建功立业的才能却超过他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语文 来源:2011年新疆乌鲁木齐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王橙、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橙、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①,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②县令,乡里甚怀之。十五年,拜表致仕,优诏不许。十七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性慈爱,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睿每坐,棱使说书,其所发植,棱犹弗之逮也。高祖方锐意释氏③,天下成从风而化。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
【注释】①围栅:营寨。②假板:未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③释氏:佛教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向本轻来,未有战备轻:轻视
B.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饰:装饰
C.拜表致仕,优诏不许致:归还
D.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课:督促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韦睿本性慈爱和颇有学识的一组是(   )
A.事继母以孝闻并有乡里盛名
B.睿于故旧,无所遗惜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
C.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其所发植,棱犹弗之逮也
D.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睿为官廉正,把所得的俸禄赏物都分给亲朋戚友,家中无多余财物;时世崇尚传教,他却不从俗随风。
B.韦睿在攻城作战中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断定走出魏城门外的数百人必是骁勇之兵,于是力排众议,果断抓紧战机击败他们。
C.韦睿尊老受幼。他孝顺继母,尊重年老的士大夫;抚养侄儿胜过亲儿子,虽年迈,仍督促孩子们读书。
D.韦睿与王橙、杜恽在乡里都享有盛名,伯父祖征认为韦睿的文章虽比不上他们,但学问见识以及为国建功立业的才能却超过他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